視覺中國攤上事了!官媒質問: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司的?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艾媒諮詢的文章及報告內容,可直接點擊文末下方“瞭解更多”進行獲取!

4月11日艾媒網(www.iimedia.cn)獲悉,視覺中國網站上出現了昨晚公佈的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並註明此圖僅限於編輯用途,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

黑洞照片版權被視覺中國拿下,在網友之間引發熱議,有網友戲稱,視覺中國才是真正的黑洞概念股。更有網友紛紛吐槽,“視覺中國靠黑洞照片撈一筆?”

隨後,有媒體向視覺中國詢問,得到的答覆是“視覺中國沒有得到獨家授權,圖片現在的話本身只能用在編輯用途上,如果商用的話這邊是做不了授權的。編輯使用就一般是媒體的新聞報道。”

報道稱,視覺中國工作人員稱,該照片著作權屬於歐洲南方天文臺,視覺中國通過法新社獲取了圖片授權。但僅限於編輯使用,如果需要商用,則必須聯繫歐洲南方天文臺。

此外,今天下午,視覺中國通過官微@視覺中國影像 發佈聲明,“黑洞”照片屬於Event Horizon Telescope組織(EHT),視覺中國通過合作伙伴獲得編輯類使用授權。該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但是該圖片根據版權人要求只能用於新聞編輯傳播使用,未經許可,不能作為商業類使用。商業使用一般包括廣告、促銷等使用場景,視覺中國並未獲得該圖片商業用途的權利。如未經版權人授權,用於商業用途,將可能存在風險。

共青團中央: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司(視覺中國)的?

關於版權問題愈演愈烈,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科院院士武向平表示:一旦發佈了,就是全世界可以使用的,媒體上也可以看見,只要標註是哪裡來的就可以。

接著網友們發現,有例如國旗、國徽等照片在視覺中國上也被標註版權所有。據三言財經消息,在視覺中國官網上,出現了國旗國徽圖片的“圖片使用說明”。根據官方信息顯示,“此圖片是編輯圖片,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400-818-2525或諮詢客戶代表”,版權所有顯示“1995-2019©視覺中國”。

以“國徽”圖片為例,頁面“價格提示”顯示:用於內文不低於150元,整版跨頁不低於500元,雜誌封面不低於1000元,商業使用價格另議。

目前,該國旗國徽圖片均已被刪除,顯示頁面不存在。

11日下午,共青團中央也在微博發聲質問視覺中國: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在該微博評論中,不少企業發現自家logo也都被標了版權歸屬於視覺中國。


視覺中國攤上事了!官媒質問: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司的?


視覺中國曾被質疑“釣魚維權”

現如今,自媒體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而在內容創作中,文字是重點,圖片亦不可或缺,因此,自媒體對於圖片的需求量更以成倍的速度在增加。業內人士預測,繼文學、視頻和音樂之後,圖片市場將掀起下一個版權風暴。在這輪版權風暴中,視覺中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此前,視覺中國曾被質疑“釣魚維權”。去年7月3日,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在微博發文批視覺中國,稱其有組織地大範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他們圖片的各種企業,然後漫天開價地要求鉅額賠償。通常一個小疏忽一張圖片也不接受刪除,直接索取幾十萬人民幣的天價賠償,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

張穎認為,侵權確實不應該,但這種漫天要價的商業模式更不應該,現在還變成了視覺中國的核心商業模式,“也是好笑了。”

據艾媒網瞭解,這也不是視覺中國第一次第一次被吐槽侵權賠償的事了。2016年8月5日,今日頭條曾被蘋果APP Store下架,數日後才恢復上線,傳言稱被下架的理由是今日頭條遭到視覺中國的舉報,其所用的圖片存在版權問題。而去年4月,煎蛋網老大、自稱是煎蛋網唯一員工Sein在知乎發文稱,對視覺中國在要求侵權企業賠償過程中的隨意漲價讓他很奔潰。

另據藍鯨財經報道,一位不願具名的人士透露,他曾在2016年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視覺中國的圖片,隨後對方向其發出侵權函確認函,最後支付了約5萬元的金額購買了版權。到了第二年視覺中國再度向其發出侵權函確認函,但由於有了第一次的教訓,所以後來的圖片基本使用的免費素材,也沒有再進行版權費的支付。

該人士稱,侵權圖片大概在100多張,然後必須要買一個大於100多張圖片的套餐,把之前侵權的覆蓋了,視覺中國的套餐是按圖片數量來計算的。

目前,視覺中國的圖片通過各類渠道廣泛地散佈在網絡上,這就使得“踩雷”變得很容易,因此也讓視覺中國的“維權”頗有“釣魚執法”傾向。

(艾媒諮詢是專注於新經濟領域的數據挖掘分析機構,每年公開或定製發佈行業前沿研究報告超2000份,覆蓋人工智能、新零售、遊戲、音樂、教育、VR、房產、金融、汽車、醫療、網絡安全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