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極度缺水到水經濟強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眾所周知,以色列水資源嚴重缺乏,並且分佈非常不均勻,雖然北部擁有加利利湖,但南部卻是個不毛之地。

以色列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都不滿100mm,即使水資源較豐富的加利利湖水位也每年都在逐步降低,因此水資源成為限制地區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從極度缺水到水經濟強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早在十幾年前,以色列政府就已經在全國推行海水淡化計劃,興建海水淡化廠。短短15年間,以色列建成了5家海水淡化廠,每年可以提供約6億立方米淡化水,相當於全國工業、農業以及居民日常用水總量的30%,預計到2025年的總產將達到900 MCM/年。除了以上五家,還有兩家大型海水淡化廠正處於籌備階段,等待興建投入使用。

從極度缺水到水經濟強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為什麼以色列能做到三分之一的供水都來自海水淡化?

原因很簡單—夠便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海水淡化工廠—索裡克工廠,該工廠生產一立方米飲用水的成本僅為0.54美元左右。

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廠採用逆滲透技術,利用半滲透膜,只允許水分子通過,將鹽分過濾。淡化後的水還要經過消毒、調節酸鹼度等後續處理,就能成為可飲用的清潔水。並且逆滲透技術的淡水回收率高、消耗能源少,成為了海水淡化的首選技術。

海水淡化廠的生產成本主要有兩部分組成:

  1. 電力成本;海水淡化需要高壓處理,屬於高耗能產業,因此電力成本構成了工廠的重要運營成本。
  2. 融資成本;主要指固定資產的投資、利率、消費價格指數、匯率、設備折舊、土地價格等都是影響融資成本的因素。

低電力成本是海水淡化大規模實現的重要原因。阿什凱隆和索裡克工廠有獨立的發電廠,可以實現電力自給,多餘電量還可以賣給國家電力公司。

另外,在研發創新上的投入也進一步降低了成本。海水淡化廠始終致力於降本增效的技術應用,優化每個環節的成本。

索裡克海水淡化廠日產淡水量超過60萬m³,其生產的淡水供應量約佔整個國家的20%。但這麼大的工廠內卻只有40多名員工,可見高度自動化能節約大量的勞動力成本。

提高淡水生產效率幫助以色列成為了第一個不再受水資源威脅的中東國家。

從極度缺水到水經濟強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從極度缺水到水經濟強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從極度缺水到水經濟強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