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香榧產業穩產高產打基礎 萬畝榧林開始人工授粉

2019-04-11 09:5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吳嘉沁 通訊員 俞罡雷

为香榧产业稳产高产打基础 万亩榧林开始人工授粉

日前,佐村鎮一位鎮幹部在微信朋友圈曬了一張照片,畫面是一條長長的會議桌放滿了翠綠的枝頭。這些綠枝何用?許多人對此好奇。其實,這些是香榧花枝,人工授粉用。記者4月10日從相關部門瞭解到,東陽市今年有四五萬畝香榧投產,需進行人工授粉。

香榧是珍稀樹種,果實風味獨特,開花更有個性。每年4月上中旬,是香榧進行人工授粉的最佳時間。相比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香榧的坐果率。目前東陽市有香榧栽培面積8.7萬畝,主要分佈於虎鹿、佐村等多個鄉鎮。去年投產面積3.5萬畝,香榧乾果產量約550噸,年產值達1.5億元。

为香榧产业稳产高产打基础 万亩榧林开始人工授粉

今年,東陽市香榧投產面積更大,估計有四五萬畝。規模化種植帶來的,不僅僅是效益的增加,也有工作強度的增加,為香榧授粉的工作量就很大。“我們公司大多是種下十幾年的香榧樹,每到春季授粉,就忙得不可開交,特別是高大榧樹,噴霧器很難用上,要綁上好幾根管子,用上梯子,才能噴到榧樹頂端。若噴不均勻,影響結果。”一家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說,他們通常用加長的噴霧管進行授粉。

目前,香榧已進入開花盛期。據悉,雌香榧樹需要在開花的一週內完成授粉,一旦錯失時機,就會影響產量。香榧從開花至成熟,跨兩個年度,歷時17至18個月。因此,在5至9月間,同一株樹上既能看到當年生幼果,又能看到去年開花受精今年膨大成熟可收穫的發育果,即奇特的“兩代果”現象。這也是榧農可以較準確地預測下一年產量的秘密。

为香榧产业稳产高产打基础 万亩榧林开始人工授粉

近日天氣轉晴,正是香榧人工授粉的好時機。市林業局專業人士提醒廣大榧農,最好選擇在晴天氣溫20℃以上的中午進行授粉,並且要把握好授粉的度,以免過度消耗香榧樹。同時,花粉採集要在雌花蕾顏色由青綠色變為淡黃色,有少量花蕾微開時,若用手指輕輕一彈即有花粉撒出,即可剪採花枝帶回室內,放在白紙或報紙上,厚1至2釐米,讓其自然風乾,花粉自然撒出,除去雜質,即可授粉。如若遇上香榧雌花胚珠露出傳粉滴後,2-4天為香榧最適宜授粉期。另一方面,建議選擇晴天露水乾後進行,多用噴霧法、抖粉法。每克花粉加水200克比例配製授粉,要現配現用,否則花粉會吸水膨脹、破裂,失去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