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馬鈴薯主糧化項目總結會召開

國家馬鈴薯主糧化項目總結會召開

近日,國家馬鈴薯主糧化行業專項項目2018年工作總結及2019年重點工作部署會在衡水市召開。

為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中西部連片貧困區精準脫貧,平衡居民膳食,提升國民健康素質,2015年國家啟動馬鈴薯主糧化行業專項項目。

該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河北省農科院等10多個科研單位、若干家龍頭企業共同實施,經過持續不懈的攻堅克難,目前已形成多套適合不同區域馬鈴薯主糧化生產的種植模式和相關配套種植技術,篩選多個適宜不同區域的馬鈴薯品種、探索出多種產業化發展模式,研發出6大系列、近300種馬鈴薯主食產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作為馬鈴薯主糧化行業專項項目組成員單位,河北省農科院旱作農業研究所承擔了農業農村部行業科研專項“馬鈴薯主糧化關鍵技術體系研究與示範”,主要任務是“華北地下水超採區馬鈴薯主糧化替代種植和節水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示範”。經過幾年研究,篩選出費烏瑞它、大西洋、種薯5號、石薯1號、尤金、富金、紅美、冀張薯12等適合冀中南地區種植的早熟馬鈴薯品種,並研究集成了早春播種、起壟覆膜、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平衡施肥、機械化種植等馬鈴薯節水高效種植技術以及馬鈴薯+穀子一年兩作高效種植模式,該模式適宜華北地下水超採區替代種植,不僅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較高,而且可實現土地休耕5個月。旱作所相關研究將為華北地下水超採區種植結構調整和馬鈴薯主糧化發展提供依據和技術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