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微電影與草根微電影到底有啥分別?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提出:比較不只是一種方法,甚至不是一種學術技巧,而是一種話語策略。這一策略的施用對於正在快速成長的中外微電影也是普遍契合的。

從選材看,名人微電影有一定之矩,草根微電影則幾乎無所不包;前者彰顯個性,後者更接地氣

選擇什麼樣的題材,表現什麼樣的生活,與創作者本身的經歷閱歷相連,也最能見出創作者藝術喜好的走向。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說:“選材之法,當如染匠之受衣,有以白衣使漂者,受之,易為力也。”就是說,選材要順勢而為,有自己可以發揮可以開拓的天地。作文如此,微電影創作何嘗不是如此。所謂揚已之長、事半功倍。名人微電影的選材基本上是沿著這個路數展開的。無論是被稱作“第五代”的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顧長衛等人的創作,還是更年輕的如賈樟柯、王小帥、陸川、寧財神等人的作品,都在題材的選擇上顯得相對執著和謹慎。

除開為廣告商定製的廣告片,名人微電影的選材大致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大類:一是紀念電影誕生和詮釋電影創作,如張藝謀的《看電影》、陳凱歌的《朱辛莊》、徐崢的《一部佳作的誕生》等;二是表現歷史與現實的文化衝突和人的心理嬗變,如陳凱歌的《百花深處》、孟京輝的《西瓜》、呂樂的《一維》等;三是探索和思考人生意義,如顧長衛的《龍頭》、寧財神的《靈魂中轉站》、沈嚴的《江湖再見》等;四是展示生活美好及其曲折多樣性,如劉浩的《有錢難買樂意》、黃渤的《特殊服務》、陸川的《最美好的時光》等;五是表達生活情趣和人間情誼,如姜文的《看球記》、王小帥的《寂靜一刻》、賈樟柯的《在那裡》、黃建新的《失眠筆記》等。看得出,名人微電影的選材指向是相當明晰的,主要的興奮點滯留在他們更著意的“大文化”的範疇。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一部佳作的誕生》

與之相比,草根微電影的題材則要寬泛和靈活得多,除了名人微電影選項中的第一、第二項較少涉及外,其他三個選項都有大量的作品。此外,表現家庭倫理、流年歲月、校園青春、生活奇遇、屌絲逆襲、愛情魔方、勵志奮鬥、風物憶舊、都市情懷,以及公益服務、模範人物、老年生活、兒童成長等,也都佔有很大的比重。

而且,上述每一種類的題材,都有各種各樣的視角,都有各各不同的切入點。幾乎人世“大社會”的所有方面,尤其是草根階層的苦甜酸辣,底層民眾的喜怒哀樂,現實生活的艱難往復,蟄伏民間的百般情愫盡收眼底,乃至我們很難在一篇文章裡將其羅列齊全。同時因為直接來源於民間底層,它們生活趣味橫生,信息容量飽和,各式人物畢現,組成了一卷還原世俗生活的現代藝術萬花筒,傳遞出人性特有的關懷和感動。

藉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名人微電影與草根微電影在選材上有相同重合之處,也有不同差異之處。這裡的“同”,其實是時代精神、社會導向之同;這裡的“異”,其實是藝術視野、人生際遇之異。因此,“同”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整體性的;“異”是必然的、絕對的、個體性的。按照馬克思的說法: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其思想道德對社會成員的精神風貌具有引領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草根微電影較之於名人微電影,選材要豐富開闊的多(因為豐富,而現靈動;因為開闊,而見生機)。這當然和草根微電影創作者身在民間、感同身受,容易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有關,其實也是和名人微電影的數量極其有限相聯。

目前,名人微電影在整個微電影創作中只佔很小的比例,大都帶有試水和玩票性質,但實際影響卻不可小覷(當然,名人們除了從事專業不一,文化素養和專業成就也不盡一致,他們創作的微電影也有文野、高下之分,不可一概而論。對此,筆者將在另一篇文章中詳加辨析)。正如有專家已經指出的:名人相當於帶頭羊。“名人作品可以引起眾人的興趣,甚至激發平民與之比試和挑戰的勇氣,吸引更多人的參與,從而促進微電影的發展。”因此,我們希望有更多文化名人放下身段,積極參與到這一新時代的“全民狂歡”中來,為繁榮創作,豐富人民大眾的精神生活盡心獻力。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如果愛忘了》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從立意看,名人微電影力求“出乎其外”,草根微電影大都只能“入乎其內”;前者常常耐得咀嚼,後者往往韻味不足

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藝術有內外之分,境界有高低之別。“入乎其內”是藝術成為藝術之前提,“出乎其外”是藝術追求韻外之致之目標。其實,用這兩種標尺來評析現時名人微電影與草根微電影在立意上的差異,大致也是合適的。

也許比較更有助於說明問題。名人微電影《失眠筆記》(黃建新導演,2015大師微電影作品)和草根微電影《如果愛忘了》(姜錫濤導演,微峰中國——首屆中國國際微電影大賽參賽作品),都是表現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此類故事人們早已司空見慣,怎樣表意就成為關鍵。前者娓娓道來,輕輕遊走,幾個生活片段,一段流連忘情,情竇若隱若現,故事似斷似連,導演幾乎連主人公的名字都沒有告訴我們(只有梁先生和周小姐),著力在純潔無瑕感情的營造上下功夫,特別是最後的開放式結尾,空靈幽遠,像在人的心底打進一顆楔子,直教人心旌神搖、充滿期待。

相反,後者心急火燎、忙亂不迭,從分居、約法三章、蟑螂騷擾,到夜深哭泣、樓臺攤牌、分手聚餐,再到捫心自責、重歸於好……事件一件接著一件,情變一次接著一次,讓人目不暇接、無心旁騖。畫外音的過度使用,更是雪上加霜,使整個故事一覽無餘、索然無味。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那麼,為什麼名人微電影的起點一般都比較高,總能在表面日常的生活形態中寄予和潛藏一些弦外之音,而草根微電影總是略遜一籌、喜歡直奔主題呢?我認為,此中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名人作為成功者,已經聲名在外,這種聲名大都來之不易,自然不願輕易在新媒體的戰場上掉價失分,對於微電影,他們是有些心存敬畏、審慎較真的(這一點對於幾乎所有文化名人都是適用的);

二是因為經過傳統電影的大浪淘沙,他們對電影藝術規律大都爛熟於心,基礎厚,眼界高,在傳統電影受制於消費的強制邏輯之時,微電影成為他們轉戰身手的一個新的平臺,要麼不上手,上手就想弄出些新的模樣——內心的追求成為一種強力的支撐(這一點對於以電影為業的名人尤為適用,有陳凱歌、賈樟柯等的表白為證);

三是技術設施因素,名人微電影是電影正規軍,使用的都是大電影的成套設備,武器精良,加上技術成熟、團隊配套,天時、地利、人和俱備,資金資質常常水到渠成(對於電影名人可稱近水樓臺,對於跨界文化名人則可謂資源優勢)。

而草根微電影與之相比,幾乎沒有任何天然的優勢,創作者們大都憑藉興趣和愛好走上微電影創作之路,是一批懷著電影夢的發燒友,雖有挑戰權威的勇氣和攀登高峰的意願,終因功力不逮、技不如人、設備簡陋和資金、人脈方面的限制,常常只能勉為其難、甘拜下風。加上不少草根微電影急功近利、倉促上陣、敷衍成篇,缺乏思想的沉澱與提煉,立意的消減不可避免。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斯賓格勒

從風格類型看,名人微電影大都不拘一格、崇尚極致,草根微電影則在所不辭、百無禁忌;前者擅長變異,後者勇於開拓

斯賓格勒認為,每個民族的文化均有其基本象徵物,此乃各民族藝術風格類型的內在依據。其實具體到微電影,風格類型也可以用來作為品評、鑑別兩類不同微電影的重要視角和內在根據。

從風格類型上看,名人微電影的重要特色是不拘形跡,自成一格。實際上,諸多名人微電影都在風格上具有可圈可點之處,或輕車熟道、會聲會影,或一唱三嘆、運斤成風。從總體上說,名人微電影數量不多,風格類型變異不少;往往獨樹一幟,常常追求極致。

我想其中的原因:著意探索是其一,相對於傳統大電影需要規行矩步(主要受制資本邏輯和商業路線,眼下從好萊塢到中國大陸電影,都在資本和票房的捆綁下苦苦掙扎),微電影這一新的藝術樣式顛覆了傳統電影的思維方式和生產方式,提供了更多別出心裁的可能和天地,成為一塊不可多得的影像實驗田(門檻低,成本小,靈敏度高,參與性強,主要在網絡、手機終端播放,很少受資本和強制消費主義的制約),使創作可以更加恣肆奔放,更加自主自在,形成傳統電影無可替代的優勢,我以為名人們所以熱衷於客串微電影,並樂此不疲,於此關聯甚大;創作自信是其二,敢於將個性風格推向極致,建立在對於影像操控能力的高度置信之上,名人之為名人,必有其超人的修行和強項,因才力而生自信,因稟賦而有底氣,要麼不做,要做就要非同尋常,就要做出模樣,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其風格極致的效應和價值也正藉此體現出來。

由此看,名人微電影之博眼球、贏得分,委實是不無道理,是有緣由、有來頭的。但同時需要指出,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名人有時也會受聲名之累,拘囿原有的藝術經驗而不能自拔,而且僅僅只是玩票和客串,缺乏持久深入的關注與探究,名人們對與微電影的規律、特徵、作用其實並非完全瞭然,對微電影的各種可能性和藝術張力亦未必全面認知,因而時常心存顧忌,放不開手腳。以類型樣式為例,名人微電影拍的大多都是正宗的劇情片(就是表現陰間生活的《靈魂中轉站》亦是如此),別說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惡搞片、科普片,就是喜劇片也很難看得到。從整體的風格類型看,難免顯得有些單調、有些寥落。

相反,草根微電影因為沒有聲名的包袱,滿腔熱情地投入,毫無顧忌地探究,“如新出之犢,而無求其故”。加上人多勢眾,在類型創造上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劇照

也許,更能體現草根微電影在類型開拓上勇氣的是惡搞劇。且不說《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2005年,胡戈導演),實際開創了我國微短視頻的先河,單就《萬萬沒想到》連續二季引發全民的激賞與熱議,就很值得玩味。《萬萬沒想到》以誇張而幽默的方式描繪了屌絲代表王大錘意想不到的傳奇故事。王大錘實際“代表著在大社會和各種壓力下生活的普通群眾,他面對的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而我們每一個人也確實都承受著世間的千奇百怪和萬萬想不到的意外。影片從王大錘開始,幻化出你我他的普通生活,教會我們對挫折一笑而過決不妥協”。

其實,寫屌絲並不足奇,難的是插科打諢、嬉笑怒罵而不失藝術本真;形式誇張、人物變形而基於生活紋理。特別是連續數十期不間斷地推出,這就需要一定的意志和勇氣。其獨樹一幟的濃郁風格,張弛有度的節奏,亦莊亦諧的群像,賽似《人間喜劇》一樣的百科全書,一經推出便風靡網絡,被稱為“網絡第一神劇”,至今播放量已經靠近10億次。惡搞劇,本來名不見電影的經傳,還多少揹負猥褻低級的惡名,硬是憑藉草根微電影的堅守與拓展,堂而皇之地步入藝術的殿堂,成為億萬觀眾喜愛的審美對象(據此改編的大電影,票房累計達到3.3億元)。

值得一提的還有科普微電影。科普微電影是“以科普創作為目的,將科普內容以優秀劇情故事的形式展現,受眾觀影后獲得科普體驗和教益的微電影”。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比較,當然可以有更多的角度,如大衛·波德維爾所說:“超越單純對於個體的探討,將幫助我們揭示作為系統的電影藝術。”從系統性的角度說,本文的探討還只是初步的,但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比較,我們大致已經可以看到,名人微電影和草根微電影互有長短、各有千秋。為未來計,名人微電影需要更接地氣,更少顧忌,更重開拓;草根微電影應該更重淬鍊,更多創意,更出思想。而兩者的相互學習、借鑑、融合和並進,將開創中國微電影生產的新的生面。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本文觀點來自

《電影批評三論》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了作者近年的一些電影理論批評文章,彙集出版。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本體論”部分,包括12篇文章;其次是“年度論”部分,包括6篇文章;第三是“創作論”部分,包括10篇文章。

眾所周知,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與中國電影的快速成長同步,電影理論批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種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對電影理論批評自身的研究一直不溫不火,處在相對邊緣的狀態。於是,在一些同仁和朋友的策動下,作者想到把自己這些文章彙集出版,期待能夠引發更多同仁對電影評論的關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進而推動中國電影理論批評的繁榮發展。

李建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出版《高等教育改革與人的全面發展》、《區域創新體系探索的理論與實踐》、《國家實驗室的體制機制及技術擴散研究》、《中國電影批評2000-2006》、《網絡影評的生存狀態及其走向研究》等9本著作,在《求是》、《中國高等教育》、《教育發展研究》《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等報刊發表各類文章140餘篇。

《電影批評三論》

ISBN:9787313194695

掃描二維碼購買此書

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名人微电影与草根微电影到底有啥分别?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關注、點贊、留言、轉發,分享你的感受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