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企業應借勢升級謀發展

保健"市場亂象的"百日行動"已近尾聲,但是監管部門對於"百日行動"的宣傳似乎有增無減。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陸續派出十幾個督導組,對23個省市自治區的重點企業進行督導檢查,其用心無疑是希望加深這次嚴打對於行業的影響力。然而,"百日行動"畢竟是一次階段性的整治,"百日行動"既不是一個可以容納所有有效監管舉措的筐,也不是能夠治好所有"保健"行業毛病的藥。尋求可持續的長效監管舉措才是正路,這一點,監管者也十分清楚。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徵求長效監管意見的同時,推出了在保健食品標籤上設置特別提醒區,規範<strong>聲稱,廣泛開展保健食品科普宣傳和消費提示,組織開展保健食品標籤、說明書虛假宣傳專項監督檢查等4項舉措。

保健食品企業應借勢升級謀發展

這些舉措涉及的都是對宣傳和聲稱的規範,都是監管者告訴企業應該做什麼,而對於企業不應該做什麼,並沒有提出有效的監管措施。在"百日行動"被打擊的案例中,出問題最多的不是保健食品的聲稱,而是營銷過程中的虛假宣傳和消費欺詐。對這些違法行為的處理,依據的多是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條款,而缺少針對行業的具體的行政法規。毫無疑問,出臺針對"保健"市場監管的法規條例,明確保健食品營銷當中的"不許可"行為及相關處罰規則,為保健食品營銷劃上一條紅線,既是規範市場的當務之急,也是長效監管的辦法。

作為保健企業,應該從中看到升級發展的良機。當前行業面臨著兩個發展趨勢,一是監管的力度從聲稱到營銷在逐漸下沉,二是消費的水平從重需求到重品質在逐漸提升。下沉和提升之間帶來了企業利潤增長點的兩個變化,一是在產品上,從以聲稱壟斷信息來獲取利益轉向以提供可靠品質來獲取利益;二是在服務上,從模仿複製市場成功者的模式來獲取利益轉向提供個性化內容來獲取利益。未來的保健食品行業,遵紀守法將不再是企業炒作的亮點,以誠信為核心的規範經營,將是凝聚著監管訴求和消費需求的最基本的生產力。環境淨化了、市場細分了、產品豐富了,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更應關注的是迴歸本體屬性的營銷。看到了這些,企業就是看到了"百日行動"帶來的利好,就是看到了當下的商機。抓住了這個商機,順勢做出積極的反應,實現以優質產品內容驅動優良服務行為的品質營銷,企業就有可能實現升級發展,成為未來市場的領先者。

行業升級的時機已經到來,真正熱愛並依存保健行業這片沃土的人們,只要順應時令,用心耕作,就一定能夠得到滿意的收穫。

我是曉理,陪伴你關注健康產業的風雲變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