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東區,這裡曾藏著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不為人知的祕密!


英國的一切都能和王室扯上關係,關於肖爾迪奇地名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約克王朝愛德華四世最著名的情婦簡·肖去世後埋葬在此地的一處溝渠中,還有一種更為久遠、更為切實有據的說法指出,泰晤士河邊的這片沼澤泥濘地早已得名為汙水溝。

儘管這裡建起了英國第一座劇院,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亞的劇目,肖爾迪奇的負面形象仍然與日不落帝國的光輝相牴觸,並在維多利亞時代後期達到了頂峰。

在過去的20年裡,尚未被歷史定型的肖爾迪奇開始與時尚概念街區劃上等號。在對社會階層相當敏感的英國文化中,那些爬出東區泥沼躋身上流社會的亞歷山大·麥昆、貝克漢姆讓人看到了希望。

從斬落過數名王室成員頭顱的倫敦塔出發,走過地標倫敦塔橋,穿過留下開膛手傳說的白教堂地區,這一路再見不到泰晤士河另一端那樣優雅的維多利亞式建築,或是貴氣的都鐸式建築,有的只是充滿工業氣息的緊湊建築,以及昔日政府為貧民所改建的廉租房。

這簡直是狄更斯筆下那個最好的年代和最壞的年代裡所盛行的小酒館,獨缺一群以優雅的廢話相交流的老紳士,天光尚早,也許他們正在隔壁老斯皮塔佛德市集回顧自己的人生。

1991年,新斯皮塔佛德市集在東區更偏遠的雷頓地區建起,並將蔬果批發貿易一併搬遷過去,原址則成為雲集創意店鋪、潮流古著、街頭小吃的老斯皮塔佛德市集,晚間更有多姿多彩的露天夜生活。

當你駐足細細地欣賞每一個貨攤,你能明瞭攤主的喜好甚至能窺見他的一生。在荷蘭裔攝影師Jeremy Freedman幾年前所撰寫的《斯皮塔佛德眾生相》中,一位位攤主的故事,就如一個個濃縮的人生。

跟著週末遊人的足跡穿行於現實主義的工業建築對峙的小巷,當看到高聳藍天的煙囪時就知道紅磚巷到了。英語路牌下相對應的孟加拉語時時刻刻在提醒著路人這裡曾是個遊離於英倫主流文化的孟加拉移民區,如今成了遊客獵奇的地方。

秘境總是在深處,穿過鐵軌旁的鐵絲網,我進到了一處叫作遊牧社區花園的地方,我就像掉進兔子洞的愛麗絲,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的一切:流動咖啡車、童稚逗趣的塗鴉、如兒童手工作品般的彩條桌椅、塗得五彩斑斕的輪胎坐墊,,還像模像樣地堆放著塗料罐,在一片雜亂無章中,還有個小小的露天圖書館,這裡就像是被所有孩童所夢想的沒有成人的世界,而當你身處此間也能遺忘現實世界。


在紅磚巷更大的樂趣是尋蹤街頭塗鴉,除了班克西、ROA這些街頭藝術大師的傑作,大部分的塗鴉很快就會被其他塗鴉所覆蓋,比如說向奇幻小說家特里·普拉切特致敬的塗鴉已換成了最新的星球大戰,塗鴉牆巷口WELCOME TO KINKAO牌下的塗鴉更是常年變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