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交電商,就應該選擇像小米有品這樣的平臺

今年春節期間,便有傳聞稱雷布斯要親自帶小米涉水社交電商。而就在3月初,這個產品終於初見雛形,並在北京開了一次正式的啟動會,鎖定了平臺中的第一批一線玩家。自此,小米手持“有品推手”正式進入社交戰場。

小米的社交電商是啥樣?

據悉,有品推手是以小米有品中的商品為基礎推出的會員制社交電商平臺。和雲集、全球優選等平臺相似,有品推手同樣採用了相對封閉的邀請制,用戶下載後需要輸入邀請碼才能查看平臺內容。


做社交電商,就應該選擇像小米有品這樣的平臺


做社交電商,就應該選擇像小米有品這樣的平臺


有品推手App首頁及分類頁面截圖

據觀察,有品推手已經將小米有品平臺中的產品陸續導入,目前兩個App的商品分類頁面已經完全一致,覆蓋家居家紡、智能家庭、服裝配飾、手機電腦等多個品類。而在“開通會員”板塊中,明確寫著加入有品推手的相關規則,如下圖:


做社交電商,就應該選擇像小米有品這樣的平臺



玩社交 小米有品真的想清楚了?

小米2018年三季度財報顯示,集團收入508億元,其中智能手機分部收入達349.8億元。但小米一致強調自己並不是硬件公司。這也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產生的原因,而按照上述負責人的說法,有品平臺作為主推生態鏈中生活消費品的平臺,是可以扭轉固有印象的重要板塊。


做社交電商,就應該選擇像小米有品這樣的平臺

交流會現場照片

交流會上,相關負責人強調,僅有3C、數碼是不夠的,小米有品正在著力打造生活消費類品牌。

目前,有品平臺的商品包括小米的自有產品、小米生態鏈產品和少量第三方商品,但平臺使命是擴大生態鏈產品和更大市場,自有的手機、智能硬件等商品僅為輔助(目前有品推手中小米自有品牌佣金較低)。而這個幾經調整和更名的平臺,也幾乎成了小米電商嘗試的發展史。畢竟在此之前,小米的電商業務僅有服務於小米自有商品的小米商城。

2017年底,原屬小米物聯網團隊的小米有品獨立拆分成了有品電商部,這意味著有品這部分電商業務正式有了“編制”,而後有品的業務探索也積極了起來,包括對線下體驗店的探索。

據透露,未來一年,小米會繼續開拓小米有品線下店,專門經營小米生態中的生活消費品,創造很多“小宜家”。

小米有品總經理在交流會上提到,雷軍曾在內部強調,小米再也不能錯過電商機會了。於是,在社交電商大爆發的當下,有品進入社交電商。

一位互聯網行業高層指出,社交電商流量對小米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不論是小米商城還是有品,其依靠的一直是小米的內部流量,小米電商急需外部流量帶來增量。”該人士指出,一方面騰訊、京東、唯品會等平臺,甚至國美、格力等品牌都紛紛入局社交電商,一方面生態鏈模式正在被行業中的自有品牌、工廠品牌複製,小米麵對的壓力可想而知。如果再不出手,或許便真的錯過成為電商一極的機會了。

今年1月,雷軍在小米年會上宣佈,“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將成為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小米將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對小米而言,AIoT不止是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更是“All in IoT”。而有品推手,已經為這個巨大的盤子搭建了一個線上渠道。

一位社交電商企業高層曾指出,能夠動搖行業格局的從來不是社交電商,因為只有新產品才能創造增量市場,如果一個社交電商平臺沒能給行業提供新產品,那它只是對存量市場的重新組織,不能創造新的賽道。有品推手似乎正是帶來新產品的平臺,而且主打的是無需價格戰的標準化的“非標品”。

有社交電商操盤手非常認可小米的嘗試。“小米生態鏈的重要優勢是柔性供應鏈和商品獨家。”該操盤手指出,小米平臺產品的利潤較低,在性價比方面具備競爭力,加上生態鏈中已經積累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未來藉助柔性供應鏈還有很大的產品空間,包括定製化產品。


做社交電商,就應該選擇像小米有品這樣的平臺

“當然,還有一個優勢是一線玩家感知最深的。”該人士補充道,“社交電商抓的是3~4線城市用戶,小米原本沉澱的用戶就在那裡,但他們那裡知道每日優鮮、洋碼頭嗎?”

據我瞭解到,不論是自主創業形成的現象級社交電商企業,還是由電商老將孵化出來的社交電商板塊,再或者是優惠券分享、品牌社交化分銷,從性質上都可以歸結為兩類:分享商品和分享優惠。

“性質不同是源於理念的差異,但市場巨大,大家其實都可以賺到錢。”一位社群電商行業人士預測,社交電商的格局調整大概會持續兩年,在此期間不必得出所謂的判斷,因為有銷售能力的賣家、服務社群賣家的企業都能找到巨大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