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孩子吃飯已經out啦!學會“這些寶典',寶寶吃飯不用愁。

吃飯本來是一件自然、歡快的事情,可是很多孩子卻及其反感。

我相信下面這兩點應該是很多孩子吃飯時候的通病:

1.孩子不愛吃飯,就算哄,還吃的少,每一次吃飯都是歡快開場憤怒結束。

2.孩子挑食太嚴重,只愛吃某幾種菜。

3.總是不認真,跟你對著幹。全家人都表示束手無策。

逼迫孩子吃飯已經out啦!學會“這些寶典',寶寶吃飯不用愁。

其實,很多孩子不吃飯,除了生病的因素外,往往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孩子生理個體差異;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要健康,長得好,就必須多吃飯。

其實不然,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並不能像大人一樣按時吃飯。所以當到了飯點,而他不餓的時候,無論家長使出渾身解數.,結果都是失敗收場。

對於我自己家的寶寶,我一直都是遵循她的時間點,因為當她自己餓啦的時候總是會乖乖的吃飯,我把這個取名叫做“萱寶自定義”吃飯準則。但是當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思想啦,我們就應該引導他們擁有進餐準則。

逼迫孩子吃飯已經out啦!學會“這些寶典',寶寶吃飯不用愁。

第二.家長期望過高。

很多家長總是會以自己準則來決定孩子的飯量,還有很多家長以育兒書籍之內的數據來衡量,其實不然,不是對每個孩子都一樣衡量,每個孩子有個體差異,不然也不會出現高,矮,胖,瘦不同的孩子。

也就是說,不是孩子不吃飯,而是家長期望實在是太高了。我們應該根據孩子日常的進食情況,做出最符合實際的衡量。

大家經常說物極必反,就比比如你總是批評孩子不愛吃飯,最終可能會讓她對吃飯很反感。

逼迫孩子吃飯已經out啦!學會“這些寶典',寶寶吃飯不用愁。

從我自己帶孩子中的經驗,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對家長們有些許幫助:

1,增加食物的色彩感,

孩子都喜歡色彩斑斕的東西。因此,家長可以在食物色彩搭配和花樣方面下功夫,可以運用模具做出各種形狀。

2、種類多樣化

孩子和大人的口味有很大的差別,我們不能老是做那幾種菜,可以在做飯錢問問孩子的意願,做他們喜歡吃的,效果會更好。

逼迫孩子吃飯已經out啦!學會“這些寶典',寶寶吃飯不用愁。

3、吃出“節奏感”

我們可以讓孩子參加到吃飯準備工作中,增強參與感。比如吃飯前,可以讓孩子幫忙分發筷子,端飯菜,甚至可以教育他“長輩先吃,我們在吃”等。

4、 獨特寶寶餐具

一套寶寶專屬的餐具,選擇他自己喜歡的顏色,會增加進食的慾望。

當然,如果寶寶想用大人的碗筷,也不要嚴厲拒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逼迫孩子吃飯已經out啦!學會“這些寶典',寶寶吃飯不用愁。

5、三餐要規律化

因此,家長也要儘量讓一家人的飲食時間規律化。

另外要安排好點心時間,避免飯前吃零食。

6、有效散步

飯後散步有利於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

所以,家長們可以抽點時間一起去消化食物為晚上睡個好覺做準備。

7、家長做好榜樣

董卿曾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所以父母要做好帶頭作用。

逼迫孩子吃飯已經out啦!學會“這些寶典',寶寶吃飯不用愁。

8、營造良好的餐桌氛圍

很多家長,特別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與孩子談嚴肅的話題,比如學習成績、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等。

所以,我們儘量不要讓餐桌上變得這樣嚴肅,因為人在緊張,心情壞的時候根本就對吃沒有興趣。我們可以在餐桌上分享一些彼此遇到的趣事或談論一些輕鬆地話題等。

9、樹立進餐時間規則

飯點一到都認真吃飯,過啦時間就收餐具,雖然讓人覺得“狠心”,但這並不是消極地懲罰孩子,而是讓孩子明白,良好的進餐規則是需要遵守的,不能把吃飯不當回事。

逼迫孩子吃飯已經out啦!學會“這些寶典',寶寶吃飯不用愁。

10、讓孩子明白食物的魅力。

很多孩子都有挑食的毛病,不吃蔬菜或者就吃那幾樣。

或許你該找一個合適的機會讓他明白食物的’魅力”。比如,當孩子便秘時,你就告訴他:“蔬菜和水果裡有很多纖維素,多吃這些東西就不容易便秘哦!”可以嘗試多次反覆的強調。

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更能讓他根據自身需求去做出改變和合理抉擇。

11,讓孩子參與勞作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都是太過寵愛,真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會讓孩子以後無法自理,動手能力差,在家裡孩子也該參與家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在假期可以帶孩子去農家參與勞作,從小讓他們懂得任何東西都來自不易。懂得珍惜食物。

逼迫孩子吃飯已經out啦!學會“這些寶典',寶寶吃飯不用愁。

相信還有很多寶媽更是在這方面有妙招,咱們一起來討論吧,給更多的寶媽一些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