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中學生上“兩會”的直通車

热点|据说,这是中学生上“两会”的直通车

“在中小學建立家庭教育諮詢室”

“將民族舞元素融入學生課間操”

“公共自行車管理亟待解決”

……

在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上,這些提案備受關注,並在網上被廣泛轉載、熱議,堪稱教科書級“網紅”提案。但鮮有人知的是,在提案的背後,是一群“少年軍師”的建言獻策,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北京青少年模擬政協

“國韻少女”向課間操“亮劍”

“現在做的廣播體操形式單調,自己本身不太喜歡,很多同學在做的時候也都打不起精神。”

眼前正坐的女生,五官清秀、聲音柔婉,尚不足15歲,但在中國網記者面前她卻觀點鮮明地說出上面的這段話,既不怯懦、也不冒進。這種堅定,讓記者不敢輕信她只是一名來自北京市育英中學的初三學生,而她的另一個身份,

還有全國“兩會”“網紅”提案的“發起人”——李若珩。

“將民族舞元素融入學生課間操”——這份被政協委員徐麗橋帶上全國“兩會”的提案完全出自無心,但準備提案的過程卻十分有心。“我們學校很注重傳統文化教育,平時在課堂和課外一小時都會接觸傳統文化類課程。而且我們班很多同學都在民樂團。”這種傳統文化的日常浸潤,讓李若珩被中國風深深“吸粉”,併產生了“將民族舞元素和稍顯呆板的學生課間操融合”的念頭。有了這個想法,她開始不自覺地上網搜索相關的課間操資料、視頻,這一過程更大大激發了她的興趣。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把這個想法說給了父母聽,爸媽說,這個想法可以落在筆頭。正是這句話,讓她開始了她的模擬提案之路。李若珩告訴記者,在籌備模擬提案期間,她幾乎每天晚上都在查閱相關資料,完成報告。只是初稿,就曾被修改過多次。

“昨天才知道這個消息,特別意外,特別開心!”當得知“將民族舞元素融入學生課間操”這一模擬提案真的被帶上全國“兩會”後,李若珩波瀾不驚的臉上,突然難掩興奮。這一次,她真切地明白,“協商民主”並不是一句空話,即便是尚未成年的他們都能搭上“兩會”直通車參政議政,其他人又有何不可呢?作為“網紅”提案發起人,她也告訴記者,以後將更加關注身邊事、社會事,讓協商民主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使命。

“托盤小哥”勇奪大會麥克

热点|据说,这是中学生上“两会”的直通车

北京中學學生翟與寧發言

3月19日下午,時逢“北京市基礎教育階段創新人才培養十年總結會”召開,在中科院院士陳佳洱、社科院學部委員魏道儒等一眾學術泰斗,多位市區級委辦局領導以及全市20餘所中小學校長面前,一位名叫翟與寧的高二學生勇登主席臺,成為全場焦點。但就在登臺前5分鐘,他還只是一名參與頒牌的“托盤小哥”。

聽過第十批翱翔學員代表李辰洋的發言後,剛剛還手舉托盤為頒獎服務的翟與寧突然坐不住了。“我也想說點什麼。”這個念頭一直在翟與寧腦中迴盪,終於,他鼓起勇氣闊步走向主席臺,在萬眾矚目下說出了他對“協商民主”的理解、講出了他的北京市政協全會故事。

今年1月,翟與寧與來自全市各區的5名學生一道,走進了北京市政協全會的現場,全程觀摹政協會議。這是他第一次走訪市政協,但絕不是第一次走近民主政治。“雖然只是一名中學生,但是我非常關注國家的民主政治建設,而且不止一次向‘北京青少年模擬政協’提交模擬提案。”來自北京中學的他坦言,學校始終提倡學生民主協商、共同參與學校管理與建設,這對培養他們的民主意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今年的全國“兩會”前夕,他就根據日常觀察,分別提交了

“快遞員權益的保障”“社區與校園之間實現融合常態”以及“拆遷改造過程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等4份模擬提案,其中,“公共自行車的管理”脫穎而出,最終被政協委員張禮斌帶上了全國“兩會”。

一次實地觀摩、一次提案“上會”,這讓翟與寧對翱翔計劃充滿期待,更讓他對民主協商充滿嚮往。他告訴記者,民主協商或許將成為他未來發展的方向,他也將以一己之力積極促進民主協商的推廣與進步。

5千餘條“提案”上“兩會”

热点|据说,这是中学生上“两会”的直通车

北京教科院教育創新研究推廣中心主任、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辦公室主任張毅發言

“在全市所有區舉辦了20多場推動現場會,徵集了23個主題方向的近7萬條建言,覆蓋了全市所有區300餘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

據北京教科院教育創新研究推廣中心主任、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辦公室主任張毅介紹,2007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並在北京教科院設立辦公室,組織在京各高校、科研院所和廣大中小學校共同實施“翱翔計劃”“雛鷹計劃”等人才培養方式創新項目。2010年北京市設計謀劃“雛鷹建言行動”,也就是“模擬政協”的預備版“雛鷹建言”實施過程中,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邀請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評議學生建言,伴隨項目的廣泛開展,他們逐漸參與到學生建言的評審、指導中,並將學生的建言帶上“兩會”。經歷幾年探索,數萬名學生自主參與建言活動,在全市所有區舉辦了20多場推動現場會,徵集了23個主題方向的近7萬條建言,覆蓋了全市所有區300餘所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已有數十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將學生的5000餘條建言作為議案、提案的素材帶上“兩會”,全市也有50所學校被認定為北京市“模擬政協”實踐基地。

模擬政協也名正言順地成為北京市中學生的“兩會”直通車。就像北京翱翔計劃基地校、北京市育英中學校長徐素霞說的那樣:“政治課上學到的協商民主是紙面上的,但模擬政協為學生們提供的平臺與機會才是有血有肉的。”這也是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的初心所在。

“十年翱翔,築夢成長。”翱翔計劃也將繼續聯動北京市教育、科技、文化資源,為培養通達學識、勇於創新、志在報國的拔尖人才不懈努力。

數說:北京青少年模擬政協

數十:數十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

20+:各區舉辦20多場推動現場會

50:50所學校被認定北京市“模擬政協”實踐基地

300+:覆蓋北京市各區300餘所中、小、幼

5000+:5000餘條建言上“兩會”

70000:徵集23個主題方向的近7萬條建言

热点|据说,这是中学生上“两会”的直通车热点|据说,这是中学生上“两会”的直通车
热点|据说,这是中学生上“两会”的直通车

文字:徐虹 劉佳

編髮:劉佳

供圖:北京教科院教育創新研究推廣中心及相關學校

中國網教育頻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