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橋區龍井扶貧故事:百畝海棠帶來的憧憬

信陽市平橋區龍井鄉神舟科技海棠園。

神舟科技海棠園位於平橋區龍井鄉洪山寺村,距離信陽市39公里,該園區佔地面積1000餘畝,專門從事國內外優良林木品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及鄉土樹種開發工作,是集生產、經營、開發及示範推廣於一體的科技型園區。

平桥区龙井扶贫故事:百亩海棠带来的憧憬

2017年以來,神舟科技園區先後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用於整理荒山林地,栽植艾瑞斯、乃馨、高川、傲霜、絢麗等5個品種的北美海棠50000餘株、百日紅1000多株,共摺合綠化面積1000畝。

神舟海棠園充分發揮林地資源優勢,逐年加大林木綠化力度,爭取園區儘快走上鄉村生態旅遊和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綠色發展之路。

春遊賞花正當時

平桥区龙井扶贫故事:百亩海棠带来的憧憬
平桥区龙井扶贫故事:百亩海棠带来的憧憬

七百畝海棠花競相開放,吸引了大量遊人前來觀賞遊玩。

遊客遊玩賞花、攝友駐足拍照、戀人婚紗旅拍等隨處可見。

助貧困戶脫貧增收

為加快鄉村振興,助推脫貧攻堅,龍井鄉政府與神舟科技園聯合實施的產業帶貧項目,從2019—2020年兩年可為全鄉371戶貧困戶每戶保底分紅800元,同時,優先從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家庭選工用工120餘人次,且勞動報酬高於周邊市場的10%發放,通過轉移就業增收,助力貧困戶早日脫貧奔小康。

平桥区龙井扶贫故事:百亩海棠带来的憧憬

貧困戶黃本春,洪山寺村人,因身患疾病導致語言障礙,妻子也身患殘疾。自2017年11月起,在海棠園務工,從事剪枝、打藥、除草等工作。

“老黃雖然是貧困戶,且身體不適,但他很勤勞,從沒有‘等靠要’的思想。安排給他的活兒,都完成得很好,園區負責人多次在我們面前表揚他。”因黃本春說話不便,龍井鄉宣傳統戰委員張國鋒向我們介紹他的情況,“因為是貧困戶,所以黃本春的日工資比一般務工人員多10%,再加上年終的分紅獎勵,和老黃一樣在這務工的貧困戶,脫貧指日可待。”

黃本春在旁,一邊聽著,一邊微笑著點頭。雖然說話不便,但從他的隻言片語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動起來……靠自己脫貧……日子……越來越好!”

平桥区龙井扶贫故事:百亩海棠带来的憧憬平桥区龙井扶贫故事:百亩海棠带来的憧憬

馮玉娥,山東日照人,神舟科技海棠園負責人,多年從事花卉苗木行業。

良好的政策支持,加上家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7年10月,已在日照定居18年的馮玉娥選擇回到丈夫的家鄉發展花木產業。

對於她的返鄉創業,龍井鄉黨委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不僅幫助園區通水通電、硬化道路等,還助資100萬元,聯合企業帶動貧困戶,增加產業帶貧收入。目前,園區已流轉土地1000畝,投資五千萬,栽種海棠五萬餘株,同時,套種幾十萬株芍藥、牡丹等,日均用工20人,栽樹期日用工200餘人。

“我們打造海棠園的初衷,就是為家鄉的鄉村振興出些力,給鄉親們提供工作崗位、傳授花木栽種技術,幫助他們致富增收,同時,也讓遊客們在閒暇時多一個休閒放鬆的去處。”海棠園既不收取門票,也不出售樹苗,談及如何盈利,馮玉娥笑著說,“在後期的發展規劃中,計劃在園區內建設一個大型的養老院,讓老年人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