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女性就算難嫁,也不要下嫁

高知女性就算難嫁,也不要下嫁

今天我們聊了一個好玩的話題,為什麼高知女性成剩女的比例那麼高啊?

就中國的情況來看。從農耕文明開始,男性畢竟佔有生理優勢,力氣大,能扛體力活,所以是家庭中的主要勞動力,通過勞動獲取生存、生活資料,便成為家庭中的頂樑柱。那麼女人呢,當然也由於分工,負責家務,她們的地位獲取方式就取決於是否跟了一個有能力的男人。再後來呢,決定社會階層的知識獲取途徑也都在男人手裡,如果有女人獲取知識的案例呢,就具有了一種新聞價值,稀缺啊,才被記住。

思想解放也不能完全動搖文化基因對人們的影響,所以,雖然現在倡導男女平等啊,但一旦進入愛情、婚姻關係,不管女性社會地位怎麼高,除非人格足夠獨立,不然心態上還是不自覺地有些對男性的討好,甚至犧牲自己的自由、情感和智力資本。

這是不是跟現在看上去的陰盛陽衰有點出入啊?可能部分原因也來自於男多女少唄,女性地位被抬高唄,但換個角度說,如果女性恃寵傲嬌,想要控制男性呢?這種心態會不會讓女性反而傾向於選擇那些能力不如她的男性呢?會不會有種社會心態是,女性反而不願意或者說不敢選擇那些跟她旗鼓相當或比她優秀的男性呢?

高知女性就算難嫁,也不要下嫁

這當然只是對一種可能性的描述,而且正說明女性的獨立意識不夠。我們現在就這種可能性探討一下。一般來說,如果愛情或婚姻的基礎是控制,那麼控制往往是相互的,只是,男性對女性的控制往往是明控制,反正男強女弱也正常,女性對男性的控制往往是暗控制,女性以讓渡自己的自由、情感和智力資本來完成這種控制(但畢竟違背中國傳統特色的倫理格局),所以,女性哪怕沒意識到,但潛意識裡會讓自己變傻,另一方面,又因為男性在她們的期望中果然被控制,女性從男性一方也不能得到安全感和力量感,便會非常糾結地十分暴躁生氣。這是一個死循環。

從家族業力探討這種相處模式的文章很多了,要追溯到男女雙方各自的原生家庭,這不是本文的重點。

重點是,你會發現不管男性還是女性,只要有這種控制的心態,就不可能擁有真正的愛情和美滿的婚姻。說回來,男強女弱的心態本來就在中國人心裡根深蒂固,構成一種倫理氛圍。從女性的角度出發,現在的高知女性因為知識改變命運,人格較為獨立,便不那麼願意基於控制而討好男性了,除非真的遇到特別合適的,否則絕不將就,如果兩個人在一起還不如獨身,那幹嘛呢?

高知女性就算難嫁,也不要下嫁

對,那幹嘛呢?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標題,高知女性就算難嫁,也不要下嫁。說白了,就是不要將就。如果因為輿論壓力等種種原因而被迫進入愛情婚姻,而又由於自己本身具有某方面的能力(說實話,如果只是為談戀愛而談戀愛,為嫁人而嫁人,追求者應該不少的),最終反而可能比普通一些的女性更加容易感到不幸(當有不謹慎地——譬如,因耐不住寂寞等種種原因——而草草選擇一個人的心態時,特別容易有傳說中的爛桃花運)。

女性,有能力,也要同時有更加獨立的人格來匹配,要越來越好,不要因為有的沒的壓力而讓自己變傻,這也算一種愛情婚姻中的德位相配吧。另一方面,只有自己真正強大起來——包括人格的和能力的,才能“自動”屏蔽所謂的“渣男”,用真正“國民女神”一樣的身份對接相配的機緣。

等待是值得的,重點是,高知女性們,不要在隱形的愛情婚姻倫理(男強女弱)之下,讓知識成為自己的負擔,重要的是提升自我價值感,這是永遠不能妥協的自我發展之路,相信會有好男人在前方。

注:本文主要觀點來自於“鴻運家族”首席導師劉昱誠導師,以及夥伴們的集體研討。

高知女性就算難嫁,也不要下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