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能力比你差的人,掙得卻比你多?

作者 | 孫瑞希

為什麼能力比你差的人,掙得卻比你多?

寫在前面:

2009年冬,我去陝西某985高校招聘,有個女生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她應聘的職位是集團旗下一個分院的實驗員,還有幾個同學應聘的是橋樑事業部的技術員。

當時技術員這個崗位,我們還給予15萬元的安家費,待遇十分優厚。

首輪面試結束後,那個女生給我打電話,提出希望自己能拿到和技術員崗位一樣的安家費。並列舉了自己在校期間的一系列成績。

她表示,自己是學生會幹部,年年拿獎學金,面試結束後和幾個同學聊天,發現那幾個成績不如她的同學,竟然可能有機會拿到15萬的安家費,她覺得特別不可思議。

她問我,假設他們一同被公司聘用,是不是意味著那幾個同學的收入比她高?

我肯定地答覆了她。

她問,為什麼能力比我差的人,收入反倒比我高呢?

這其實是職場一個重要的話題:你的工資由什麼決定?


01

是什麼決定了你工資的上限


在做生涯諮詢的時候,我有時會問來訪者:你認為你的工資是由什麼決定的?

“由我的能力決定的,有能力的人才能拿到高薪……”“也對,但不完全對。”

“由老闆決定的,老闆說給多少就給多少……”“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實質性原因。”

“由職級決定的,當領導的肯定比普通員工掙得多……”“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的,但不絕對。”

那我的工資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對於大多數職場人而言,提高能力、升職加薪,這是很多人都會想到的,但實際上,你的工資並不完全由能力決定。

生涯教育專家古典老師曾經提出,一個人的工資是由“職能價值”和“供求關係”共同決定的。

舉個例子。

我是東北人,東北人一旦體驗過海南的溫暖,似乎便再也難以忍受東北的嚴寒。所以這些年,不少親戚朋友紛紛在海南置業。

有些親友在三亞市區買了房子,有些在海口及三亞周邊買了房子,比如在瓊海買房。同樣的戶型,同樣的質量,三亞市區的房子要比瓊海貴得多。

這很容易理解,房子最講究的是地段,三亞的房子除了冬天用來度假居住外,還兼具投資的功能。但瓊海的房子,特別是瓊海一些偏遠地區的房子,只有度假居住的價值,基本談不上投資。

所以,同樣的戶型,同樣的大小,地段越好的房子越值錢,因為它們參與的價值鏈條決定了它們的價格。

職業也是一樣,你在公司價值鏈條中創造的職能價值,決定了你的工資上限,你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你的工資和上限之間的關係。

就像我在本文開頭說到的那個女同學,也許她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他幾個同學強,也許她的能力也比其他幾個同學強,但是她應聘的實驗員崗位,職能價值沒有技術員崗位高,所以,她的待遇就沒有技術員高。

作為剛畢業的學生,她的崗位可替代性強,所以在工資與上限之間,她肯定拿的是較低的水平。由於她的專業又限制了她不能應聘技術員那個崗位,所以,最終她的收入與能力並不完全對應。

高收入,不僅意味著你要有高價值的產出,同時還要求你的崗位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稀缺意味著不可替代性。注意,這裡說的不可替代,不是絕對的不能替代,而是說,替代你的成本比較高。

為什麼能力比你差的人,掙得卻比你多?

02

如何找到高價值職業賽道


互聯網轉型專家劉潤老師在2006年時,曾憑藉一篇《出租車司機給微軟員工上的MBA課》的帖子在整個IT圈和管理界紅極一時。

那年,還在微軟任職的劉潤老師搭乘一輛出租車從徐家彙趕去機場。一路上,出租車司機饒有興致地給劉潤講述了他靠開出租車每個月掙8000元的生意經,把劉潤徹底震撼住了。要知道,當時,出租車司機一個月的收入普遍在三四千元。

出租車上的這番對話,被劉潤寫成了博文並迅速紅遍網絡。人們沒有想到,看似簡單的出租車服務,竟然還有這麼多學問。

這篇博文,證明了劉潤的商業思維能力,假如當時劉潤老師開個班,教學員商業管理這門課程效果能怎麼樣?我想,課程肯定不錯,但是這種一對一、點對點的C端授課,週期太長,價值反饋不高。

劉潤老師後來給企業做諮詢,擔任多家知名企業的戰略顧問,幫助傳統企業完成互聯網轉型。他在得到APP上主理的《劉潤5分鐘商學院》,影響深遠。

他利用互聯網放大個人影響力,進入了一個更好的價值鏈條。

所以,這些經驗,你完全可以借鑑——先證明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然後上場找到位置,接著提升能力,再尋找更好的價值增長點。

為什麼能力比你差的人,掙得卻比你多?

03

怎樣進入高價值職業賽道


能否進入高價值職業賽道,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能力和麵對選擇時眼光。“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職場中,那些看似經意或不經意的選擇,往往決定著我們職業發展的成敗和收入水平的高低。

(1)行業的選擇

行業,基本錨定了一個人工資水平的上限。同一個職位,不同行業之間工資差距很大。比如,十年前我還在一家建築施工企業集團做人力資源,那年我的年終獎是8萬塊,而在製造業做人力資源的我的同學,每月領著三千多塊的工資。

那幾年,政府大力扶持基礎設施建設,所以,我的收入除了與個人能力有關外,還是行業紅利的直接反應。用今天一句時髦的話來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

所以,對於個人來說,在職業選擇時,首先要考慮行業因素,要選擇那些高成長性的行業,才可能極大地分享行業的紅利,搭上快速發展的順風車。

當然,行業的趨勢不是一成不變的,儘量選擇那些未來十年處於高速增長的行業。如果看不到那麼遠,三到五年也是可以的。

(2)地域的選擇

工資的地域差異很大,這是普遍的共識。同樣是新媒體編輯,北京的工資和長春的工資就不能同日而語。

一般來說,選擇一個地域,代表了一個人對生活的定義。有些人喜歡大城市的活力與機遇,有些人喜歡小城市的舒適與靜謐。

在地域的定位和選擇當中,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包括價值觀來做一個取捨。如果你想要一個轟轟烈烈的人生,你激情滿滿有很大的夢想要去實現,那麼一線城市可能是適合你成長的地方。

如果你想要一個安安穩穩、平平淡淡的人生,那麼一些二三四線城市或者是你的老家,都是不錯的選擇。

在選擇地域的時候,還要考慮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這個地方與你未來的職業的匹配性。比如,在我們國家,有些地方已經形成了優勢的產業集群。例如長三角、珠三角,製造業比較集中。

如果你想考慮在互聯網行業發展,北京可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想在現代金融服務業發展,上海、深圳可能是很好的選擇。

所以,考慮地域的時候一方面要考慮你最終的生活期待是什麼,還要考慮你的性格當中對於壓力和挑戰的承受程度如何,更要考慮區域中是否有足夠的產業優勢與你的職業方向相匹配。

(3)企業的選擇

一個行業中大大小小的企業有很多,那麼如何在眾多的企業中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呢?這裡,有兩個參考指標。

一是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二是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

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央企、國企、民企、外資企業、合資企業等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業它們的管理體制、文化風格、成長空間有很大的不同。

央企和國企往往集中了行業內的大量資源,但從個人成長上來講,比較按部就班;外企的管理和培養體制比較規範,但往往容易把人培養成一個標準機器上的螺絲釘;民企的挑戰性和發展空間都不錯,但往往管理不太規範。

所以,選擇哪種類型的企業,取決於你的價值觀,即你認為什麼東西對於當下的你來說最重要。

企業的發展階段主要包括初創期(也叫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初創期意味著高風險高收益。

比如,你很幸運地進入到一家互聯網初創企業,後來它成功上市了,算算手上的期權,你一下子從一窮二白到身價千萬,成為風口上的豬。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你很不幸地進入到一家互聯網初創企業,苦苦打拼兩年,後來,它死掉了,你失業了。所以,初創企業,意味著“不成功便成仁”,風險極大。

度過了初創期,意味著企業已經能夠紮根生存下來了,這時很多企業進入了快速的成長期。成長意味著蛻變,處於成長期的企業會經歷很多變革,這裡就有很多機會,所以,如果你想有更多建樹的話,成長期的企業是蠻適合的。

經過快速成長,企業開始進入相對穩定的成熟期。這一時期,企業的發展速度開始慢下來,維持一種非常穩定的狀態。所以,如果你希望工作穩穩當當、福利保障還不錯的話,成熟期的企業蠻適合的。當然,這種穩定意味著它缺乏變化和挑戰性。

企業發展到最後不可避免地進入由盛到衰的衰退期。有些企業在衰退期中衰亡,有些企業通過變革獲得重生。所以,如果一家企業已經明顯處於衰退期,並且沒有變革的跡象,那麼這是我們在職業選擇時應該避開的深坑。

(4)崗位的選擇

崗位很重要,在不同的企業裡,都存在一些關鍵性崗位,這些崗位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正常運營,我們稱之為“核心崗位”,處於這些崗位的員工工資普遍偏高。

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都能夠識別出企業的核心崗位,所以在求職時總是有“一步到位”的想法,非某某職位,我不做。

核心崗位對人的要求往往是“雙高的”,高能力、高績效。所以並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能夠坐到這樣的崗位上去。

因此,在職業選擇中,我們未必要“一步到位”,也未必要跳槽或者轉行。可以先瞄準一個高價值區域,然後從邊緣部分開始,慢慢擠進公司核心區域,這也是一個穩妥的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一直在糾結那個能力比你低的同事,工資卻比你高,那麼接下來你要做的不是羨慕嫉妒恨,也不是找領導攤牌抱怨,而是站在一個全新的角度,重新定義影響工資高低的重要因素,並讓自己至少具備其中的一到兩條:

1、高速增長的行業

2、有產業優勢的地域

3、與職業價值觀匹配的企業發展階段

4、高價值崗位

5、不可替代性(替代你的成本很高)

這樣你才能獲得不錯的工資收入。如果目前你還不佔據以上任一一條,也沒有關係,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作者簡介: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十餘年HR從業經驗,經歷了從一線員工到高管的職業發展歷程。只寫實用的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化。如果你正處在職場困境中,請為自己找一個靠譜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