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她出生於京劇世家,十歲開始唱京劇,從藝四十餘載,塑造了梁紅玉、盤秀兒、陳秀英、魚玄機等經典的戲曲人物。在她輝煌的戲曲生涯中獲獎無數,梅花獎、白玉蘭獎、文華表演獎都實至名歸。舞臺上,她是英姿颯爽的陳秀英、在京劇院她是雷厲風行的侯院長,生活中她是細心周到的丹梅姐,她就是貴州京劇院院長----侯丹梅。在她的帶領下,貴州京劇院正朝著深耕公共文化服務事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方向闊步前行。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這是方舟戲臺自開唱以來的第880場演出,當天的兩折戲《霸王別姬》和《兩將軍》都是由京劇院的青年演員出演。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2016年9月,貴州京劇院與中天城投集團達成合作,傾力打造的文化地標——方舟戲臺隆重開唱,貴州京劇院院長侯丹梅訂了一個目標---要讓方舟戲臺365天天天有戲唱,每個月要邀請一個戲曲名家來方舟戲臺登臺演出。兩年多過去了,每天晚上八點,200多個劇目在方舟戲臺輪番上演。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貴州京劇院院長 侯丹梅:國家京劇院三個院團加起來演員最少有100多個,而我們只有30個演員,全年演出590場,國家大劇院則是三個團加起來一年演出310場,所以我們是特別努力的。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去年,貴州京劇院實現創收580萬,再次書寫了院團轉企改制的新篇章,貴州京劇院不僅躍升為全國數一數二的優秀院團,還先後赴墨西哥、西班牙、法國等多個國家演出,將國粹藝術遠播海外。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貴州京劇院的成功轉型離不開院長侯丹梅幾十年來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她堅韌不拔、說一不二的精神,加上管理時的魄力、擔當,探索出了一套適合貴州京劇院發展的管理模式。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貴州京劇院院長 侯丹梅:我覺得一個院團不能吃著大鍋飯,沒有上進、拼搏的精神。2006年我上任了以後,就把貴州京劇院的規章制度做得特別細,我總覺得用制度來管人是最好的。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早在擔任貴陽市京劇團團長之前,侯丹梅就已經多次榮獲國內戲曲界的大獎和榮譽:1993年榮獲第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4侯榮獲“文華表演獎”和“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2006年,侯丹梅上任貴陽市京劇團團長,作為第三代貴州京劇事業的接班人,團裡先後引進了馮冠博、張明瑋、馬紅光、楊炳旭、範玉、張超、李晨陽等一大批優秀專業人才,使劇團的業務構成更加合理,業務水平大大提高。經過十餘年的演員梯隊建設,扭轉了當年劇團青黃不接的局面,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模式。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貴州京劇院青年京劇演員 馬紅光:我來自河南,我來貴陽已經13年了,感覺咱貴州京劇院是越來越好,覺得這一天的時間很充實,不夠用,沒有時間讓自己偷懶,因為每天晚上都有演出,要保證舞臺上的精彩度和自己的好功夫呈現給觀眾。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貴州京劇院青年京劇演員 張超:我們每天,一年365天不斷地在方舟戲臺演出,對我們藝術的成長和對京劇的宣傳力度和文化的傳承,是提高和進步。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為了扶持我市民間業餘戲曲團體提高藝術水平,讓廣大群眾感受到戲曲的魅力,2014年貴州京劇院開展了“戲聚星期五”公益活動,自活動開展以來,已經舉辦了170多期,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讚譽和支持,併成功舉辦了兩屆全國京劇票友公益演唱會。5天9場的演唱會中,204名來自全國報名演唱的票友、戲迷們在每場時間長達3個半小時的演出中,過足了“戲癮”。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貴州京劇院院長 侯丹梅:活動期間,早上、下午、晚上,他們不停地唱,免費給他們提供一個公益平臺,我們專業的樂隊給他們伴奏。從去年開始,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的京劇票友們陸陸續續都知道我們舉辦的這個票友藝術節,都踴躍地來參加,今年已經有很多都報名了。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去年,貴州京劇院走進我省各中小學和高校課堂,完成各學校藝術培訓80餘課,在演出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堅持完成了30多場的戲曲知識講座、演出,還與觀山湖、南明區、雲巖區教育局合作,舉辦了“戲曲進校園”戲曲藝術教育培訓班。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貴州京劇院擁有眾多各流派優秀演員和編劇、導演、唱腔設計、舞臺美術等方面的人才,近年來頻繁參加海內外京劇交流演出、在全國重大京劇賽事中屢獲大獎,多年來已經成為精英薈萃、實力雄厚的京劇藝術表演團體。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貴州京劇院院長 侯丹梅:肩上的擔子特別特別重,壓力確實大,但是我還是很有信心,為貴陽市文化這塊的文藝發展,再做一些貢獻,多出一些好主意,把咱們的文藝事業發揚光大。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方舟戲臺、戲聚星期五、戲曲進校園等一系列的舉措,貴州京劇院在推動京劇戲曲文化的傳承、傳播的同時,還開啟了整個西南地區、乃至全國文化發展的新格局,為貴陽市、貴州省乃至全中國的戲曲文化的傳承發展和普及作出了重要貢獻。

智匯貴陽 | 侯丹梅: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望者


記者/張竹康 何小樹 馮德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