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投資人來說,5G意味著什麼?

5G就要來了。

像一個外星人一樣,即將闖進了我們的世界,同時帶來了新的問題: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在5G的環境下生活過,它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

未來學家、技術分子以及心靈雞湯大師們會為此準備豐富的答案,用以證明人類解決問題以及自我安慰的能力。

我當然無法講述這些。

對投資人來說,5G意味著什麼?

宋楠 | 洪泰基金副總裁

我是個投資人,在一級市場,關注著科技創業。在我們這個領域,大家熱衷於交流時鮮的技術物種,5G當然是其中之一。我和我身邊的夥伴,好奇的問題是:

1、從一級市場的角度來看,5G的投資機會在哪裡,或者說還有沒有機會?

2、與5G相關的未來場景,到底是什麼樣的,它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記住這兩個問題,然後讓我們拋開它。

先談談什麼是5G。

顧名思義,有5G,前面就必須得有1、2、3、4G,G就是Generation,代際的意思。它指的是每一代的通訊技術。

每一代通訊技術都會擁有相應的技術標準。

第一代通訊技術出現時,它的技術標準很長。當時在全球,大概有十幾種標準。到了2G時代,已經收斂到了,大概只有5個主流的標準。3G時代,應該大家更熟悉一些,基本上就是WCDMA、CDMA2000和我們的TD-SCDMA,三大主流標準佔據市場。或者換個維度,再簡化一點,其實就是兩大標準,一個是3GPP主導的,一個是高通主導的。當然,如果要算上英特爾曾主推用WiFi來替代移動網絡的方案,勉強可以算有四個標準。

到了今天,4G時代,就只有兩個標準了,一個是歐洲推的FDD-LTE,一個是咱們國內用的TD-LTE,都是LTE的一個延伸。這個單詞是LongTerm Evolution的英文縮寫,指的是,在3G已經比較火的情況下,如何能夠基於3G的基礎繼續向下延伸。換句話說,4G時代的技術標準,其實是一個大標準下的兩種方案,這兩種方案相互之間,也是通用的。

以此類推,5G時代,通訊技術標準會是什麼樣的呢?這件事全球範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至少現在人們還沒有完全把這個標準定出來。預計2019年12月份,這個事情會形成一個標準。在很多人看來,5G時代,可能只會有一個技術標準了。

天下很可能歸於一統。

從通訊標準的層面來看,市場集中度在不斷地提高,產業也在發生地域轉移。1G時代,技術基本是北美主導的,貝爾實驗室和摩托羅拉等機構是執牛耳者。2G時代,歐洲的通訊運營商,成為了主要的移動通訊主器材提供商。3G時代,全球技術領域,出現了相當多的併購事件,天下合縱連橫。

結果就是,到了4G時代,全球通訊主設備商就剩下4家了,愛立信、諾基亞、華為和中興。這也是今天的基本格局。這個格局是怎麼來的呢?實際上是完全基於上面我們提到的技術標準迭代而來的。每一種技術標準的更迭,背後就是支持它的許多公司的興衰史。

這是這個行業底層的情況。未來,在通訊標準可能更加統一的情況下,這些主器件的供應商只會越來越少,而不會越來越多,市場集中度會不斷變高。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個產業鏈上關鍵的節點,比如主設備商、基站天線、射頻器件、光器件、光纖光纜以及運營商。不一一分析,直接給出一個結論:所有上述產業鏈上的玩家們,98%基本都上市了。

剩下沒上市的是誰呢?華為。

所以在這樣一個整體的環境下,我們在一級市場想找一些在做5G建設方面比較優秀的公司,其實是很難的。

舉個例子,諾基亞在1990年代,就已經是非常主要的通訊設備的供應商了,今天它雖然在手機業務上沒落了,但在全球通訊設備領域,依舊非常強勢,護城河很高。今天,要想找到一家新興公司,完成人家做了多年的技術積累,立刻切入到這麼一個龐大的產業鏈裡面去,這是不現實的。就像我們上面說的,今天的玩家都是在一代一代技術標準迭代中,勝出的傢伙。技術標準就是話語權,沒有話語權就無法在一個行業裡話事。

在5G時代,我們可見的情況是,這個產業鏈上,玩家也就不會有任何變化。所以,一個悲傷的消息是:在5G目前的節點,早期投資機會不大。

這個結論算是我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也是我個人對5G產業的投資判斷。

如果5G的早期投資上,缺乏目前可行的機會,作為一個投資人,我為什麼還要關心它呢?

答案很簡單:它的確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快。

談這件事之前,我們先說一說各代通訊網絡有什麼區別。

1G到2G很容易理解,業內的說法是,從模擬到數字,代表著兩種通訊網絡的演進;2G到3G,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的是,傳輸速率的變化;3G到4G與之同理,傳輸速率更快了。一言以蔽之,通訊技術的代際發展,主要是以通訊速度、傳輸速率的提高,作為主要標誌。這也是通訊標準制定時,一個最主要的評價標準,即:你能達到更快的速率、更大的帶寬、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可靠性,意味著你處於更高的代際。5G的到來,也是這些具體技術指標的實現。

從這些指標出發,就很好理解,今天人們描述的5G特性,它主要就是三件事:超高速、大連接、低延遲。

這三件事具體來說指的什麼呢?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普遍的場景想象。超高速,顯然視頻是最吃流量的,所以未來高清視頻肯定是必須要普及的;大連接,手機恐怕不需要,現在已經連得挺好了,需要大連接的,肯定是物聯網,你家裡的投影儀、插座、音箱都要上網,這也是目前大家想象的智慧家庭與智慧城市應該出現的場景;低延遲,大家一定能想到,開車的時候延遲肯定得低,醫療的時候得低,AR/VR延遲得低,這都需要5G的支持。

一切聽上去都很美好,好像一旦5G到來,《頭號玩家》裡的世界,就距離我們不遠了。

事實可能並不是這樣的。

在我看來,這裡還有一些不成立的問題。比如,我們講超高速,下載一部超高清電影,通常需要15個G以上起步,但現在我們每個月,每個人的流量能有多少呢?即使你開通的是無限流量,實際上40個G以後運營商就會給你限速。換句話說,我們每個月,流量就是40個G。那麼,如果你真的下載4K電影,你能看的,也不過就是兩部片子。這種情況下,再大的帶寬對你似乎都沒什麼意義。你不敢用,而且你也用不起。

為什麼用不起?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目前可參考的流量計費標準:一個G流量的套餐30塊錢,2個G流量的套餐50塊錢,3個G流量套餐70塊錢,5個G流量的套餐是100塊錢。流量計費梯度上升,價格昂貴,所以即使超高速可以做到,但現實層面的普及,依舊比較遠。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那麼,什麼時候,5G的超高速才會有意義?

一個很簡單的標準就是,運營商把提速降費的策略真正落實下去,能夠把流量資費,在現在的基礎上再便宜10倍甚至更多。那時,我們才真正有可能用得起4K內容。也只有到了那時,人們對4K的需求才會劇增,一個全新的內容行業,才會誕生。

目前,官方已經提出了提速降費的口號,基本上都是以年化15%-20%左右的級別在往下走。

關於運營商的降費速率,我們可以找到一些數據。比如,2014年時,運營商給你一個G的價格大概平均是134塊錢,2018年的價格,批發價已經降到了4-6塊錢,這是4G流量的價格。四年時間,已下降了大概20倍左右。

但目前,官方日出的提速降費口號,基本上都是以年化15%-20%左右的級別在往下走。換句話說,離我們上面提到的,在現在的基礎上再減10倍的可能,應該說差距至少還在5年左右。如果考慮到,新的一撥5G建設起來,運營商自身負債壓力增加,對現金流要求更高,這個等待的時/間恐怕會更長。

超高速總會來的,但抵達之前,讓它先慢慢飛一會兒。

再說說大連接。

理論上,萬物互聯時代,所有的東西都可以互相連起來,但在現行條件下,如何實現是個麻煩事。

比如,咱們家裡有個花盆要上網,我自己去跟運營商說,給咱家花盆辦個SIM卡吧。這事兒能辦,但辦完之後會怎麼樣呢?一年大概會收100塊錢,它是你開戶、流量的費用總和。你當然可以通過一些技術平臺,把這個費用降低,比如在現行計費體系下,降到一年10塊錢左右,但如果咱家裡有50個東西要上網,那麼一年也是500塊錢。這對用戶來說,依舊有壓力。

實際上,我們現在提到物聯網,更多做的是一些本地連接。這些連接,不需要運營商網絡,可能是通過WiFi,可能是基於藍牙,可能是NB-IoT。這一類跟雲補充的本地連接,反而是目前更有需求。換句話說,在5G未來的大連接時代,我個人反倒覺得,現在關注NB-IoT或者Lora這類窄帶連接適配小場景的方案,會更有意義一些。

最後,談談低延遲。

如果大家看AI和VR比較多,對延遲會比較有感覺。延遲不僅僅指的是通訊延遲,它其實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

比如,你可能是運算時,造成了延遲,可能是傳感器之間判斷層級不同,導致傳感器介入的時間不一樣,造成系統延遲。這也就是說,關於延遲的討論,需要放在不同的系統和具體的場景中討論,單獨談論它,希圖僅僅依靠通訊技術的升級來解決它,都是沒有意義的。

從5G的低延遲特性延伸出去一點,說一說現在火熱的關於邊緣計算的討論。現在我們講5G,總是連帶說到邊緣計算,這是今天人們討論算力優化的時髦概念。

但難道我們不是更應該去講雲嗎?

我的意思是,如果傳輸不是問題,通訊的延遲不是問題,算力放在雲端不是一個更加多快好省的方案嗎?為什麼要談論邊緣機算呢?某種程度上,邊緣計算和通訊延遲本身在場景上是有替代作用的。邊緣計算仍然很重要,但它只在安全需求高、實時性要求高這類特殊場景適用。本質上來講,究竟算力是在雲端還是在本地,核心是價格問題,我相信規模化的優勢一定會讓雲端成本更低。未來,我相信一定是一個萬物互聯、萬物上雲的時代。

至於上雲之後的大存儲問題,以及大存儲之下的大安全問題,我們暫且按下不談。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以上,算是我對低延遲的一點看法。

5G的時代近在眼前,又距離真正的普及有段距離。今天,它不是一個投資大風口,但我相信它是一個大機會、大未來和大變革的先聲。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說的是4K、120幀IMAX的版本。

我是看了這個版本的。因為我想知道,它究竟有什麼不一樣,會讓李安這樣的大導演,費盡心思去拍攝製作,甚至改變了好萊塢即成的一些套路,比如不允許演員化太濃的妝。

看完片子後,我大概明白了。在看這個所謂滿血版《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時,我有一個很大的感覺,我更像是在看一場話劇,而不是一部電影。高清高幀率下,所有的肢體語言和電影語言,和傳統的30幀電影對比,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談論起超高清視頻時,我們一定別忘了,分辨率只是視頻的一部分,幀率也很重要的。如果未來我們真的進入5G時代,生活在4K60幀或者4K120幀的世界中,那麼你要知道,周星馳手上的那本《演員自我修養》可以作廢了,內容的標準可能都要重寫,整個內容行業從標準、製作到理念,都要推陳出新。這個變化,一定會因為5G的到來,而變得更加切近。

這樣想一想,還是挺令人激動的。

還會有什麼變化?我們上面提到了,物聯網並不一定是基於5G的。那麼,物聯網時代,5G會有什麼應用呢?

一個很大的應用是,以後大家再也不用談什麼光纖入戶了,你可能隨便拿一個5G,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甚至通過手機熱點入網,跟通過WiFi入網也不會再有區別。換句話說,我們再也不用區分誰是寬帶、誰是4G了,而是真正由一種網絡來統一了所有的連接。在這樣的場景下,我相信也是我們距離數據化和人工智能更近的那一天。

或許終有一天,我們會製造出《終結者》中的天網世界。

最後,從5G低延遲的應用場景設想,我的一個直觀感覺是,雲服務會在未來更加爆發。

現在,我們講雲服務離大家可能比較遠,但未來,我相信會出現新的變化。我把這樣的變化叫做:顯示即服務(Displayas a Service)。

什麼意思呢?

如果通訊延遲不再是一個問題,那麼物理算力儲存在哪裡也將變得不再重要。由此,會出現一種很可能的場景:任何有屏幕的情況下,只要我有一種輸入方式——可以是鍵盤鼠標,可以是眼球追蹤,可以是手勢識別——都可以獲取信息。任何一個屏幕,都可以讓我們實現今天在所有屏幕上,在所有的計算終端上,能夠實現的功能,甚至一個屏,可以跨越不同的場景,我們既可以在家,也可以在公司,也可以在洗手間,在哪裡都可以。

這並不是我的臆想。前不久,谷歌就推出了雲遊戲的項目,就是這類場景的一種嘗試。雖說體驗效果還比較差,但已經可以用4K跑起來了,延遲大概在0.5秒左右。未來,如果解決了延遲問題,我相信會是另外一種景象。大家可能隨身帶一個迷你投影,在虛擬屏幕上,就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做了。

只是不知道,到那時,後人看向我們今天的世界,會不會像我們今天觀看石器時代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