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計劃”來了!職業院校也有“雙一流”!這些專業有前景!

中國1418所高等職業教育學校即將迎來職教領域版的“雙一流”評選。

近日,國家推出“雙高計劃”,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

“雙高計劃”來了!職業院校也有“雙一流”!這些專業有前景!


這一政策的出臺,即被業內人士視為職業教育版的“雙一流”工程——2015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2017年,在原有985、211工程高校的基礎上,國家確立了42所一流大學和95所一流學科高校名單——這也意味著入選的高職院校將會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資源,從而帶來更大的影響力。

重視職業教育,重點大學不再是唯一出路!

很多人都把考大學作為自己前途的唯一出路。其實相對於學費較高的三本獨立院校而言,專注於職業教育的專科高職類院校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特別是現在在推行高職雙一流,國家更有多種政策資源傾斜,推行職業教育。

高職畢業生薪酬不亞於本科生 說明市場有需求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百多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軍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的發展目標十分明確。

而擴招目標的背後,是我國製造業朝智能化升級發展的現實背景。據央視財經此前報道,當前我國製造業的用工缺口出現了結構性的矛盾。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高端技術人才的缺口將達到2200萬。

“雙高計劃”來了!職業院校也有“雙一流”!這些專業有前景!


全國人大代表、寧波大學校長沈滿洪在接受記者採訪。未來網記者 程婷 攝

沈滿洪代表向未來網記者表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是我們要成為製造業大國,而且要從中國製造轉型向中國智造。在這一轉型過程中,高級技術人員、高級藍領工人成為最短缺的人才,而這類人才是普通的高等教育、本科教育難以勝任的。”

現實的情況是,一方面產業發展、市場需求強勁,一方面職校面臨招生難。沈滿洪代表以浙江省職業技術教育相關專業學生就業情況向記者舉例,“實際上,我們這些專業畢業的學生薪酬已經不亞於普通的本科生,一畢業年薪就好幾萬,這說明市場有需求。”

他建議,國家一定要在人才培養的理念、教育的觀念上,對全社會的家長和孩子進行引導,客觀來看分工不同的問題。

其實,無論是職業教育還是本科院校,選擇專業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原先時髦的商務英語、法律等專業,因市場需求飽和或結構轉型,正從職業教育學校中慢慢消失。而養老、軌道交通、城市管網、非遺傳承、軟件開發等,目前都是職業教育領域,需求最火熱的新專業。以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為例

養老服務與管理:就業需求比1:7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惠新東街校區,在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實訓室內記者看到,學生們正在操作最先進的進口設備。該專業學制三年,在學院的兩年時間,他們將學習護理、醫療、營養等相關知識,第三年,進入機構實習。

城市軌道交通:畢業生經常被“包圓”

城市軌道交通是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歷史”相對較悠久的新專業,2005年學院成為北京第一個開設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高職院校,當時,北京地鐵只有1號線、2號線、13號線和八通線。而截至2018年底,北京地鐵運營總里程已經達到636.8公里。

城市地下管網:訂單班一入學便就業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有北京市自來水集團訂單班。訂單班意味著,學生入學時已經通過了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的面試,而畢業後,只要成績合格,拿到相關上崗證,他就可以進入自來水集團工作。

非遺傳承:會設計的新型手工藝人

高考前填報志願時,一位河北邯鄲的學生已經達到一所綜合性普通大學的錄取要求,但因為北京城市學院有工藝美術專業、可以學習非遺傳承,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北京城市學院。

在學校的後兩年,他開始跟隨工藝美術大師學習,最終成為雕刻方向的專門人才。2017年,他的雕刻作品《丹崖飛閣》在中國(揚州)文化產業博覽會上獲得一項文博金獎。這個金獎作品的原材料,是魯亮亮花二十塊錢在潘家園買來的普通硃砂山料,經由他的巧思和巧手,被重新注入靈魂。“設計能力,大概就是我們跟傳統手工藝人最大的不同。在學校,我們的思維方式、創作能力得到很好的鍛鍊,走入社會,也讓我們更有競爭力”。

2018年畢業後,他目前擔任一家文創企業的設計總監,他介紹,很多同學都沒有轉行,畢業後一直在從事非遺傳承工作。

軟件工程:相比理論更長於實戰

2018年剛畢業,章同學就順利進入一家研究院做軟件開發,能如此迅速地適應工作崗位,他歸功於在北京城市學院就讀期間,紮實的實用技巧學習。在校期間,章同學曾參加多次省級、國家級大賽並獲獎,還曾獲國家獎學金。“我所在的是本科專業,拿的是本科文憑,但和普通高校相比,我們學習的內容更偏向於實際運用,理論研究相對少一些。畢竟,做科研的是相對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需要更貼合市場需求的知識和技能”。

過去,總說我們在培養藍領,實際上,我們想培養金領。都說我們的畢業生上崗適應快,但僅僅適應快現在已經不夠了,企業希望年輕人能可持續發展。而學生和家長,也希望在職校不僅能掌握技能,還要注入科學素養、人文素養。職教也能讀本科,讀研究生。未來,職業教育將更加被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