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加持” 網絡科技公司扎堆“趕考”科創板

安恆科技等5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4月9日晚獲受理,其中4家的股東榜“星光熠熠”,客戶名單“群英薈萃”,閃現了BATJM的身影。從財務數據來看,多家公司業績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這與互聯網巨頭客戶的貢獻密不可分,亦與資本的加油助威有關。

從網絡信息安全供應商,到人工智能數據服務商,再到智能硬件生產商,新一批步入科創板賽道的“選手”頗富互聯網氣息。

4月9日晚,共有5家企業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網絡科技類佔大頭。這些公司的股東榜“星光熠熠”,客戶名單“群英薈萃”,閃現了BATJM的身影。從財務數據來看,多家公司業績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這與互聯網巨頭客戶的貢獻密不可分,亦與資本的加油助威有關。

BATJM頻助陣

翻看招股書材料,BATJM(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小米)的身影閃現其間。記者統計發現,4月9日獲受理的5家企業中,有4家與互聯網巨頭存在密切的股權關係或業務往來。

紮根於“互聯網之都”杭州的安恆科技,“因地制宜”瞄準了網絡信息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據瞭解,公司的產品及服務主要涉及應用安全、大數據安全、雲安全、物聯網安全、工業控制安全及工業互聯網安全等領域。

公司股東榜顯示,阿里創投位列二股東席位,持股比例為14.42%,而持股阿里創投80%的大股東正是馬雲。

事實上,阿里創投早在“安恆有限公司”時期便已進入。2017年9月,安恆科技及實控人範淵曾與阿里創投等股東簽署過一份《股東協議》,約定阿里創投以受讓股權及增資的方式對公司進行投資,並享有對該次投資的投資與交割及股東權益等。該特殊權益安排於今年1月終止。

小米之於石頭科技,更是“貴客”。身兼公司客戶、分銷渠道和股東多職,小米是石頭科技最重要的商業夥伴。據披露,2016年至2018年,石頭科技與小米集團的交易金額佔公司主營收入的比重分別達100%、90.36%和50.17%。從主營業務上來看,石頭科技除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和“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外,佔比最大的一項業務,即為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

穿透可見,石頭科技的第二大股東順為,實控人為小米董事許達來;公司第三大股東天津金米的實控人為雷軍。若將兩者視作小米系成員,則合計持股比例達24.7%。

主營網絡安全的山石網科背後,同樣有互聯網公司“閃現”。據披露,國內互聯網服務領域企業北京奇虎位於公司股東榜第六位,持股比例為4%。與此同時,公司已將騰訊、阿里、美團、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納入其客戶行列。

人工智能數據資源服務商海天瑞聲的客戶名單亦“群星璀璨”。據披露,阿里巴巴是海天瑞聲2018年最大客戶,營收佔比達到26.88%。排在客戶榜第二至第五位的分別是三星、騰訊、微軟和百度,前五名客戶營收佔比59.06%。

據介紹,海天瑞聲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客戶研發的個人助手、語音導航、搜索服務、機器翻譯、智能音箱等多種人工智能產品中。目前客戶累計數量近400家,基本覆蓋了主要的大型科技公司、人工智能企業及科研機構。

業績“長勢”喜人

是否擁有高增長動能與高成長空間,對科創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從近三年的業績增速來看,此次多家科創企業“長勢”喜人。

如石頭科技2016年到2018年的營收,從1.83億元躍升至30.51億元,歸母淨利潤更是從虧損1124萬元扭轉為盈利3.1億元。儘管公司2016年9月才推出首款產品,但據最新研報顯示,2018年前43周,“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的線上市場佔有率已分別達到12.8%和10.1%。

這得益於公司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其貌不揚”的智能掃地機器人,集合了激光雷達技術及相關算法應用。據介紹,它能在通過基於激光測距傳感器、慣性測量單元等傳感器的SLAM算法構建出戶型地圖後,再根據戶型地圖進行定位,同時通過AI算法規劃出智能、高效的清掃路徑,有效避免漏掃重掃。

山石網科亦在報告期內實現了業績的狂飆突進。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別實現淨利潤118.5萬元、6005.22萬元、7218.68萬元。山石網科在網絡安全領域前沿技術領域的探索與創新還遠未止步。據悉,公司此次發行募集資金擬用於網絡安全產品線拓展升級項目、高性能雲計算安全產品研發項目和營銷網絡及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合計擬投入募資8.94億元。

安恆科技最近三年78.05萬元、5491.13萬元和8462.45萬元的淨利潤增長曲線,同樣奪人眼球。依託網絡信息安全基礎產品、威脅情報探測能力及持續的基礎研發,安恆科技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成了以“新場景”及“新服務”為方向的專業安全平臺產品和服務體系。

具體而言,公司在“新場景”方向圍繞著新的監管政策要求、新的信息技術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綜合信息安全解決方案,推出了眾多信息安全平臺類產品,並逐步涉入物聯網安全、工業控制及工業互聯網安全等領域。“新服務”則針對網絡安全形勢、政企用戶需求的變化以及網絡安全建設模式的改變,從提供專業產品向提供專業服務模式進行轉變,為用戶提供從安全規劃、安全設計、安全建設到安全運營的一站式專業安全服務。

BATJM的“加持”,無疑會為這些網絡科技公司額外贏得不少關注。不過,科創板對於企業科技與創新要素的考量仍是“硬指標”,且科創企業與互聯網大客戶的密集業務往來,也會帶來業務依賴性的考問。

互联网巨头“加持” 网络科技公司扎堆“赶考”科创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