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坐在從羅馬到佛羅倫薩的火車上

享受著人很少的車廂駛過田野的感覺

車裡一片沉寂,只聽見列車“摩擦“鐵軌的聲音

這種節奏的敲擊感和窗外飄逝的風景

讓我生出一種不滿足於對於故鄉所見所聞的

跳出自己生活的夢幻感覺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愛德華·霍珀《293號車廂C艙》,1938

旅行是時空橫向的穿越

但一座陌生又嶄新的城市

提供了我能夠看得見的縱向歷史空間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2019.2.18

結束了為期十天的歐洲之旅。

旅行中總是讓我不停地在思考,

在窗外流動畫面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頓的內心所求也開始跟著運轉起來了。

這次來歐洲旅行,一來時間比較倉促,二來去的國家比較多——10天行程裡去到了意大利、西班牙與葡萄牙3國中的7座城市,不停地離開中轉與到達,讓我只能對所去之處淺嘗輒止。這篇我會談一談 列車上的感與悟,與一路走來的世界文化遺產,而關於一些城市的情感我將在後面幾篇慢慢梳理。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01

火 車 上 的 觀 察 與 思 考

我喜歡乘坐火車旅行的最大原因可能是來自一種觀察給予我的愉悅感:火車比起大巴多了一些私密性,而比起飛機更顯得平易近人。坐在火車的包廂中,我其實並不屬於在一個封閉狀態中,而是處在極小的由陌生人組成的“旁邊者世界”(Spectator World)中。

當我上車找到自己的車廂座位(尤以靠窗的位置為佳)那刻起,便將自己很安全地處在了一個相對私人的環境中,隨著火車開始運轉起來,讓我可以觀察窗外的景色,這甚至可以用“偷窺”來形容,因為我自己是從景觀中分離出來,火車所創造出的移動私人空間使得我能夠以一個旁觀人的身份去欣賞物體、景觀。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在羅馬火車站使用Eurail兌換車票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在去格拉納達的路上旁邊坐著一位正在閱讀的青年

第二個原因,則是在火車旅行中能夠給我帶來的一些思考。在一個“旁觀者”觀察景色的途中,我可以完全不受打擾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將觀察轉化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是在飛機或者大巴上很少能體驗得到的感覺,畢竟飛機太高不接地氣,大巴又十分擁擠閉塞。而火車呢,既不會行駛的太慢而讓我失去耐性,也不會太快讓我無法捕捉窗外的景色。

在一種流動起來的過程中獲得的頓悟無疑是最奇妙的。因為在你思考中,隨時都有可能被突如其來的一個風景“打擾”,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愛德華·霍珀《new york, new haven and hartford》,1921

02

車 窗 外 流 動 的 風 景 與 情 緒

這次歐洲之行因為時間比較趕,想去的目的地又比較多,為了讓行程更簡單快捷,我出發前就買好了Eurail歐鐵通票,事實證明,在歐洲選擇火車旅行的確是個不錯的方式。

羅馬的菲烏米奇諾機場有專門的leonardo線直達市區,我並沒有選擇在首都多做停留,而是直接在城站做Frecciarossa(意大利的高鐵)前往了佛羅倫薩。

恰是一個陽光正好的午後,行駛在托斯卡納慵懶的原野上,一片田園風光完全展現在眼前:山坡起伏,大片黃綠色的田野是在城市裡看不到的,只有這種跨城長距離的橫向移動才能欣賞得到意大利最自然的一面。我發現意大利小鎮都愛擠在山下,而把赤裸裸的平原都交給莊稼,一路上都是這種任性的留白,怎麼能夠不激盪起人內心的共鳴呢。

一等車廂裡的人非常得少,打了一個小盹,穿過幾個幽深的隧道,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從佛羅倫薩到聖吉米亞諾

巴塞羅那到塔拉戈那無疑是旅途中最羅曼蒂克的一段。一路上火車沿著海岸線行駛,一邊是西班牙的平原與山丘,另一邊則是地中海潮水不斷拍打著的崎嶇海岸。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在塔拉戈那俯瞰沿著海邊的鐵路

列車飛馳,窗外無物長駐,我剛想拿出相機捕捉窗外的風景,還沒等著按快門,景色便切換成了別的。但我喜歡這種流動的風景,哪怕這些風景是捕捉不到的。當我望著窗外掠過的景物出神時,無暇顧及的思想,這時都不召自來,如同窗外的景物一樣在心靈的窗戶前掠過。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在塔拉戈那火車站一輛塗鴉的小火車

03

一 場 私 人 的 懷 舊

看厭,幻覺逢生於每塊雲天。

受夠,市囂城上,黃昏下,陽光下,都依舊。

識透,人生的路口,呵,繁響與幻象!

出行為了新的愛和新的聲音!”

——詩人蘭波

平時旅行,我很少離開城市,更不用說去什麼世界文化遺產。畢竟旅行中我終究是個過客,缺少叫一種歸屬感的東西,所以在短暫的時間內,想盡可能在城市的市井中嘗試融入或感受當地的生活之中。

而這次我則想去探尋城市之外,歷史之內的地方。

當我站在Tibidabo山上,看到山下星星點點的街道房屋,我開始好奇一百年前或者更早之前,這座城市是怎樣的樣貌。也開始好奇,那些被歷史遺棄的古城,為何從輝煌時代的興盛淪落成如今被擱淺圈養起來的遺址。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在Tibidabo山上俯瞰整座巴塞羅那房屋、街道極其渺小我開始好奇一百年或更早之前這

歐洲給我的印象是充滿人文氣息的文藝地。但我的熱愛又是非常私人的,比起神聖的大教堂、巴洛克雕塑和鑲滿了寶石的皇冠,我想去探尋歷史古城的恢弘遺址。

這種旅行想法,並不想對之前的史詩刨根問底,而是從懷舊歷史過渡到懷舊自我的情感。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我來意大利不是為了以我慣有的方式去享受

而是要努力接觸偉大的文物遺存

在我屆滿40歲之前學習和發展自己

積累心靈上的收穫

—— 歌德

也因此計劃這場歐洲旅行時,我並沒有從各種攻略遊記中事先尋找一個讓我心安的描述與定義‍。因為當我帶著這些標籤開始去印證這裡或那裡時,尤其是當我置身在一處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中,答案都夾雜著自我篩選過後的詮釋與感情,那是如此的私人與情緒化。

說白了,旅行的主要情感是一場私人的懷舊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在西班牙塔拉戈那的古羅馬鬥獸場遺址

04

城 市 之 外 ,歷 史 之 內

聖吉米尼亞諾 ,在佛羅倫薩和錫耶納之間,這座中世紀古城遺址建立在山丘之上,坐火車需要先到小城Poggibonsi中轉大巴。

從P城沿著公路行駛,在路上就能看到山頂上的聖城遺址,大約半個小時就到了聖城。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這座古城遺址塔樓林立,號稱“中世紀的曼哈頓”。1199年,聖吉米亞諾成為自由城邦,但城市的繁榮只維持了大約150年,1348年,一場瘟疫抹去了城市大半的人口,隨後聖吉米亞諾迅速衰退,短短5年之後就歸順了佛羅倫薩……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身處在城中可以看到許多高低不一的塔樓,後來得知,當地的豪紳富人炫耀自己的財富和權力的方式就是修建塔樓,越高越大證明財富最多,最多的時候據說有72個之多,不過保留下來的僅剩下14個了。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電影《與墨索里尼喝茶》片中,德國士兵想要摧毀兩座塔樓時,一群英國貴族挺身而出,他們是藝術和文化的愛好者,英雄地保衛這個城市的珍寶。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坐在去格拉納達的火車上,看著窗外流動的風景開始思索,從巴塞羅那一路跨到西班牙的南方是否是值得的。畢竟一天大半的時間都“犧牲”在了路上,

來過之後,我會重新給出一個答案。我會給格拉納達更多一些的時間,這裡車流不多,穿梭在乾淨的街道小弄,兩旁都是結了果的橘子樹;走去上山的青石板路上,偶遇彈古典吉他的街頭音樂人;在山頂遙望整個格拉納達城市和身後的內華達雪山,對面就是摩爾人在這裡最後的輝煌——阿爾汗布拉宮。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提起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曾有一段令人慘痛的歷史。要知道十幾個世紀之前,伊比利亞半島還是穆斯林統治的穆斯林土地。伊斯蘭教徒為這裡帶來了信仰與知識,滋生人文營養,後來穆斯林、猶太人和基督徒和睦相處,讓這裡成為了一處歐洲和非洲文化的和平混合體。

然而隨著天主教開始壓迫接管伊比利亞半島後,西班牙的穆斯林人口逐步走到地下,不得不向西班牙當局隱瞞自己的信仰和行為,以免被殺。這些“悔改的”穆斯林就被西班牙人稱為摩爾人。

不過就算隱姓埋名,西班牙國王還是不放過摩爾人,最終的結局便是,摩爾人連通伊斯蘭教從伊比利亞半島消失了。

在格拉納達,隨處都可以看見一些伊斯蘭種族的文化符號,比如城外的山上有著成片的白房子,那些就是原先被驅趕摩爾人的生活居所。而對面阿爾罕布拉宮算是強弩之末的摩爾人在伊比利亞的留下最偉大的傑作。作為阿拉伯式宮殿庭院的代表,名字來自於阿拉伯語“紅堡”的意思。

走入園林之中,唏噓到當年宮殿的氣魄早已不在,曾經的輝煌如今只剩下這些在和平中喘息的遺址了。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歷史總是讓人會陷入沉思,即便在某處並沒有投注太多的感情,但總會憑藉某些時代產生的懷舊感,讓我多一點思考。歷史旅行與隨意指向幻想的經驗不同,在這種旅行中,看得是風景之外的情感構築,它會在時間的推移下逐步放大。

里爾克有名句說:唯一的旅行,是內在之旅(The only journey is the one within. )當我決定踏入這種歷史旅行中時,我的視野早已拋出了外在的景色。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在最後一站葡萄牙的行程中,我有意地把時間放慢,因為一是不想搞得自己太累,二是不想繼續在歷史的文獻中花時間了,想要讓腳步變得放鬆一下。所以當我來到辛特拉的佩納宮時,即便這是一座葡萄牙國王留下來的世界文化遺產,但我帶著逛公園的心情,在其中賞玩了一番。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佩納宮是當時葡萄牙國王的離宮,說白了就是皇帝興致一起去度假的地方,就類似於承德避暑山莊。從里斯本Rossio站做城際火車只要40分鐘,就可以到達佩納宮所在的辛特拉。

來到這裡才發現原來要去的城堡是建在山頂之上,有趣得是山上除了佩納宮之外,山上還修建了各種的建築風格,有摩爾人式、哥特式、“穆迪扎爾”式、曼紐爾式、巴洛克式和意大利式等。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佩納宮是這幾天歷史之旅中,我覺得最可愛的一處,除了城堡擁有著色彩斑斕的外牆外,這裡也沒有沉重的歷史故事。作為皇帝度假的地方,一路上樹林陰翳蔥蘢,山頂上還能看到遠處的大海。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即使我看起來是在另外一個不同的世界裡旅行、生活,但我仍然不停地尋找著跟自己世界相像的影子和印記。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回想這幾天的旅行,我姑且把這場尋找與參觀世界文化遺產的經歷當做一場懷舊之旅。

那些至今仍然保留下來的城堡、遺蹟,在我看來並沒有隨著一段歷史的沉淪而大廈崩塌,

它們的存在是孤獨而美麗的——它們並沒有單單是包含在旅遊手冊中那些美麗的照片之中,當我懷著謙卑的態度去接近和欣賞這些歷史的發光之地時,它們放下了曾經高貴的身姿,用最直接的方式讓我走入它的過去,這種有趣程度並不亞於在熱鬧的市井中穿街走巷。

05

一 些 搭 乘 歐 鐵 的 Tips

前文提到,我坐火車很大原因出於一些情懷的因素,但從性價比與實用性上來說,在歐洲坐火車也是一件非常方便的旅行方式。

尤其是當你要去兩三個相連的歐洲國家時,火車對比飛機除了具有更好的觀賞性外,性價比也是主要考慮的因素,畢竟歐洲廉航是不包含行李的,算上行李費用價格可能直接翻了一倍。

這次旅行,涉及到意大利、西班牙與葡萄牙三國旅程,我便提前買好了Eurail Global Pass歐鐵通票,事實證明,不管跨國還是去一些小城市都是非常方便的。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在巴塞羅那兌換了前往格拉納達的車票

不僅可以預約高鐵,大巴也是可以的

這一段便是【火車+大巴】的行程組合

當然,使用歐鐵通票並不是買了票就可以直接隨意搭乘了,還是有一些規則需要去執行的。

規劃行程前,可以先下載APP Rail Planner查看城市之間的火車班次。一定注意你選擇的車次是否需要預約。有些一定要預約的車次你沒有預約的話,一是可能買不到票,二是櫃檯換票時要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比如我並沒有提前預約從羅馬到佛羅倫薩的高鐵,便在櫃檯補交了10歐的預定手續費。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我發現很多車站是不需要安檢的,除了在巴塞羅那和佛羅倫薩的火車站接受過安檢外,像格拉納達啊、里斯本啊、塔拉戈那啊,都是直接進站等車的,畢竟在歐洲,鐵路已經像城際巴士一樣普及了。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不過,並不代表你就可以逃票了,因為中途會有檢票員上車查票,查票率幾乎100%,哪怕我在里斯本搭了一輛城際小火車,要是持有通票的話,只需要把通票拿給檢票員看。

使用通票的時候,要在手冊上提前填寫好出發城市和抵達城市以及出發的時間,其實在你上車後查票的時候臨時填寫也是可以的,因為我經常忘記,基本每次都是被乘務員提醒當面填寫的。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06

後話

行程最後一天,在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候機,便思索到我的旅行其實就是一場時空穿越之旅,從上海到佛羅倫薩、巴塞羅那、再到里斯本,除了空間的變換外,時差也在往前推移,我一直是在逆著時間旅行的。

我會發現這種日常小事在旅行中才會拿出來津津品味一番,比如朋友下午工作的時候,我才剛剛起床,而當朋友準備睡覺了,我卻還在享受歐洲的日落,這真的很有趣。

不過當旅行結束,我坐在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上返回上海,我知道出來混的總是要還回去的。

一場火車上的歐洲懷舊之旅

還記得上次飛歐洲坐俄航的經歷,這次搭乘土耳其航空真的要感恩得多,一是讓歐洲段的飛行時間縮短了不少,中途停靠伊斯坦布爾相對來說要方便不少,而且伊斯坦布爾機場確實好逛;二是在多國旅行時,我購買往返票的選擇比較多,這次羅馬落地,阿姆斯特丹回國,避免了走回頭路的尷尬。

囉裡囉嗦說了這麼多,真正攻略性的問題我還真沒談及多少,畢竟我不善於做攻略性的總結,路上都是景色,又何必執著於一處,不過如果各位讀完這篇文章想進一步瞭解關於歐鐵與景區攻略的問題,不妨私下留言給我。下一篇我估計會重點寫下我在巴塞羅那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