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華羅庚是江蘇金壇人,是世界公認的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只有初中學歷,靠自學攀登上數學的高峰,被譽為自學成才的傑出典型。

華羅庚紀念館1986年建於金壇縣華羅庚公園,2005年遷建至愚池公園,與金壇博物館、段玉裁紀念館相鄰,段玉裁紀念館後門出去不遠就是華羅庚紀念館。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華羅庚紀念館由中科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齊康先生設計,是一座總面積2050平方米、展廳呈圓形的現代風格的建築。外部牆體向四面延伸,構成一個類似直角的座標系,象徵華羅庚先生立足圓心多方發展的科學精神。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走進紀念館大廳,迎面是一尊華羅庚先生的青銅雕像,略顯豐滿的臉龐上戴著一付金絲眼鏡,左肘搭著一件風衣,右手拄著柺杖,精神抖擻,神態自若。雕像背後有一隻櫃子,櫃內存放著華羅庚與妻子吳筱元女士的骨灰。展廳分為上下兩層六個部分:第一部分,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第二部分,我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第三部分,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第四部分,精心護持新一代的傑出教育家;第五部分,工作到最後一刻;第六部分,華羅庚與故鄉之情。展覽採用了大量圖片、實物和文字材料,並配置以聲光電效果,較完整地記錄了華羅庚先生光輝一生,痛苦與幸運共生年代裡的人生軌跡。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1910年10月12日,華羅庚出生在金壇縣城一戶開雜貨店的平民家中,父母按當地風俗“進籮辟邪,同庚百歲”為吉兆,取名“羅庚”。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紀念館中複製的華家小雜貨店

1922年,華羅庚從仁劬小學(現朝陽小學)肄業,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今華羅庚中學)學習。在李月波等師長的引導和培養下,華羅庚對數學產生出濃厚的興趣。1925年,華羅庚初中畢業後,為謀求職業,到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求學。因家庭經濟困難,中途輟學回家幫助父母料理雜貨店,同時在家自學數學。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1929年,華羅庚被聘為金壇縣立初級中學會計兼庶務員。同年,母親病故。冬天,華羅庚又不幸患上傷寒症,貧病交加,因缺少醫藥護理常識,臥床半年導致左腿嚴重彎曲變形,落下殘疾。然而,此時的華羅庚已在數學雜誌上發表文章。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華羅庚和妻子吳筱元

1930年,他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發表在上海《科學》雜誌上,引起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的重視。後來,經唐培經(金壇人,1903—1988),東南大學畢業,英國倫敦大學統計學博士、英國皇家統計學會會員)的引薦,1931年8月,受熊慶來邀請,華羅庚赴清華大學圖書館任助理員,同時旁聽進修。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1979年在英國,左起:華羅庚,潘承洞,樓世拓

這段時間,華羅庚夜以繼日地努力學習,完成了數學系全部課程。還自學了英語、法語和德語,並在國外權威雜誌多次發表論文。1933年冬,清華大學破格錄用華羅庚為正式助教。1934年,華羅庚任“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會”乙種研究員。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1936年,經清華大學推薦、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保送,華羅庚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短短兩年時間,他接連發表了18篇論文,產生了較大影響。其中關於完整三角和估計、華林問題與僕羅黑問題等重要研究已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考驗,依然令人欽佩與讚歎。上述領域內的論文已成為數學界眾所周知的經典文獻。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赴英國作訪問學者的華羅庚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次年,28歲的華羅庚毅然從英國回到抗戰的大後方昆明,擔任西南聯大數學系教授。當時的西南聯大民主氣氛很濃,反內戰、反飢餓的鬥爭從校內延伸到校外。期間,華羅庚常與民主人士李公僕、聞一多,地下黨員錢聞、王時風等一起討論時局,參與罷教和昆明“一二·一”系列活動。華羅庚同其他知識分子一樣,懷著抗戰必勝,報效祖國的強烈願望,在昆明文獻奇缺,物價飛漲,物資匱乏,日機轟炸的艱難環境中,利用有限的物質條件,堅持學術研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數學人才。晚上靠著一盞小油燈搞數論研究,寫出了科學鉅著《堆壘素數論》。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抗戰時期華羅庚一家在昆明

抗戰勝利後,華羅庚懷著十分興奮的心情,準備為重建祖國而大幹一場。1946年2月,華羅庚應蘇聯科學院和對外文化協會的邀請,出訪蘇聯。回國後寫下《訪蘇三月記》,並在昆明向數千名大學生作訪蘇報告。此後,又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赴美搞數學學術研究,並在該校教授數論。後來被伊利諾伊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華羅庚一家已在美國定居

1950年2月,華羅庚得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毅然放棄在美國的優厚待遇,攜妻兒回國。在回國的輪船上發表給全體留美學生的信,動員大家回國參加新中國的建設。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他在信中寫道:“總之,為了決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的工作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奮鬥!”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華羅庚乘船回國

華羅庚回國後,除了繼續過去的學術研究外,還把工作重心放到培養青年數學家與發展中國的數學教學上。他著手籌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創建國際公認的“中國數論學派”。1950年,國家決定成立計算機研究所、電子研究所等籌備委員會,任命華羅庚、錢偉長等分別為四個機構的負責人。在華羅庚的領導下,中國幾代計算機數學專家很快成長。華羅庚在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和中科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期間,悉心培養了一批數學方面的傑出人才,他們是陳景潤、王元、萬哲先、陸啟鏗、潘承洞等。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文革”期間,華羅庚受到無端的衝擊,被抄家、批鬥,大量手稿下落不明。後來在周恩來的關心下,這批手稿才重新回到華羅庚身邊。在當時十分困難的環境下,華羅庚依然沒有放下他的數學研究工作。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華羅庚是中國最早把數學理論研究與生產實踐相結合,並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1964年,他的《統籌方法平話及其補充》出版,毛澤東看到後,兩次親筆致函勉勵:“壯志凌雲,可喜可賀!”“你現在奮發有為,不為個人而為人民服務,十分歡迎。”從1965年開始,華羅庚把工作重點放到數學方法在工農業生產應用、推廣和研究上。普及推廣以改進生產工藝為主的“優選法”,以改善組織管理、提高生產效率為主的“統籌法”(簡稱雙法)。在20多年時間裡,他風雨兼程,南來北往,足跡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和廠礦企業。期間,他博採眾長,積累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將數學知識應用於經濟建設,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並培養出一支為國民經濟服務的科普隊伍。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華羅庚曾經說過,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他用勤奮與智慧,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不斷向數學的高峰攀登,僅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一生髮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出版專著10部,其中有8部被國外研究機構翻譯出版。其《堆壘素數論》等多部著作被學界列為二十世紀經典學術著作之一。華羅庚是數學領域諸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他的著名學術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1956年榮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他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布勞威爾—嘉當—華定理”、“華—王(元)方法”。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由於華羅庚在數學研究上對世界的貢獻,他先後被美國科學院聘為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以及法國南錫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他的名字已經載入美國華盛頓斯密司—宋尼博物館,華羅庚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1984年華羅庚赴美接受名譽博士學位

1985年6月,75歲的華羅庚應日本亞洲文體交流協會邀請,赴日本進行友好訪問和學術交流。在東京大學作學術報告,將結束時,突發心肌梗塞倒在講臺上,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親屬遵其遺囑,將他的骨灰撒在金壇的長蕩湖,遊子之魂又回到了故鄉。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1980年華羅庚與金壇家鄉領導合影

2000年,華羅庚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當代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優選法和統籌法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