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和尚禁止結婚,佛教從中國傳到日本,為何日本和尚可以結婚?

《朝五晚九》是近段時間一部比較火熱的日本電視劇,當然這部電視劇之所以受歡迎,是編劇的功勞和演員的演技雙重合一的結果,但裡面也有一些奇葩的劇情設計,也令人升起了獵奇的心理,比如裡面帥氣的和尚可以和美麗的女教師公然談情說愛,許多人看了之後會無比驚訝,會不會是編劇搞錯了呢?

都說和尚禁止結婚,佛教從中國傳到日本,為何日本和尚可以結婚?

其實不是,日本和尚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娶妻生子,還真是有歷史傳統的,想要弄清這一問題,自然要從佛教的普及歷史談起。當年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之後,先是傳入中國,在中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光大,然後又經朝鮮半島傳入了日本,這裡面有著一個逐漸傳導的過程。

但在中國的佛教,戒律森嚴,僧人就是僧人,出家之後四大皆空,除了居家修行的居士之外,寺廟裡面的和尚們絕對不能有娶妻生子的行為,否則會被視為玷汙佛門的行為,那麼佛教傳入了日本之後,怎麼又將這本“經”給念歪了呢?

原來當年佛教傳入了日本之後,正好趕上日本天皇推行“大化改新”運動,這位天皇派人從唐朝學習考察了一番之後,也雄心勃勃地決定要大幹一場,其中在社會經濟層面,主要推行“班田收授法”,說白了,這是一套完整的稅收改革制度。

都說和尚禁止結婚,佛教從中國傳到日本,為何日本和尚可以結婚?

但不知道是日本人學習唐朝不夠的緣故,還是日本人另有想法,這一改革措施極大挫傷了勞動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原因是稅率太高,一般日本民眾承受不起。但在另一方面,熱愛佛學的日本天皇,規定僧侶階層可以免除稅收。

這樣一來,民眾很快發現了其中的竅門,他們踴躍地信佛禮佛,甚至不惜出家為僧,他們這樣做,自然是為了逃避稅收。因此在短短的時間內,日本民眾紛紛湧向寺廟,剃髮為僧。由於理念和動機不純,這些出家為僧的日本民眾,依然保留著日常的生活習俗,該吃肉時吃肉,該喝酒時喝酒,娶妻生孩子一個也不落下。

日本天皇看到這種局面,也想出面整治一番,但很快日本天皇的權力受到限制,大權掌握在幕府手中,因此整治僧侶的想法也就夭折了,那些假和尚們繼續以這種方式來逃避稅收。其實不僅普通民眾這樣做,即使是皇室宗親,在迫不得已的時候,為了避禍,也會來到寺廟出家,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一休,歷史上一休真實的身份其實是一位皇子,只是因為權力爭鬥失利,才出家為僧的。

都說和尚禁止結婚,佛教從中國傳到日本,為何日本和尚可以結婚?

尤其是鎌倉時代的親鸞上人,這位被尊稱為日本淨土真宗的二代祖師,作為一名貴族,在出家之後,謊稱聖德太子要化身一位玉女與他結合,他不得不償還這場風流債,從而公然娶妻,這也是日本和尚大膽娶妻的源頭。

到了江戶幕府時期,和尚娶妻的行為受到了一定的管制,但德川幕府垮臺之後,明治天皇掌握大權,放鬆了這一要求,以至於今日的日本,和尚娶妻生子被視作為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也絕非是編劇腦洞大開瞎編故事情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