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授業、解惑,韓愈說的關於老師的這三個詞究竟如何解釋?

傳道、授業、解惑,韓愈說的關於老師的這三個詞究竟如何解釋?

老師究竟是幹啥的?

老師在中國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職業,常掛於中國人口中的“天地君親師”五個字,實為中國人特別尊崇祭拜的五種對象,而把師與天地君親並列,更體現出中國人尊師重教的價值取向。

正如《荀子·禮論》說:“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如果沒有老師,知識文化不能傳承,民眾不能教化,天下就沒法治理並有秩序。

我的老師夢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可我跟孟子一樣,還是喜歡做別人的老師。不過,孟子喜歡做帝王師,而我則只能做平民師。

有人說你這不是很矛盾嗎?既然知道“好為人師”是一種毛病,怎麼又偏偏要去做老師?其實,孟子指的老師,並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心態,一種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厲害,喜歡錶現自己,處處教導別人的心態;或者指的是一種人,一種並不是以老師為職業,卻喜歡教訓別人的人。

莫於川是我的一個好朋友,更是我的一個好榜樣。30多年前我們在重慶市委黨校同學時,他就立志走學術道路,後來在西南政法大學讀碩士,之後又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師從新中國憲法學奠基人之一的許崇德先生,而後留校做了教授、博導。

而我1986年從縣政府辦公室調到縣委黨校,放棄前途光明的秘書不當,就想做個老師,引得家人朋友迷惑不解。雖然半年後,又開始不斷的職業折騰,沒再繼續當老師,但經歷成為做好老師的寶貴財富。

我很幸運!生活在這個開放的年代,我可以憑藉個人的學問與能力,按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的職業。2008年起至今,我做起了口才培訓老師,再度圓了老師夢。雖然有學生說我做口才培訓實屬大材小用,浪費人才,但我並非只是傳授如炒菜或開挖掘機之類專門技術。我所做的口才培訓,其實包括三件事:傳道、授業、解惑。

傳道、授業、解惑,韓愈說的關於老師的這三個詞究竟如何解釋?

廣東省潮州韓文公祠

韓愈的師說

韓愈(768-824)的《師說》一文堪稱永恆經典。短短500多字,就講明白了老師是幹什麼的?為什麼我們需要老師?為什麼有人恥學於師?而被人引用最多的,恐怕就是這句話:“師者,所以傳道受(授)業解惑也。”

按一般的理解,老師是傳播道理、教授業務知識和技能、解釋疑難問題的人,“傳道授業解惑”則是教育三個並列而行的過程。具體而言:

傳道,即傳授道德觀念,就是我們時下所說的“思想教育”。授業,即教授學習者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各種技術理論知識。解惑,即運用自身的知識技能為學生解開困頓迷惑。

如果我們借用韓愈的框架,來評價老師的一堂課上得好不好,至少有三個基本要素:傳道、授業和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好的學生。

傳道、授業、解惑,韓愈說的關於老師的這三個詞究竟如何解釋?

老師

我的不同解釋

在我看來,老師要傳授給學生的,或者學生要向老師學習的,就三樣東西:知識、技能、觀念。一個人從小到大、從大到老,要學習的,差不多就這三樣東西,也正好與韓愈的傳道、授業、解惑相契合。

所謂傳道,就是教給學生知識。就中國的傳統而言,知識主要是人文知識、文史知識。所謂文以載道,是從文章的作者角度來講的;反過來,我們跟隨老師學習,就是要在“四書”、“五經”這樣的文章當中求道、知道、悟道。不過,今天的知識,廣度與深度都無限地擴大。

所謂授業,就是教給學生技能。韓愈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也分別出道為知識,業指技能。孔子推崇的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便屬於六種基本技能。當然,當今時代的人,要掌握的技能遠不止這些。

所謂解惑,就是灌輸給學生新的觀念,和糾正錯誤的觀念。人有無知之惑、無能之惑,還有有知有能但無法選擇之惑,而後者,差不多都是由於觀念混亂導致,而老師解惑的重點就在這裡。

我認為,知識靠學,解決“知與不知”的問題;技能靠練,解決“能與不能”的問題;觀念靠悟,解決“該與不該”的問題。

不論是韓愈的“傳道、授業、解惑”,還是我的“知識、技能、觀念”,這樣的框架,對於思考和演講有關教育、培訓或者人的素質的問題,都非常有價值,各位可自行領悟,恕我不再舉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