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青龍巷"位於泉州市舊城區東南部。南起港仔,北至橫街。全長235米,寬5.5米。因該巷原有一座青龍宮,遂稱為"青龍巷"。"青龍巷"別稱"新巷"。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金青龍、銀聚寶”,便是泉州人對它最初的印象。

這條位於天后宮對面、聚寶街隔壁的千年小巷,正如破碎後的歷史,在這裡漸漸升溫發酵。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站在靠近港仔墘的巷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歸國華僑李妙森的故居了。

這幢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二層小洋樓是他親手設計的,建於1921年,現在已近百年了。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門外兩側的牆上是充滿異域風情的瓷磚,上面畫著象頭人身,大耳長鼻,具有典型的印度教色彩。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踏上吱吱呀呀的木質樓梯,眼前是藍綠色斑駁的牆面和紅磚搭成的鏤空欄杆。陽光穿過天井照在牆上,色澤依舊精美,屏風上的木雕稜角分明。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沒走一步都需輕手輕腳地走過,連氣都不敢大喘,生怕一絲過重的呼吸都會帶來牆體的一道裂縫,生怕這脆弱的老舊別墅再經不住歲月的折騰。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大門牆上的裂縫一直開到牆頂

這是青龍巷32號的林廉平故宅,也許這大門上面的貝殼樣式的石刻就已經預示了它潛藏的特別。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這幢建於民國時期的古厝,除了傳統出磚入石的結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隱藏在大厝最後面的那堵蚵殼牆了,需要穿過房子外圍狹窄破舊的過道才能見到。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歷經歲月蹉跎,這些蚵殼幾無損壞,摸上去仍很堅固。陽光下,蚵殼閃耀著獨有的珍珠光澤,牆外的破敗顯得微不足道。

據說,當初建設這幢房子的師傅來自東海公式埔,而東海公式埔的房子的特色正是用海蠣殼砌牆。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彷彿迎著風就能感受到當年市井十洲人的繁華富庶。

泉州青龍巷:這裡是與眾不同的巷口風情,雖靜謐卻富有韻味!

來源|微泉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