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天器攜彈藥3億公里外上演現實版“星際攻勢”, 美蘇均未試

面對浩瀚宇宙,人類對此充滿好奇,歷史中關於宇宙的傳說眾說紛紜,也流傳了眾多神話故事。進入20世紀後,隨著人類科技進步,有了向宇宙發射航空探測器的實力。自從第一顆探測器發射後,人類就沒有停止對宇宙及行星的探索。

日本航天器攜彈藥3億公里外上演現實版“星際攻勢”, 美蘇均未試

圖為隼鳥號墜毀瞬間及前面韓浩的宇宙

日本在宇宙深空探測中也在努力前行,本世紀初研製出了針對小行星探測的隼鳥號航天探測器。隼鳥系列探測器也是人類迄今為止繼月球后,首次從遙遠的小行星攜帶樣本返回地球的探測器

隼鳥號出征期間,歷經多次意外,不僅設備出現多次故障,還一度導致通信中斷,致使無法接收地面指令,經歷多次“死亡”。不過在地面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最終化險為夷,通過艱辛萬苦成功從遙遠的小行星攜帶樣板返回地球。

日本航天器攜彈藥3億公里外上演現實版“星際攻勢”, 美蘇均未試

圖為隼鳥號樣本返回艙

繼隼鳥號探測器順利完成任務後,JAXA又將目標瞄向了一顆距地球3億多公里,編號為1999JU3命名為龍宮的小行星(以下簡稱龍宮),該小行星直徑約900公里,有著與地球相似的年齡,由於距太陽較遠,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原始數據,對人類探索宇宙形成及地球起源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日本航天器攜彈藥3億公里外上演現實版“星際攻勢”, 美蘇均未試

最耀眼的為小行星龍宮

為此,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隼鳥號基礎上,總結經驗教訓耗時2年研製出隼鳥2號航空探測器,該探測器重約600公斤,配備的氙離子發動機率相比隼鳥號提升了25%。

為了更好的對龍宮進行探測,收集深層岩層樣本與數據,隼鳥2號進行了充分準備,JAXA還為隼鳥2號配備了武器彈藥,其中就包括多枚8毫米鉭質子彈,這些子彈主要用於隼鳥2號在小行星上著陸後,地面人員通過傳回的數據觀察,對有價值的岩石目標進行標記,然後向隼鳥2號發出指令進行射擊,收集岩石樣本與數據。

日本航天器攜彈藥3億公里外上演現實版“星際攻勢”, 美蘇均未試

圖為子彈與發射裝置

而隼鳥2號攜帶的武器中,最為暴力的當屬SCI撞擊器,其內置有4.7公斤環四亞甲基四硝銨高熔點炸藥與一個約2公斤重純銅戰鬥部。隼鳥2號探測器會在小行星上空展開“星際攻勢”,向下投放該裝置,在距地約300米引爆,銅製戰鬥部在慣性與火藥爆炸產生的強大能量推動下,會以6馬赫高速撞擊小行星,炸出一個人造“隕石坑”,讓隼鳥2號在第一時間獲取深層次的岩層數據。

這麼“暴力”的方法,實屬罕見,美俄之前均未嘗試,一般也就對能量耗盡或失去價值的航天器進行撞擊摧毀,而隼鳥2號屬於自身攜帶武器彈藥,如此奇特的做法確實讓人為之驚歎。上述武器設備地面人員均進行了大量模擬演練,以充分保障武器系統能在小行星上發揮正常功效。

日本航天器攜彈藥3億公里外上演現實版“星際攻勢”, 美蘇均未試

圖為地面測試

在各項準備就緒後,隼鳥2號探測器於2014年12月3日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TNSC)發射升空,朝著3億多公里外的目標飛去,在經歷漫長的飛行後,於2018年抵達龍宮附近。

在對龍宮進行科研考察期間,隼鳥2號將會使用攜帶的武器上演現實版“星際攻勢”。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5日消息,隼鳥2號對龍宮投放了SCI撞擊器,對其展開了攻擊。

日本航天器攜彈藥3億公里外上演現實版“星際攻勢”, 美蘇均未試

爆炸示意圖

期間隼鳥2號為避免爆炸產生的威力誤傷自己,躲避到了龍宮後面,後繼它將採集爆炸炸出的深層新岩石樣本與收集相關數據,攜帶回地球。據悉,隼鳥2號探測器最晚將於2020年前返回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