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會有200萬人成為陪跑大軍嗎?

近幾年考研人數增長率近乎直線上升,報考人數年年創新高,2019年更是達到290萬。

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會有200萬人成為陪跑大軍嗎?

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會有200萬人成為陪跑大軍嗎?

為什麼考研的人越來越多呢?

在18年考研報名人數統計中,238萬考研人,應屆考生131萬人,比17年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17年增加19萬人。往屆生報考佔比將近50%,其中除了應屆畢業生,還有相當一部分在職工作人員參加考試。對在職人員來講,考取雙證不必脫產學習,充分滿足了工作、學習兩不誤的需求。

對於應屆大學生來說,同樣更多的考生選擇考研,想要通過這一次考試提升就業競爭力,通過考研進入名校,或者追求自己喜歡的專業、完成自己的學術理想,亦或者有一部分學生也根本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不知道畢業之後做什麼,就盲目隨大流加入考研大軍,暫時逃避就業壓力。

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斷提高,女生成考研群體主流。下圖為河北省歷年男女生考研人數對比圖:

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會有200萬人成為陪跑大軍嗎?

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

據可靠數據,2018年,全國研究生招生總規模達到88.4萬人,其中博士生9.4萬人、碩士生79萬人。79萬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當中,包括推免生,而且近兩年推免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漲,尤其是名校。據統計,18年部分雙一流高校的保研率甚至超過50%。這也就導致複試差額比增大,2:1、3:1都很常見,甚至達到10:1、30:1,競爭激烈!

下圖為2002-2019年考研人數與錄取統計表:

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會有200萬人成為陪跑大軍嗎?

從表中可以看出,近幾年考研報錄比將近4:1,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估計,今年錄取人數72.5萬,也就是有200多萬考生遺憾落榜。

當然,這290萬考研人,也是有“水分”的,為什麼這麼說?290萬隻是統計的網上報名人數,實際進行現場確認,走進考場的並沒有這麼多,能夠堅持考研試的,最終能上線的,其實可能也不到100萬。比如,根據目前雲南大學統計數據,全國報考雲南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考生共有19390人,按照往年“國家線分數線測算”,我校今年上線考生達6600餘人,也就是說上線率32%。

下圖為部分高校2019年報考人數統計情況:

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會有200萬人成為陪跑大軍嗎?

比如南京大學,計劃招生5400人,其中推免佔2000人,也就是說在不擴招的情況下,2.7萬統考生競爭3400多個統考名額;

再比如廈門大學,19考研共計有26760名考生通過網報系統報考廈大,根據廈大招生簡章來看,計劃招生人數是5000人上下,其中還有1400多人的推免生,這麼一算統考生的報錄比將會達到7:1。

290萬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會有200萬人成為陪跑大軍嗎?

為什麼這麼多人成為炮灰?

除去那些盲目隨大流,報過名之後放棄考試的,我們說說那些努力了卻依然失敗的考生,為什麼?

或許從一開始當你做選擇開始就註定要失敗。有很多考生在考研擇校時根本沒有任何概念,甚至不知道考哪所學校,朋友考哪裡我就考哪裡,或者一心執念要考名校。當你沒有真正考察隨便做選擇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這將是一場失敗的考試。

那些考研失敗的過來人總會跟學弟學妹們說“選擇大於努力”,殊不知選擇也是努力的一部分。擇校時,我們要綜合考慮:招生人數(除去推免外)、複試分數線、專業分數線、報錄比、歷年複試差額比(多少人進入複試,最終刷掉幾個錄取幾個)、是否提供參考書、是否有認識的學長學姐或其他熟人等等,多個方面進行比較,最終定下來的學校一定是那個考上幾率較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