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微信號群發廣告,這不是“推廣”是圍獵

租微信号群发广告,这不是“推广”是围猎

一家之言

作為平臺,微信方有更大的義務,去維護安全的系統環境。對用戶負責,也是對平臺本身的發展負責。

“白髮千萬不要染,飯後一件事,想要多黑就多黑”“未滿十八歲禁止偷看!”近日,不少網友向新京報反映微信群裡看到過類似的保健品或色情小說廣告鏈接。

記者調查發現,發送此類鏈接的用戶多為“機器人”,是黑產從業者利用微信外掛進行自動拉人以及自動群發操作的產物。而隨著微信對此類行為打擊的升級,黑產從業者們逐漸開始購買甚至“租用”真人微信號發廣告。

在互聯網行業,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黑產,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定律。此次媒體的調查,再次證明了這種邏輯,也揭開了一條條群發廣告背後分工嚴密的地下產業鏈。

為了打擊黑產,騰訊目前已經對註冊新賬號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惡意批量註冊的難度大大提高,但沒有嚇退黑產,反而抬高了行業的整體價碼。作為流量的入口,每一個自帶社交屬性的微信號都被明碼標價,從20元到80元不等,一個群成員的價格在0.5元到2元之間。如果不想賣還可以外租。

但當那些貪小便宜的用戶,被“登錄掛機就能掙錢”的宣傳所捕獲時,一方面只能拿到極為微薄的利潤,另一方面,賬號面臨著洩露被盜的風險。

這條產業鏈神奇的地方在於,還由此衍生出一些頗為智能的“助手”。例如報道提到的“掛掛賺”,憑藉微信外掛,它能夠繞開後臺的屏蔽,實現能想到的任何技術操作。

諷刺的是,它的每一環都有冠冕堂皇的話術,比如號主被稱作“代理”,掛機網站則被稱作“推廣平臺”。看上去合規的稱呼,只是掩人耳目的幌子,洗白不了黑產違法違規的事實。背後往往還有盜賣賬號、侵犯個人隱私等侵權行為。至於涉及篡改微信客戶端數據的類似行為,別說被微信禁止,達到一定數額還可能涉嫌違法犯罪。

租號發一次廣告收益也就不到一分錢,很多人可能會低估這條黑產圈錢的能量。考慮到微信龐大的用戶量,作為“薄利多銷”的行業,它的體量可能超出想象。

可以說,隱藏在微信社交體系背後的黑產,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而已。對用戶來說,它造成的危害,還不只是信息的騷擾,屏蔽群消息或者不點擊廣告就能躲開。因為我們未必知道所添加的好友,到底是機器還是真人,有沒有被盜號、租號,我們隨時可能被當做精準營銷乃至詐騙的對象,時刻處於被覬覦、被圍獵的狀態,這種狀態的持續惡化,正在瓦解著社交平臺賴以維繫的信任紐帶。

地下黑產無處不在,作為平臺,微信方有更大的義務,去維護安全的系統環境。黑產從業者在反制措施上的不斷升級,“推陳出新”,要求負有主體責任的平臺時刻封堵技術漏洞。同時還必須配合執法部門,在法律層面進行從嚴打擊,提升鑽營的成本。歸根到底,對用戶負責,也是對平臺本身的發展負責。

□熊志(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