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文化·晒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迎首秀

“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迎首秀

2.5億年前,龍缸在這裡形成;1.5億年前,恐龍在這裡聚集;2300多年前,先秦在這裡置縣;1700多年前,張飛廟在這裡建成;20年前,雲陽新城在這裡崛起……昨(25)日,全市區縣“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以下簡稱“雙曬”活動)正式啟動,雲陽進行首秀。旖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的風土人情,吸引不少讀者和觀眾為其點贊。

一場跨越2.5億年的文旅之行

本次“雙曬”活動,雲陽以“萬里長江·天生雲陽”為主題,製作推出“書記曬文旅”電視短片、“區縣故事薈”文化故事和“炫彩60秒”微視頻三個作品,說旅遊講文化。

“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迎首秀

雲陽縣委書記張學鋒“曬文化 曬風景”。

在“書記曬文旅”短片中,縣委書記張學鋒擔任“導遊”,帶觀眾們來了一場跨越2.5億年時間的文旅之行。龍缸景區、普安恐龍化石發掘現場、張飛廟景區、三峽梯城等雲陽文旅地標,均有精彩呈現。

風景文化皆有故事鋪成,故事之中,文化風景總相依存。在“區縣故事薈”專題報道中,雲陽推介了《“文藻勝地”張飛廟》《恐龍化石“長城”》《天下龍缸》等五個歷史文化故事,讓讀者瞭解了一個多面的雲陽。

“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迎首秀

電視短片拍攝現場。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炫彩60秒”微視頻作品中,短短1分鐘,串起了雲陽獨具特色的人文精神標識,自然風光、人文風韻等旅遊資源,帶給讀者視覺、聽覺雙重享受。

觀眾和讀者們細細“品嚐”文旅大餐

這場跨越2.5億年的文旅之行,挖掘出不少雲陽的“寶藏”,讓不少讀者和觀眾眼前一亮。

“縣委書記親自上陣當‘導遊’,把雲陽龍缸、石筍河、雲端廊橋、普安恐龍化石遺址、張飛廟這些文旅地標一一介紹,對雲陽的推廣非常好。”雲陽芸山農業開發公司董事長楊雪梅說道。在她看來,“雙曬”活動展示了雲陽的自然風光、歷史沉澱,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遊客來雲陽觀光,更能打造雲陽招商引資的“強磁場”。

“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迎首秀

張飛廟。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張飛留給我的一直是一個嗜酒好戰的‘武張飛’形象,才知道他還是一位才高八斗的‘文張飛’。”重慶工商大學大三學生吳越是一名歷史迷,看了《萬里長江 天生雲陽》這篇深度報道後,他專門把張飛遊真多山寫下的作品《真多山遊記》翻出來看,一睹張飛文采飛揚的一面。“看了這次雲陽的‘雙曬’ 報道,勾起我和同學去雲陽玩的興趣,我們打算清明節去逛逛張飛廟和普安恐龍化石群,再去雲陽龍崗玩一圈。”吳越充滿了期待。

早在“雙曬”活動籌備階段,雲陽縣文化旅遊委辦公室主任唐益全就一直關注,並在幕後為之做相關籌備工作。今天看到對雲陽的文圖、視頻全方位報道,他既激動又感動。

“曬文化·曬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迎首秀

俯瞰雲陽龍缸雲端廊橋。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雲陽第一個出場,從2.5億年前的龍缸形成,一直講述到雲陽新城的崛起,反映了雲陽歷史變遷、人文精神、經濟條件等方方面面,這次活動是推出雲陽品牌很好的方式,值得觀眾和讀者們細細‘品嚐’。”唐益全的語氣中難掩激動。(轉自華龍網)

喜歡的關注:嘉瓏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