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子高中聯賽MVP來到美國後:體育才是教育靈魂啊!

中國女子高中聯賽MVP來到美國後:體育才是教育靈魂啊!

在中國孩子的校園生活裡,

體育課好像就是用來“玩兒”的

——集合跑跑步,做做廣播操,

然後就是沒有任何目的的自由活動……

時不時的還會讓給語數英這些文化學習科目,

體育活動的時間少之又少。

很多家長也認為喜歡玩體育的孩子

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從而忽略了孩子的體育教育。

哈佛牛津等世界名校錄取新生的數據表明,

近八成同學,都有著有非常豐富的體育訓練經驗,

並且將鍛鍊身體視作大學期間最重要的項目之一。

中國女子高中聯賽MVP來到美國後:體育才是教育靈魂啊!

在英國,孩子們非常熱衷於

有趣又充滿挑戰性的體育賽事

最引人矚目的,

就是每年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賽艇對抗賽。

為了準備這場比賽,他們都卯足了勁,

在泰晤士河一決高下,

把比賽看作學校的巨大榮譽,

因此“火藥味”特別濃郁。

如果某一方在今年的比賽落敗,

則會被視為奇恥大辱,

一定會臥薪嚐膽、刻苦訓練,

以期來年一雪前恥。

中國女子高中聯賽MVP來到美國後:體育才是教育靈魂啊!

諶玥,中國女子高中聯賽最有價值球員

2015年畢業於清華附中的她

以籃球特長生的身份

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全額獎學金

在美國的3年多,

諶玥逐漸明白體育生為什麼在美國高校更受歡迎,

以及中美兩國教育環境、文化語境裡

對體育的理解有著怎樣的巨大差異。

諶玥表示,

“通常在中國,籃球只是籃球、體育只是體育。”

長期體育和教育間的距離讓人們更傾向於認為,

在體育上有出色表現的人,

在學習方面不會有太好表現,

就應該是隻擅長體育。

但在美國,出色的運動表現力

代表著一個人具備更高的綜合素質。

中國女子高中聯賽MVP來到美國後:體育才是教育靈魂啊!

諶玥注意到,

例如,在高效利用時間上,

學生運動員通常做得更好,

“我們每週要花一定時間用於比賽和訓練。

同時還要兼顧學業。

包括運動訓練在內,

美國大學也並不推崇訓練時長與訓練質量劃等號。”

這也體現了學生運動員首先是學生的原則,

因此,學生運動員的訓練時間也都受到嚴格控制,

約每天兩個小時左右。

這意味著,

每一個學生運動員無論是進行運動訓練

還是學業學習都要保證高效性。

把體育只當成體育,

並按照這一思路去培養體育生,

這大概就是中國對體育的最大誤區。

真正的體育教育,

大概就是如此——不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而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

遇到挑戰卻不放棄,

逐漸強大自己的內心,實現心中的目標。

這種收穫,可不是孩子坐在課堂上就能得到的。

中國女子高中聯賽MVP來到美國後:體育才是教育靈魂啊!

英國、美國人無處不在的體育訓練告訴我們

——運動能力強,善於比賽,

能在訓練中持之以恆並脫穎而出的孩子,

才是真正情商與智商兼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