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郭德綱是個很幸運的人。

他的幸運不在於如今大紅大紫,而在於他有一個世間少有的好媳婦兒。

提起郭德綱,可以說“有井水處都在聽郭德綱”,但提到郭德綱的媳婦王惠,公眾卻知之甚少。

王惠平日在媒體前的露面確實鳳毛麟角,偶有扛不住欄目組的一再邀約,也是亦步亦趨般陪著郭德綱同去,數來數去,她正兒八經的參加的節目,也就寥寥的《夫妻劇場》等。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有限的鏡頭裡,是她表現出的內斂,言語不多、一汪秋水般的深眸,時時落在身邊插科打諢的郭德綱身上。

回憶起當年和郭德綱一塊的砥礪創業,也只是輕描淡寫的,絲毫不以為意現實中的艱辛困苦,就像是吃飯逛街一般的司空尋常。

就是這樣不太起眼、“略微”發福的中年大嫂,卻是德雲社的定海神針,是德雲社集團公司的董事長。郭德綱多次提到,我能夠有今天的成就,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是王惠。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她是怎麼將三闖北京、淚灑黃村、窮困潦倒的小黑胖子,塑造成全國人民最熟悉的郭德綱的呢。

01

這就是愛情:郭德綱是全天下最好的男人

王惠是1976年生人,比郭德綱小三歲,早在14歲時,她就辦了自己的京韻大鼓專場,20歲前後就是享譽津門的名角。

那個時候的王惠,身材玲瓏、面若桃花,是津門曲藝界排的上號的美女。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97年的時候,郭德綱與她在一場演出中初識,便驚為天人,從此茶飯不思,心中惟有佳人,一隻矮矬窮的癩蛤蟆,天天粘著天鵝跑。

王惠跟團一塊去臺灣演出,郭德綱趕緊跑機場去送,尋思兩手空空如過於寒酸,只好勒緊褲腰帶,咬牙買了三塊巧克力,像送出愛馬仕一樣的肉疼,放在她手上。

在臺灣期間,王惠除了演出和睡覺,其他的時間幾乎都在和郭德綱煲電話粥,隨團去阿里山、日月潭,別人都在歡呼著拍照,唯獨她躲在一邊,耳邊貼著手機,臉上的神色或嗔或喜。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王惠漸漸瞭解清楚郭德綱的情況,知道他離過婚,還帶著個孩子。

要說王惠沒有猶豫,那是假的,自己一個“色藝雙絕”的黃花大閨女,嫁給個離婚有孩的,內心肯定有不少波折。

但她最終還是下定決心,不去理會世俗觀念的紛擾,認準了這個男人。

曲藝團的姐妹們苦勸她回心轉意,千萬不能跟這個窮矮搓的男人在一起。郭德綱頭次上門,未來岳父就把他和帶來的禮物一起丟出了門外。

但王惠堅信,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她相信自己的眼光,這個愛她並她愛的男人,身負絕世才華。

她彷彿可以預見未來,看出郭德綱將來必定不凡,並認定郭德綱是“天下最好的男人”。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有網友形容王惠的眼光是“自帶未來透視型粉絲濾鏡”,她崇拜這個男人,並多次說過“我覺得郭德綱特別好,我特別幸運。”說這話的時候,王惠簡直星星眼泛濫。

這,就是愛情啊。

02

創業維艱:一起吃苦的幸福

在一起後,郭德綱四處走穴,去參加《劇風行動》這樣的節目賺血汗錢。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王惠作為管家,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也還是不夠補貼德雲社的開支用度,她咬牙回家,把父親送的夏利車偷偷給變現換錢,拿來給德雲社應急。

2003年,德雲社最困難的階段,王惠義無反顧和郭德綱成了婚,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居然辭掉了天津曲藝團的金飯碗,跑去跟郭德綱一塊跳火坑,由一個小有名氣的名角,變成了劇場門口崗亭裡賣票的平凡小嫂子。

徒弟多了,吃飯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王惠為了省錢,頓頓都自己來做,高峰時,她做過16個人的飯。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德雲社這些年,最兇險的一次,算是曹雲金領頭帶著幾個徒弟鬧事散夥的事了。王惠等他們鬧完,哭著給一屋子的徒弟跪下,說:“師徒一場你們不能這樣,不管師父對也好錯也好,大不了這攤子不幹了,我給你們磕一個,咱們散了吧。”

在場所有人都淚流滿面。

德雲女孩最喜歡的辮兒哥哥張雲雷,變聲期離開了德雲社,是王惠親自把走投無路的他又拽了回來。現在大紅的岳雲鵬和張鶴倫,也都是她力排眾議,拼命在郭德綱耳邊吹風,才留下來的。

孔雲龍調皮,開摩托出過車禍、被鞭炮炸過眼睛,送醫院後,都是王惠日夜做飯煲湯伺候,醫生說他可能有失明的風險,王惠哭著說要復出唱大鼓,來養活他。

燒餅說,師孃是個善人。這無疑是德雲社徒弟們的心聲,因此見著王惠,都恭恭敬敬、發自肺腑的喊一聲“師孃”。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即便是曹雲金出走後,和德雲社鬧到幾乎已經水火不容,無法和郭德綱直接溝通,但仍然會給師孃發短信問候。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在德雲社裡,王惠這個董事長就像一個家族的慈祥家長,她熟悉每個孩子的情況,能一一叫上他們的大名,像春風拂面般,將溫情和歸屬感,注入每個徒弟的心中。

她還是這個全球最大相聲團伙(團體)的後勤部長,讓郭德綱得以毫無顧忌地衝鋒陷陣、快意恩仇,而由自己穩定後方,操持家業。

03

後媽:你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孩子

王惠對丈夫郭德綱的事業鼎力支持,對小家庭沒有拉下,甚至經營得更加出色。

2003年,王惠嫁給郭德綱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將郭麒麟從天津的爺奶家接來。

郭德綱讓兒子叫“媽媽”,郭麒麟倔強說:“你不是我媽,我媽媽在日本呢!”王惠很失望,但她還是笑著對郭德綱說:“其實孩子挺可愛的,有個性。”

郭麒麟最愛吃天津老家的鰨目魚,王惠一邊忙碌丈夫的事業,幫助他劇場賣票、給徒弟做飯,一邊還抽出時間,一趟趟開車迴天津買來魚,再做給他吃。

為了方便郭麒麟與生母聯繫,王惠專門買來整套電腦,親自教會郭麒麟怎麼視頻通話。屏幕看到遠在日本的媽媽,郭麒麟喜悅溢於言表。他向著王惠做了個“V”的手勢,讓王惠內心暖和了良久。

掏心掏肺的付出,終於慢慢的打開郭麒麟封閉的心扉。

王惠去開家長會,老師給她看了郭麒麟寫的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母親》:“我有兩個媽媽。一個媽媽在日本,她給了我生命;一個媽媽是我的繼母,她給了我幸福和快樂……感謝命運,給了我兩個好媽媽。”

讀著讀著,王惠兩行清淚,謐謐灑到了衣襟。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王惠作為郭德綱的二婚妻子,一直顧及繼子郭麒麟的感受,沒敢要孩子,直到郭麒麟長大成年,主動找她說想要個弟弟或妹妹,到2015年,才以39歲的高齡懷孕並生下來郭汾陽。

郭麒麟的好朋友給他發微信,恭喜他有了個小19歲的弟弟。郭麒麟回覆了一條:”謝謝他叔叔。”

朋友提醒:”不應該是哥哥麼?”郭麒麟說:“還真是,我還以為是我兒子呢。真有長兄如父的感覺了。”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有因必有果,郭麒麟作為單親孩子,又生長在二婚家庭,卻沒有表現出桀驁、偏執等劣性。

他接人待物謙遜平和,落落的像一位清風拂面的謙謙公子。

04

家和才能萬事興

王惠人如其名的賢惠和善良。不但是作為賢內助幫助丈夫打理事業,更破解了如何當好後媽的世紀難題,把大家小家都張羅得紅紅火火。

王惠,已經不是簡單一句“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可以概括的好老婆了。

家和才能萬事興,無論是德雲社的大家、還是王惠和郭德綱的小家,她都以時刻的示範,給徒弟和孩子們教育著什麼叫患難與共、什麼叫相濡以沫、什麼是廝守終生,又什麼是愛情之後,親情的樣子。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不僅僅是郭麒麟,連帶著德雲社出類拔萃的幾名高徒,深受師孃的耳濡目染,對待感情和婚姻的態度也是認認真真,如岳雲鵬、孔雲龍和李雲傑等,他們的婚姻都是娛樂圈內的一股清流。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美國著名家庭與婚姻研究學者斯特內特和德弗雷通過三十年的研究發現,建立美好家庭有六大要素裡,分別是關愛和欣賞、承擔家庭義務(相互忠誠)、積極溝通、共享美好時光、精神上的安康和成功處理家庭壓力和危機。

這六點,完全可以一一的對應一家三口的互相關愛和欣賞、王惠和郭德綱相互忠誠、兩人的相互坦白透明、一家人創業和守業的美好、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和王惠輔助郭德綱處理事業危機。

王惠為幸福帶鹽的故事,映射到我們的婚姻,不僅僅是瞭然她個人、對郭德綱事業的傾情付出、對徒弟們的細緻幫助照顧、對郭麒麟的無私愛心養育,同等重要的,還有共患難的真情和同富貴的可貴。

從中受到啟發,構建美好家庭,從王惠的故事裡,思考而來的,是真情的付出永遠不會落伍,哪怕是暫時的窮困潦倒,只要能夠堅信對方、認準目標,也能迎來撥雲見日的陽光;

哪怕敬之如虎的二婚、後媽、後爸等字眼,在家中灑滿了愛的陽光,一樣可以煥發盎然的色彩、萌發健康茁壯的後代。

沒有她,郭德綱只是窮矮搓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