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要真學真用

“學習強國”平臺火了。藉著這個平臺,極大地滿足了互聯網條件下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多樣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學習需求。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學習平臺“聽聲”學;上班在公交車上,也會身不由己地瀏覽時政要聞;晚上睡前最後一件事,也是打開學習平臺看能不能再攢積分,相信許多人都在這樣做。

但是,前一段時間,也發現一些單位未能正確引導,不是在知行合一上動腦筋下功夫,而是把學習引向比拼積分,把勁使在了每天刷分上,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正因為出現了一些本末倒置的現象,違背了學習初衷,日前平臺做了優化,小組排名下線,壓了日積分上限,計分時長也有所縮短,使設計更符合實際,力戒了一些形式主義的表現。

學習不是為了好玩,理應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確保“學習強國”用到點子上,必須推動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杜絕搞一些花拳繡腿。為什麼會把好事情辦走樣,說到底還是一個作風問題。作風不實,學習也不會實起來。用好作風抓學習,用真學習改作風,是“學習強國”充分發揮社會效益的關鍵所在。克服形式主義的壞毛病,也有個上層設計問題。制定科學的規則,不給形式主義留空檔、留機會,形式主義就沒有了滋生的土壤。學習如此,其他工作也不外乎這個理兒。

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客觀上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把學習作為生活方式,牢固樹立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的理念,擠出時間、用足空閒,充電補鈣、武裝頭腦,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積蓄精神能量。

思想田野裡的耕耘,是為了實踐的收穫。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無論駕馭複雜局面,還是開闢發展新境,辯證思維能力不可或缺,思想與時俱進必不可少。唯有強化學習、打磨理論思維,才能使主觀世界更好符合客觀實際,從而更好指導實踐、推動事業發展,這才是“學習強國”平臺的落腳點,是崇尚學習的價值所在。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是避免“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必然選擇。擯棄積分情結,把學習真正當作追求、愛好和生活方式,才能夠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才會有人生詩意和事業遠方。(張全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