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12歲"豬堅強":專人伺候準點散步,遊客調侃活得不如豬!


建川博物館全稱建川博物館聚落,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毗鄰地主劉文彩的劉氏莊園,由民營企業家樊建川所創建。博物館佔地500畝,建築面積近10萬平米,擁有藏品1000餘萬件,已建成開放25座場館,是目前國內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之一,同時建有5.12抗震救災紀念館。場館眾多太大通票100元,單館20,要想全部看完似乎一天時間都不夠用,還要走馬觀花地看。

在25座場館中,有中流砥柱館、飛虎奇兵館、不屈戰俘館、生活用品陳列館、民俗系列陳列館等,要看哪一個館,這是進入博物館後必須做出的選擇,因為館多時間有限,只能重點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看。而於有的遊客來說,花高達近百元的門票進來,其實是奔一頭豬來的,那就是傳說中大難不死頻頻上電視網絡的"豬堅強"。已被救11年的豬堅強,此時就生活在博物館提供的一室一廳內,名為“豬堅強之家”。

這原本是一頭普通的豬,是2008年6月17日的汶川大地震改變了這頭豬的命運,從而讓它與建川博物館結下長達10年的情緣。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家住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的大肥豬被埋廢墟下36天,後被戰士刨出來時,還堅強地活著。許多市民網友強烈呼籲,不要把這頭幸運豬變成美味,併為其取名"豬堅強"。在博物館中,豬堅強的豬舍裡,還掛著當年官兵救下它時的照片。


地震前的豬堅強村民已經養它有150公斤,是頭肥豬,36天后被挖出還不到50公斤,在廢墟下,至今不解它是如何活下來的。豬堅強被救出後,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花3008元將這頭豬從村民家買下來,並把它帶到博物館找專人伺候,並給他取小名"36娃兒",大名"豬堅強"。如今,豬堅強已經在此生活了10多個年頭,體重也長到了150多公斤。

博物館收養它的目的,是感動它的堅韌和頑強生命,決定讓它在此終老自然死亡。"豬堅強"來到博物館後,生活也是相當舒適,它生活在一室一廳的水泥房裡,有專人伺候,圈舍非常乾淨,每天準點遛彎兩到三次,定時洗澡,吃專供糧食和蔬菜,搭配保健食品謹防"三高",有專門醫生定期檢查疾病,就是讓它好好活下去。

如今的"豬堅強"可成了名豬大腕,每天來博物館的遊客必來的一個場館,就是來看它,它的豬舍邊天天擠滿遊客,想看到它還有點難。而早已習慣人群圍觀的"豬堅強"似乎懶得理外界,該吃吃該睡睡。有人為了叫醒它想盡各種辦法,豬舍外不得不貼出文明參觀,請勿投石的告示,還特別不允許隨便給它投食。因為"豬堅強"有自己的防"三高"食品,不能亂吃。


時至今天,"豬堅強"又倖存活了11個年頭了,有12歲了,體型有點胖。工作人員介紹說,可能真的年齡大了,它越來越愛睡覺不愛動了,而且肢體走路也不靈活了。

"豬堅強"被掩埋36天創造了生命奇蹟,成了人們眼中的明星,它上春晚上電視走秀,有人為了留住它的基因,還特別克隆了它的基因培養出小"豬堅強"。

而花了3008元的館長從村民手中買到博物館的"豬堅強",生活幸福得讓遊客調侃活得不如豬。而它帶給博物館的,也是蜂擁而至慕名來看它的遊客,為博物館創了收。【原創圖文,版權所有,嚴禁盜用,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