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3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預測分析

2019-2023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預測分析

2019-2023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我國智能駕駛既有頂層政策戰略導向,又有專項政策指導實施,標準法規也不斷完善。在我國政策頂層設計中,《中國製造2025》和《十三五規劃》都將智能駕駛作為汽車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在專項政策中,2015年7月,國務院發佈《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加快智能輔助駕駛的研發與應用。2016年10月,汽車工程學會專題發佈了《無人駕駛技術路線圖》;11月,中汽協發佈《汽車行業升級投資指南》,從行業的技術和投資角度,引導智能駕駛的發展。2017年6月,工信部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7)》,2018年3月、4月,工信部接連發布《2018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和《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指導行業標準化落地實施,上路測試有法可依。

(二)人工智能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

人工智能技術一定會不斷髮展,並且越來越完善,其在自動駕駛汽車產業中進行應用,也一定會讓汽車的性能提升,讓自動駕駛技術的可靠性、科學性以及安全性得到提高,並會不斷髮展成為我國工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產品。自動汽車的發展,也會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其集成多種高新技術,如,傳感器、通信設備、計算機處理器、人工智能以及地圖導航等,我國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究也會不斷加強,這會促進人工智能在自動駕駛汽車中的應用以及發展。

(三)深度學習提高無人駕駛安全性

深度學習在圖像識別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其算法能夠通過多層迭代學習特徵抽象的模式識別,進而可以提升對物體及路況識別的精準度。在雲計算及大數據時代下,智能控制技術需要依靠深度學習,來滿足自動駕駛在精確度以及安全度上的要求。深度學習屬於人工智能中的一門學科,利用計算機算法在機器上對神經網絡進行模擬,進而讓機器能夠獲得學習的能力。

無人駕駛汽車利用深度學習可以對其駕駛行為進行不斷的優化,這也是當前最有效的解決方案。無人駕駛汽車在行駛中都會遇到各種交通情景以及突發情況,進而產生很多的數據,這些數據會被傳回到雲平臺中,為其深度學習提供訓練樣本,經過大量的訓練以及學習,就會讓其得到自身行駛的駕駛經驗,還能得到其他車輛的學習以及訓練成果,樣本訓練日益增加,駕駛技術也會相應的提升,讓無人駕駛技術能得到極大的進步,提升其安全性。

(四)互聯網企業紛紛涉足智能駕駛行業併成為重要驅動力

從國際上看,Google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已經超過400萬英里,從實驗室走向了實用階段,公司正在為其商業化,積極佈局,並與多家主機廠開展了合作;Uber已在匹茲堡、坦佩、舊金山和加州獲准進行無人駕駛路測;蘋果公司也於2017年4月獲得了加州測試許可證;韓國互聯網公司Naver成為韓國第13家獲得許可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企業,計劃於2020年前商業化L3自動駕駛汽車。

從國內來看,互聯網企業百度、阿里、華為等企業紛紛進軍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研發和服務工作,由於擁有較高技術實力,這些企業的態度更加積極。2016年5月,百度宣佈在蕪湖建立無人駕駛汽車運營區域,並計劃在3年內實現商用。騰訊於2016年下半年成立自動駕駛實驗室,依託360°環視、高精度地圖、點雲信息處理以及融合定位等方面技術積累,聚焦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研發。

二、不利因素

(一)互聯網層面的挑戰

人工智能技術是基於互聯網工作的,其主要依託為互聯網實時的更新交通路況、上傳數據以及接收數據。所以,人工智能技術對於互聯網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其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也對互聯網有較強的依賴,然而現階段的網絡安全情況並不是很好,經常會出現網絡攻擊事件,這就給不法分子提供了機會。所以,當前在發展自動駕駛汽車時,怎樣能夠確保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應用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法律上的挑戰

在法律層面上沒有清楚的規定自動駕駛汽車,尤其是對自動駕駛汽車產生事故之後的相關方面缺乏規定,無法認定責任,讓自動駕駛汽車沒有法律約束,這也成為其發展的一個重要挑戰。

2019-2023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預測

2017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達到681億元,同比增長39.0%。我們預計,2019年我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將達到1,125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0.62%,2023年將達到2,381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9-2023年中國智能駕駛市場規模預測

2019-2023年中國智能駕駛行業預測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