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安徽籍企業家:我們如何面對未來十年?

引言:2019年,我們會遇到哪些問題?我們如何面臨AI【人工智能】帶來的變化?我們如何面對產業環境危機?


寫給安徽籍企業家:我們如何面對未來十年?

安徽籍企業家的天生缺陷

安徽曾經一直是農業大省,但在工業製造業為王的時代,也曾經有一些企業顯赫一時,比如美菱、比如揚子——這些曾經都是國內叫得響的一些品牌。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些安徽企業開始落伍了,美菱在中國家電業,早已經退居二線,揚子可能連二線也不是了。

似乎也怪不了美菱,或者揚子等,時代在變,別說安徽,很多世界級的企業,在應對變化時,很多企業同樣不知所終,比如手機行業: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曾經是我們一代人的神機記憶,但今天,可能這些曾經的巨頭,還不如現在的小米。

安徽籍企業家,無論是守在安徽的,還是到外面的創業的,要清楚的認知到自己身上的一個缺陷,吃苦耐勞、勤奮向上,甚至用忍辱負重來描寫一些安徽創業者,都是合適的,但就現代企業創新意識而言,我們似乎缺少了這一課。

在我的策劃生涯裡,我接觸到的安徽創業者,有不少因為其知識缺陷,而遭遇發展瓶頸,這些草根創業者,在最初起始的時候,帶著追求財富的原始動力。等到自我感覺事業有成,很多人選擇故步自封,還有人小富即安,不管是什麼樣的情形,在他們身上最可怕的東西,是他們對這個時代變化遲鈍的感知,

工業4.0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區塊鏈會帶來哪些產業變革?AI能夠製造什麼樣的機會,也可能帶來什麼樣的危機?互聯網帶給企業什麼樣的經營變化?

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在很多浙江企業裡面,感受到他們對未來的焦慮。我曾經跟一個嵊州的造冷凍閥門的企業,做長時間的溝通,這個企業主並無太高的學識,但依然希望在和我們的交談中,能夠獲得對未來的啟示,我們長談高達數個小時。

但在和安徽籍企業接觸中,他們樂於給我介紹他們獲得的“輝煌”成就,卻並不願意真正靜下心來,探討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甚至,對AI、工業4.0、區塊鏈等等新經濟詞彙,他們僅是知道,卻並不會去深入瞭解和判斷,他們覺得這些概念,離他們從事的行業很遠,僅是經濟學家討論的範疇。


寫給安徽籍企業家:我們如何面對未來十年?

拋棄經驗,因為我們面臨的是一個隨時被替代的時代

一個安徽老鄉問我人工智能的事情,我說對大多普通人而言:你的確無需知道他的定義,但一定要知道,你所從事的職業或者行業,會不會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如果你是能利用的,未來十年,你可能有很多機會,但如果你是被替代的,對你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我說這個,絕非危言聳聽,這是一個要拋棄經驗主義的時代,替代可能隨時在我們身邊發生。

我不講大的,就說身邊容易理解的事情,原來我們的手機都是LCD屏幕,這帶出來一個暴利的行業,因為手機屏幕特別容易碎,所以換屏絕對是手機修理最賺錢的生意。但如果接觸股票的就知道:2019年,有一類股票瘋漲,叫OLED,利好是很多手機準備推出摺疊屏的手機,而當未來,我們的手機屏幕可以摺疊的時候,首先解決了屏幕不會碎的問題,也就意味著手機換屏的生意,可能消失。

再說一件事情:安徽人有一個習慣,就是在外面賺了錢,會回家造一幢房子,因為這是一個成功的標誌。不過原來造房子,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一般從設計到打地基到砌牆,內外裝修,沒有小半年是很難做好的,而農村造房熱,也富了一批在農村建房的人,這些人基本上由原來的手藝人組成。

但好在,這些農村的匠人,遇到最好的十年,也就是農村建房成風的十年,如果下一個十年,可能這些人將無事可做,原因不復雜,現在建造一幢輕鋼別墅,連帶裝修也不超過30天,而壽命是100年,除此之外,一項利用3D打印技術造別墅,更是將建造時間,縮短到幾個小時。

所以,永遠別以為新技術是好東西,你利用就好,被替代就是災難。

還記得一個新聞麼?甘肅公路收費站說要推行無人值守收費,要利用先進的線上支付技術,消息一出,一個收費站大姐到公司,說自己把自己的一輩子青春獻給公路收費事業,現在無人值守,她們怎麼辦?事實上,這是一個特別無奈的事,其實目前全國收費站,實現無人值守已經不是技術問題,但可惜,很多高速公路的企業,仍然要擔負“養人”的困境。


寫給安徽籍企業家:我們如何面對未來十年?

作為安徽老鄉,我只想請你在未來十年,你需要和這個世界談談,甚至需要做一次妥協

我仍然記得,去年我和一個企業老闆的對話,我直言,事實上今天,任何一個行業,僅只有一家或者兩家,成為規則的制定者,比如蘋果制定了智能手機IOS系統規則模式,谷歌制定安卓系統模式,微軟制定傳統PC的視窗模式,而中國的阿里巴巴制定中小企業推廣規則模式,騰訊制定所有人社交規則模式——

這些企業,沒有一家你可以挑戰他們,僅只有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技術挑戰他們。所以針對大多數企業而言,你僅是需要時刻掌握這些規則,然後在這種規則下生存。

沒有辦法,說句不是很好聽的話,類似像圈內的一些大佬,比如今日頭條、羅永浩的錘子,至少他們還敢做一些挑戰,如推出多閃、推出聊天寶,對標微信。但今天針對我們很多安徽企業家,我們可能連挑戰的資格都沒有。順應這些規則,甚至最大程度的利用這些巨頭制定的規則,就成了今天我們很多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我仍然喜歡用身邊最能夠感知的東西來加深一些理解:比如一個企業,要加速溝通效率,利用阿里的釘釘比自己搞一套成本要低得多。10年前,很多企業喜歡做一個網站,但今天,這些網站事實上完全可以讓一個一年只用花300塊錢認證的微信公眾號替代。

如果我們的企業不是足夠強大,向這些巨頭妥協,或者說向這些巨頭制定的規則妥協,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就像今天,如果你再做一個淘寶,除了找死,我看不出來有任何意義。


寫給安徽籍企業家:我們如何面對未來十年?

你最應該準備應付的未來十年,學習可能是你唯一正確面對的方式,我們幾乎所有的企業,未來十年,將面臨最嚴重的人才危機

因為今天,我們的企業面臨的人才危機,比任何時代都要嚴重,傳統的以製造業為王的時代,你會發現,我們的大學培養機制,的確解決的大批的人才供應,但今天,面對新技術新商業形態,我們的大學人才培養機制已經嚴重滯後。而且,這不是一所大學的問題,985、211幾乎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的畢業生一出社會,就落後這個時代了。

我說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情,一次我遇到幾個杭州師範大學的學生,也就是馬雲的母校,交談中我瞭解到這幾個學生都是互聯網營銷專業的,因為我們也給企業做互聯網營銷的服務,我便問這幾個學生在大學學的東西,結果我發現,他們的回答令人失望,比如搜索引擎的優化,因為他們所說的一些東西,基本算是約十年前我們曾經操作的,但到現在,比如百度,很多規則其實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

一個太快變化的時代,不僅是讓人無所適從,更讓人遺憾的是,太多人跟不上這個時代。

這也是今天,我說的人才危機的根源,我們發覺太多的人,其職場需要的能力,需要完完全全的開始重塑。但我們中小企業,還面臨著培訓出來,結果為他人做嫁衣的困境。我們員工需要學習,老闆需要學習,不僅是學習新的知識,也學習和這個時代融合。


寫給安徽籍企業家:我們如何面對未來十年?

互聯網帶來的不僅是營銷變革,管理變革,也帶來最深層的文化的變革

如果放在二十年前,你叫一個女孩子“親”,可能會遭遇特別待遇,但現在“親”這樣的稱呼,卻是電子商務溝通中最重要的語境。

別小看這樣的變化,其深層是文化的變革。我在一個企業談互聯網營銷:“今天我們企業,到了一個集體販賣情懷的時代”!

以90後為消費主流的一代,不再喜歡被說教,而會因為說中他們的痛點而消費產品。江小白告訴你:千百次的思戀,原來抵不過一次相見,就讓人為他的情懷買單。

再看看阿里:武俠文化,被完美移植到企業文化當中。我到阿里,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地方,有非常生硬的“企業簡介”。

別小看這樣的變化,比起互聯網影響的營銷變革、管理變革,這種根植於人們內心深處的文化變革,更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認同,甚至是融合,但這卻是最難的改變。那種牆上貼著“奉獻、誠信、發展、創新”之類的所謂企業文化,在今天看來,更像是要扔到垃圾場的廢物標籤,我們開始要思考,讓我們看起來一本正經的東西,如何變得有趣,變得打動人心。

不是尾聲的尾聲:

這是一篇並不討好的文章,甚至我清楚的知道,可能有一些讓人不舒服的章句,但今天,我們面臨著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或許,對我們而言,已經只有“生存”或“毀滅”這兩種選擇,我們甚至已經來不及“溫文爾雅”。

好在,漆黑的暗夜,煙花才能夠足夠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