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有什麼好吃的?舌尖上的廈門

1.沙茶麵

茶麵,閩南語:Sua dei Mi,起源於福建廈門,是流行於福建閩南地區、臺灣地區、東南亞地區著名的湯類麵食小吃,在中國的沙茶麵分有閩南的沙茶,廣東潮汕的沙茶等風味,其妙處在在於沙茶醬的製作,用沙茶醬再製作湯頭,而其中以廈門的沙茶麵為典範。

廈門有什麼好吃的?舌尖上的廈門

沙茶麵

廈門閩南美食大師楊繼波老先生的沙茶麵配方的唯一傳授徒弟廚師技師王大全繼承傳統使之發揚光大。沙茶醬主料有蝦乾,魚乾,蔥頭,蒜頭,老薑等十幾種食材構成,經油炸香酥再研磨細,製成沙茶醬待用。

2.花生湯

花生湯是一道傳統名點,屬於閩菜系。主要食材有花生、雞蛋、白糖等。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這道美食發源於泉州地區,而後傳至福建其它沿海地區乃至海外。在外來旅客、港、澳、臺同胞及海外僑胞中,也早已聞名。

3.蚵仔煎

蚵仔煎,(閩南語讀做ǒu-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臺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

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民間傳聞,西元1661年時,荷蘭軍隊佔領臺南,泉州南安人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餘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

4.面線糊

面線糊(mī-suànn-kôo)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就著油條跟馬蹄酥吃。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

5.麻餈

麻餈是浙江、閩南、江西傳統名點,為春節等傳統節日食俗。由糯米等食材製作而成。

它種類很多,有麻餈瀉、麻餈滑、米篩花、麻餈食果等等,成品潔白如雪,柔軟如綿,光滑細膩,不粘碗,不釘牙餬口,老小皆宜,食者無所禁忌。

6.鳳梨酥

鳳梨酥相傳最早起源於中國三國時期,其鳳梨閩南話發音又稱“旺來”,象徵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中國臺灣地區祭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所以在當代臺灣婚禮習俗中,也是廣為應用,深受民眾喜愛。

廈門有什麼好吃的?舌尖上的廈門

鳳梨酥

7.花果茶

鼓浪嶼島茶,花果茶是由水果搭配花卉和茶葉精製而成的,據說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成份中含有各種不同的維他命、果酸與礦物質,但不含咖啡因與單寧酸,各種不同口味的花果茶在成分上略有不同。鼓浪嶼的“公共租借”時期,因為各國領事館建立在這座美麗的小島上,把花果茶也帶到了這裡,融合了當地的水果與花卉,形成了有鼓浪嶼特色符合當地人口味的花果茶。

8.松塔

松塔的外層是白巧克力,以德國進口的白巧克力為最佳,裡面是堅果千層烘焙,甜度適中。口感酥脆。非常適合作為茶點。在一個悠閒的午後配上一壺花果茶。那感覺,美滋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