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一把壺的“水色”好不好?

壺友們肯定有過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有的壺表面這麼亮,有的卻黯淡無光?

為什麼有的壺看起來毛躁,有的卻非常光滑?

我們普通人買壺,分辨壺好壞的方式無非就是用手摸、用眼看,壺的“水色”(外表光亮程度)自然也就成了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怎么看一把壶的“水色”好不好?

什麼影響了紫砂壺的“水色”

礦料的優質程度

一把本山料做的紫砂壺和非宜興本地外山料做的壺,放在一起比較,誰的水色好不言自明。越是優質的原礦泥料,水色越好。

怎么看一把壶的“水色”好不好?

明針功夫

即使是用同一捆泥料做了兩把同樣的壺形,明針功夫做的好的那一把,燒結程度要比不到位的那把高。

明針做的越好、越到位,燒成後不僅顏色周正,且胚體強度高,紫砂作為茶器的優越性(透氣不透水的特性)被更好的體現。

泥料本身的結晶度

不同種類的泥料之間存在泥性差異,比如原礦朱泥,結晶度比紫泥要高,燒出來自然也是比紫泥要更為光亮。

包漿

匠人為了展現包漿和未包漿、茶壺成色區別時,往往會把壺先用宜紅先養一下。

養過後的壺呈現的是溫潤的自然包漿,不會看起來亮的扎眼。

怎么看一把壶的“水色”好不好?

筋紋器

筋紋器由於壺身造型特殊,對光的折射也不同。筋紋的數量越多,對光的折射率越高,因此有的筋紋器會給人一種很光亮的感覺。

人造“水色”

說的直白一些,“水色”就是一把壺的賣相,為了讓壺看起來賣相更好,但就有了下面這些招式。

鞋油

鞋油對於作假的人來說真是好東西,既可以用來做舊也可以用來做亮。

這樣處理的壺,即使放在光線不好的架子上也看起來異常的光亮。摸起來、聞起來都有種很油膩的感覺,時間長了邊緣會發黑。

此類壺多見於路邊小商販,或者各類車站、旅遊景點的紫砂銷售點。

怎么看一把壶的“水色”好不好?

拋光

有些批量生產的壺,本身就是走量,工藝不精細,明針做的比較粗糙或者泥料比較差,賣相難看。

這時候為了好賣就會進行拋光,拋光其實也算是工藝的一種,最早來源於珠寶加工工藝。

打蠟

打蠟自然也是為了賣相更好,方便賣壺。打蠟後的紫砂壺摸上去有蠟的粘手感,在壺上澆水很快聚成水滴滾落。

注漿壺

注漿壺由紫砂泥漿灌注而成,所以其表面非常光滑,沒有紫砂壺應有的砂感。嚴格來說注漿壺不能算是紫砂壺。

怎么看一把壶的“水色”好不好?

我們大多數人在選壺的過程中都是憑藉肉眼去感受的,觀察力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看一把壺覺得“水色”看起來不舒服,那還是別買了,請相信自己的直覺。

怎么看一把壶的“水色”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