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銷量高達3億,如今深陷維權無法自拔!竟都是“網紅”惹的禍?

如今的人們,去旅遊要去網紅聖地,吃東西要去網紅餐廳,買東西也要買網紅商品。那這些網紅商品到底好不好呢?它們又能紅火多久呢?

好吃到讓人想“嫁”的鮑師傅

比如之前紅極一時的鮑師傅糕點店,由於門口總是有人大排長龍買糕點而上了熱搜。僅在2017年2月9號的一天搜索量直接從零增加到1580,之後搜索量持續增加,在3月18號達到4738的峰值,微信指數月有38萬。從此人們記住了“排長隊”的鮑師傅。


曾銷量高達3億,如今深陷維權無法自拔!竟都是“網紅”惹的禍?


但是很快在同年下半年的時候,就被爆出來鮑師傅糕點店找托兒的消息。意思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長隊都是花錢僱人排隊的,事實並沒有那麼誇張。只要肯花錢打造,自然就可以生意紅火。

明星靠買粉裝點人氣,鮑師傅靠“黃牛”生意興隆。也不是說鮑師傅糕點就不好吃,只是每個人偏愛的口味都有所不同,很難做到人人都喜愛。所以說做生意還是真誠一點兒好,不要太誇張了。

人紅是非多的江小白

曾經在重慶吃火鍋的時候,看到幾乎每個桌子上都有江小白,那時候還以為火鍋和江小白是標配呢。作為白酒,江小白算是在年輕人的市場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因為現在年輕人偏好的往往都是調酒、啤酒、紅酒之類的,很少喜歡傳統類的酒,像是白酒、黃酒之類的。


曾銷量高達3億,如今深陷維權無法自拔!竟都是“網紅”惹的禍?


江小白的營銷手法就是運用出神入化的文案,來抓住人們的眼球,加深人們的印象,無處不在的廣告,迅速的佔領了年輕人的市場。

時尚、文藝、青春,就像是它的標籤一樣,江小白的瓶身設計也非常符合時下年輕人的審美。而且它相較於傳統白酒度數較低,口感不會太辣,比較符合年輕人的聚會需求。

但是年齡稍微大點兒的人,就會覺得江小白沒勁兒,而年輕人喜新厭舊的速度又比較快,之後江小白的網紅熱度並沒有持續多久,但是最近它的“維權之路”卻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王老吉”和“加多寶”之爭

能達到年銷售3個億的營業額,江小白也算是現代白酒產業的一個神話代表了。雖然它的輝煌有目共睹,但是這份輝煌到底屬於誰又引起了爭議。


曾銷量高達3億,如今深陷維權無法自拔!竟都是“網紅”惹的禍?


原來在2011年的時候,是讓重慶江津酒廠委託第三方公司包裝、代理並銷售他們所研發的一款小酒“江小白”。但是商標卻被成都格尚廣告有限公司申請註冊,之後此商標經兩次轉讓到了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的名下。

而重慶江津酒廠一直就商標這一問題在維權做申請,到了2017年的時候法院也確實判無效了。但是之後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卻表示商標可以繼續使用,重慶江津酒廠當然不會答應,還是一直在維權中。

長達七年的維權之路,似乎都是道不盡的辛酸,但是民眾們對於這件事兒還是看熱鬧居多,在2018年法院最後宣判“江小白”商標無效的時候,有人就在調侃,這是否會再現當年的加多寶和王老吉之爭。


曾銷量高達3億,如今深陷維權無法自拔!竟都是“網紅”惹的禍?


終究還是利益的驅使,使得維權變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過消費者大概是更希望商家把精力多放在產品質量上吧。

網紅經濟的保鮮路

對於江小白來說,似乎看到它的新聞總是比聽到它的好評多,人們總是在喝酒的時候說到它,但是真正說它有多好喝的人卻沒有那麼多。就像是前面說到的鮑師傅糕點店一樣,被誇張起來了。

現在很多商品都是靠著互聯網流量,先從網上“走紅”起來,再慢慢被人所熟知,並不是真的是因為“好”,才被人們推崇起來。

這樣做的話,很容易飛的高、飛的快,但是要跌落“神壇”也是更容易的,因為人們的注意是很容易被轉移的,最終用戶的忠實度會很低,從哪裡來也會從哪裡流失掉。

不管是食物或者是酒品,人們最終關注的會是性價比,去掉“網紅”的濾鏡,那些商品的“素顏”到底會如何,這是需要消費者去感受的,而不是被營銷、推廣的那些人牽著鼻子走。


曾銷量高達3億,如今深陷維權無法自拔!竟都是“網紅”惹的禍?


雖然不能太依賴營銷賬號,但是現在畢竟是大數據的時代,什麼商品都是需要一定的曝光度的,所以應該適當的推廣加上好的品質,才能使商品在市場上長期保鮮,不管是網紅商品還是其他。

總之,其實消費者要的一直很簡單,就是性價比高就好了,只是現在總是被一些商家搞的複雜化了。那麼,生活中的你會選擇那些“網紅”產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