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漲價,“活下去”才能更好共享

共享單車漲價,“活下去”才能更好共享

(非特別標註,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

小藍單車宣佈,從3月21日起,在北京實行新計費規則,起步價從每30分鐘1元上漲為每15分鐘1元,超出時長後每15分鐘0.5元。摩拜單車隨後宣佈,從4月8日起,北京用戶騎行15分鐘以內收費1元,騎行超出15分鐘,每15分鐘收費0.5元,價格與小藍單車“取齊”。運營哈囉單車的哈囉出行公關總監王帆也表示:“哈囉單車目前價格相對穩定,但未來可能隨著經營策略調整也不排除會有漲價的可能。”

共享单车涨价,“活下去”才能更好共享

雖然三家已漲價或擬漲價的共享單車平臺後面,都站著巨人,小藍單車的身後是滴滴,摩拜單車的後面是美團加騰訊,哈羅單車的背後則是阿里。但是,就算身後的巨人再高大,也經不起共享單車企業的持續虧損。因為,幾大巨人所以將小藍等共享單車企業招之麾下,並不是因為這些共享單車企業有多大的賺頭,而是看中了共享單車企業擁有的流量,在流量市場展開競爭。

而隨著共享單車企業流量逐步融入到身後巨人的流量之中,共享單車的流量之血被榨乾之後,身後的巨人也就慢慢把注意力轉移到共享單車企業的盈虧方面,要麼漲價,要麼讓共享單車企業自生自滅。由於身後的巨人都是具有很高知名度、很大影響、很講面子的企業,而共享單車又是受到公眾廣泛關注的行業,按照交通運輸部提供的數據,2018年共享單車每天約有1000萬人次使用。如果任其自生自滅,巨人們將承受極大的輿論壓力。顯然,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可能選擇讓共享單車企業自生自滅的。漲價,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廣大用戶不接受漲價,或者漲價以後用戶數大減,仍然活不下去,就不是巨人們的原因,而是共享單車企業和用戶的責任了。

所以,共享單車漲價,既有合理性,也有共享單車企業身後巨人的考量。事實也是,共享單車要想具有可持續性,就必須改變目前的持續虧損狀態。如果一直依賴於燒錢的方式,依賴於資本的支持,總有一天會活不下去。到時候,仍然沒法繼續提供共享服務。因此,“活下去”才是共享單車企業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其他共享企業共同的目標。

共享单车涨价,“活下去”才能更好共享

我們說,共享經濟的特點之一,就是方便、快捷,就是讓用戶以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大的體驗。特別是共享單車,在交通越來越堵、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可以省去很多的停車煩惱,也可以有效減少環境汙染壓力。同時,可以幫助消費者節省開支壓力。因此,受到的關注更多、受歡迎度也很高。如果共享單車企業退出,是會引起比較大的反響的。

也正是因為共享單車有著很龐大的市場,有著極高的關注度。對共享單車企業以及身後的巨人來說,就不能輕易退出。悟空單車等退出,是因為運行不下去。而小藍單車、摩拜單車、哈羅單車等向後都站著巨人,如果也退出市場,受質疑的可能就不是共享單車企業,而是身後的巨人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能夠通過漲價,既滿足廣大用戶的需要、滿足市場的需求,也能有效緩解企業的虧損壓力,甚至帶來一些盈利,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至少,對廣大用戶來說,不會因為共贏單車企業持續虧損而退出,從而失去一個享受共享經濟體驗的機會。

如此一來,無論是輿論和公眾,還是廣大用戶,就不應當對共享單車漲價不能接受,不要把漲價當作共享單車不再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並不是“虧損”的代名詞,共享單車也決不能總靠燒錢活著。再好的行當,如果長期虧損,最終都會退出。漲價,就是為了讓共享單車能夠長時間地活下去,能夠持續地為廣大用戶服務。

共享单车涨价,“活下去”才能更好共享

服務,才是共享單車企業最根本的目標。失去服務,共享單車企業就沒有生存的必要。而面對持續虧損、鉅額虧損,如果漲價能夠化解這個矛盾,或者緩解虧損狀況,讓企業、尤其是身後的巨人少補貼一些,或許就能比較好地生存下去,讓共享單車能夠一直出現在生活中,為廣大居民服務。這樣的結果,無疑是最好的結果,也是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共享单车涨价,“活下去”才能更好共享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