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朐縣36家納稅過千萬元企業民企佔據30席

優化營商環境,強化“雙招雙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臨朐縣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活力因子”,在民營企業中催發了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根據臨朐縣最新公佈的2018年度企業上繳稅金情況,與前幾年電力、菸草等“國字號”企業高居榜首所不同的是,華建鋁業、山水水泥、雷奧新能源、伊利乳業等民營企業佔據納稅前五強中的4席,該縣納稅過千萬元的36家企業中,民營企業佔據30席。

作為既無地理優勢更無礦產資源的內陸“山區縣”,曾經普遍存在的“小作坊式”的民營企業,一度是臨朐經濟的重要支撐。弱小的經濟實力和傳統的經濟結構,也一度讓該縣的經濟數據極度“尷尬”。如今,臨朐縣過去如“丘陵”般的民營企業,已發展成為“群山”,並“高峰”頻現。

亮眼數據勾勒出的民企“指數”和“畫像”,背後得益於什麼樣的發展“基因”和活力土壤呢?是優化營商環境,是強化“雙招雙引”,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紮實的行動,取得了真實的成果。

临朐县36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民企占据30席

在位於臨朐中歐門窗產業園的北京京港亞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建華說,從選址建廠、跑手續,到投產達效共計用時8個月。在位於臨朐西南的濰坊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副總經理趙青告訴記者,全國同類項目的土地預審一般需要半年時間,但在臨朐僅用了45個工作日。

發展需要什麼,政府工作就圍繞什麼展開。企業期盼更高效的審批效率,臨朐縣上線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聚焦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問題,力求“最少材料、最優流程、最短時間、最少跑次”,為重大項目開闢審批綠色通道,審批效率提速60%以上,按時辦結率達100%。

企業期盼更到位的政務服務,該縣建立“店小二”式服務機制,並開展“101%服務重點項目評比”,在強化100%滿意服務的基礎上突出1%的超值服務,激勵幹部為項目上門“會診”、現場“開方”、全程幫辦,已累計為企業解決問題420餘項。

企業期盼更雄厚的產業基礎,臨朐縣連續七年致力打造“141”工程:動態對10大骨幹財源項目、40家重點企業和10家成長型企業重點扶持,同時瞄準本土鋁業“建鏈、強鏈、補鏈”開展產業招商、以商招商、親情招商、專業招商。目前,67家鋁型材生產加工企業,260多家機械製造、模具加工等關聯配套企業,已形成龐大的產業集群,實現產值320多億元。沃倫門窗總經理車曉娜表示,相比區域條件、政策優勢等,臨朐獨厚的產業基礎和上下游配套最讓他們看重。據她估算,僅原材料運輸費,一年就能節省500多萬元。

临朐县36家纳税过千万元企业民企占据30席

如果說營商環境、產業優勢、招商政策是推動民企壯大的“骨骼”,那麼人才可謂是民企發展的“血肉”。企業期盼更充沛的人才支撐,臨朐縣研究出臺《人才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實施高層次人才聚集、專業技術人才提升和高技能人才振興“三大工程”,推行“人才+項目+產業+平臺”四位一體模式,引人才帶項目、引項目帶人才、以人才建平臺、以平臺引人才,構築起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的“蓄水池”。

“對人才的重視,加上好的發展機會,讓我們留戀於此。”就職於臨朐鶴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王慶,把同為博士的妻子接到了這裡,安家、創業。目前,臨朐縣已有“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6人,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7人,加上數量龐大的創新創業者,在各行各業各領風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