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一個文創園 濃縮全貴州


貴州作為西南地區一個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份,一直用“多彩貴州”這張旅遊文化名片來進行品牌打造和大勢宣傳。如今,許多來貴州旅遊的朋友已對“多彩貴州”留下了印象深刻。

多彩貴州風景眼文創園位於貴陽市雙龍航空港經濟區,距貴陽市區8公里。園區主要以非遺文化展示和文創產業為支撐,是一個集遊覽、美育等功能為一體的旅遊文化景區。

貴州具有豐富多彩、獨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侗族大歌、苗族刺繡、蠟染技藝、儺文化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已讓“多彩貴州”文化品牌逐步成為一張響亮的名片。

經過了解獲悉,原來“多彩”的喻意來源於貴州的山水景觀、歷史文化和生物的多樣性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等17個世居民族更是風情各異。

據說《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

貴州三穗竹編開始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餘年的編制歷史,彙集竹編簸箕,竹編篩子,竹編椅子,竹編果盤,竹編收納筐等竹編藝術品。

在紡織業十分發達的今天,可在貴州,一些侗族同胞們還保留著自己傳統的織布工藝。看來一些民間工藝不單只是傳播,更加需要的是傳承。

貴州蠟染:亦被稱作“貴州蠟花”,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代。它以素雅的色調、優美的紋樣、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貴州民間藝術中獨樹一幟。

在這裡,用蠟染製成的旅遊衍生產品種類繁多。比如、手提包、抱枕等,做工精美別緻,深受遊客青睞!有市場就有商機,旅遊衍生品,創意創新都很關鍵。

據說,貴州侗族喜歡利用秋冬閉田種植藍靛,侗布生產。草木染:草木染就是採用天然植物製成染料,侗族的先人早就探出植物染料的製作與染色工藝。

侗布生產工藝複雜,但人們總是樂此不疲地做到滿意為此!當然侗族文化也越來越吸引人們的眼球。

美術作品也是多彩貴州文創園的亮點之一,這裡常年都要免費展出全國各地藝術家的書畫、雕塑等藝術品,舉辦小型書畫展、雕塑作品展等。

非遺博覽館約有非遺實物600餘件、實景模型60餘組、圖版200多幅。展區主要展示貴州非遺十大類,遊客可通過展陳展演和互動體驗的方式進行。

非遺博覽館約有非遺實物600餘件、實景模型60餘組、圖版200多幅。展區主要展示貴州非遺十大類,遊客可通過展陳展演和互動體驗的方式進行。

非遺博覽館約有非遺實物600餘件、實景模型60餘組、圖版200多幅。展區主要展示貴州非遺十大類,遊客可通過展陳展演和互動體驗的方式進行。

在貴州黔東南大山深處的苗鄉之中,有兩項精絕的手工技藝,一個刺繡一個銀飾。“貴銀”還是貴州省十三五重點項目之一,是多彩貴州文化產業集團孵化的貴州優質本土品牌。

貴州翡翠是一種含有綠色高嶺石的細粒石英岩,又名綠色石英,主要產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大廠鎮一帶。據說,這是貴州目前發現最大的翡翠。

近年來,多彩貴州公司先後被評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等稱號!

多彩貴州風景眼文創園遵循大自然,結合地貌特徵,建築物以“一軸兩翼”的佈局依山而建,背靠營盤山,面對漁梁河。建築與自然完美融合,詮釋貴州的多彩原生態。 注:本組圖片由孫治波拍攝,轉載請署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