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遴選、公選、借調、對調,還能這樣“調”!

公選,就是公開選撥,是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公開選拔面向社會進行,一般情況下,領導職位出現空缺且本地區本部門沒有合適人選的,特別是需要補充緊缺專業人才的,可以進行公開選拔。他是公務人員職位被提拔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當前難度極高的一項考試。

遴選一般是指黨群機關、政府部門根據相關政策的規定,從已經具備公務員身份和公務員相關資歷的人員中選出符合組織或相關部門要求的部門工作人員,是黨政部門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方法。作為轉任的一種重要方式,其很大的一個特點是上級機關直接向下級基層機關選人,可越級遴選。

除了遴選、公選、借調、對調,還能這樣“調”!

遴選包含了職務平調和提拔兩種可能。其更多的時候是職務的平調,科員職位遴選科員,這就有點等同於選調。也有一些遴選職位是選拔的,遴選成功職務將得到晉升,科員的可以遴選為副主任科員,副科的可以遴選為主任科員,這就有點等同於公開選調,類似公選。

借調,通俗來講,就是上級機關從所管轄的下級機關裡借用部分人員,來給本級機關幹工作。現實生活中,上至中央部委,下至鄉鎮街道,借調之風四起,下級機關對上級機關是有苦難言,有苦難吐,只能一級一級的盤剝。借調後,編制仍屬於原單位,薪酬待遇還由原單位發放。“既讓馬兒快跑,又不給馬兒喂草,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只是苦了青年朋友們的大好青春,當然,混個臉熟、聯絡了人脈,對於之後的晉升也是隻好不壞。

而“對調”則是不同部門之間,對相同職位、相同職級的人員,在雙方領導達成協議後,將其組織關係進行對調的行為,由於對調容易引發“近親繁殖”“誘發腐敗”,近年來無論是組織審核,還是關係辦理,上級部門都是慎之又慎,少之又少,幾乎“銷聲匿跡”。

除了遴選、公選、借調、對調,還能這樣“調”!

給大家列舉了這麼多選拔用人的方式之後,想告訴大家的是,雖然公務員職位調整的方式很多,但是公選難,借調苦,對調被“叫停”,似乎只有遴選這條路才是最好的選擇。當然,對於距離“服務期”還有一段時間,又立志參加遴選的小夥伴,也可以提前瞭解,提前準備:

第一,明確志向。對於很多考生而言,“打醬油”“人云亦云”“重在參與”的想法暴露出大家缺乏強有力的考試動力,造成備考難以持之以恆。事實上,參加遴選考試有很強烈的現實意義,如提高工資待遇、解決異地分居、改善生活條件、為子女創造更好的升學機會等等,因此一旦下定決心,必須抱著“決勝”的信念,在做好現有工作的基礎上,“服務期”的你一定要抓緊一切時間備考。

第二,做好規劃。遴選考試與之前大家參加的國考、省考、選調生考試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如果抱著既定經驗進行備考,必定“南轅北轍”。大家要根據當地遴選或中央遴選考試的特點制定計劃,因地制宜;要花時間搞清楚真題的考察點、能力要求,著重訓練語言積累、思維能力。另外,在服務期內的考生,可以根據自己所剩餘年限制定年度計劃,然後再詳細到每個月、每個階段做什麼,才能在這場“馬拉松式”的備考長跑中一舉獲勝。

除了遴選、公選、借調、對調,還能這樣“調”!

第三,筆耕不拙。對很多在機關工作的學生,由於經常寫稿子、看文件、做彙報,語言敏感度不一定差,但文采水平、漢字書寫的能力未必高,或者“眼高手低”,或者“東搬西湊”,導致“牛唇不對馬嘴”。勤動筆,既要做真題,找規律,提升考試水平,又要“抄”,抄高檔詞彙,名言警句,文件表述,讓自己的語言更“規矩”,更“高檔”。

生命沒有止境,奮鬥永不停歇,考上公務員,並不是在現有的“崗位”上“坐吃等老”,公選、遴選是公務員道路上的一個又一個機會,追求進步,提升自我,讓當初報考公務員的那份熱情與激情重燃,我想“服務期並不會束縛住一顆騷動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