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高中都沒有讀過的師範生,能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

大家好!歡迎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來查看更多教育文章,同時歡迎您點贊+收藏+分享。

何為師範?“身正為師,學高為範”,在我們的印象裡,能成為教師的人大多是才高八斗、學識淵博、綜合素養深厚的人,這樣的人,才可以更好的“傳道、授業、解惑”,才稱得上的“心靈的工程師”。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學子根本沒有讀過高中,“卻”通過另外兩種渠道成為了人民教師,他(她)們,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

連高中都沒有讀過的師範生,能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


八九十年代的中師生

90、00後可能對於中師生比較陌生,中師生大致從1983年起開始招生,當時為了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急缺問題,興辦了中師院校,2000年以後,中師學校大多被合併。當時的中師生對初中畢業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上學基本免費,上學期間發放一定數額的生活費,畢業後包分配吃“皇糧”,一旦考上就可以實現“鯉魚跳龍門”。中師並不是誰想上就上的,往往是成績特別突出、素質能力強的人才能考取,也就是中師提前錄取,成績靠後的人才能報考高中,可見八九十年代中師生的含金量,有人戲稱相當於現在的985、211學子。

這些中師生,都是當時數一數而的優秀生,在中師期間接受全能訓練,三筆字(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一話(普通話)一個都不拉下,各個學科全能訓練,也就是成為了後來“一專多能、能歌善舞”的全科教師。

畢業後,中師生大抵有以下幾個發展方向:一是成為縣、鄉鎮領導。我哥的一個女同學是中師生,畢業後分配到了縣委工作,因為文筆好、工作務實、能力強,一步一步被提拔任用,現在已經是我們當地某鄉鎮的一把手。二是成為校長、副校長或教體局領導。以我們當地為例,放眼看去,很多中小學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都是當時的中師生,我們縣教體局、教研室的很多領導,大多是中師生。第三是成為學校老師。這屬於主流,他(她)們奮戰在教學一線,成為教育的中堅力量和脊樑,撐起了鄉村教育的一片天空,是當之無愧的好老師,絕對沒人質疑他(她)們的教學能力。

中師生,雖沒有讀過高中,卻成為素質高、業務強教師的代名詞,這個群體,以前沒有過,今後也不會再有,我驕傲,我曾是一名中師生。

連高中都沒有讀過的師範生,能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


3+2師範專科生

一提3+2師範專科生,就有人用有色眼鏡來看,其實大可不必,我們需要辯證地來看。不排除有些學子,非常熱愛教育事業,出於經濟原因或想早點就業等原因走了“捷徑”,所以不能簡單粗暴地斷定其將來不能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但是現在的情況來看,3+2師範專科生大多不屬於優等生群體,學習態度、能力、成績自然不能與當時的中師生相提並論,如果自身學習成績特別好,一定會讀高中考取名牌大學。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是因為農村中小學條件太差,需要太多的教師,而很多大學畢業生不願當老師,那就只好招收這樣的學生,來補充師資隊伍。

不過呢?我認為學歷並不是檢驗是否成為一名好老師的唯一標準,我們學校有一些剛畢業的本科生,客觀的說,在執教、教學成績方面還不如中師生。所以,就知識儲備方面,中師生、3+2師範專科生教小學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教中學也是有可能的。

連高中都沒有讀過的師範生,能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


能否成為一名好老師,取決於他(她)是否真的熱愛教育事業、真的喜歡學生、有深厚的素質素養、用認真負責的態度來把教育當成一項事業而不是職業、後期的不斷學習,教師是個專業技術活,只有不斷積累經驗、反思修正自己的言行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而活到老,學到老,如果躺在曾經的學歷和功勞簿上睡大覺,自然只能和“好老師”背道而馳。

您認為沒有讀過高中,是否可以成為一名好老師?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