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產業聯盟,加強產業協同 長三角九城抱團發展不斷升溫

建立产业联盟,加强产业协同 长三角九城抱团发展不断升温

聯合採訪團記者採訪金華市市長尹學群。

一條G60高速路,不僅從空間距離上串起了長三角沿途九座城市,隨著科創走廊的不斷升級擴容,如今在這條走廊下,機器人、新材料、智能駕駛等產業聯盟紛紛成立,科創走廊的辨識度、集聚度、輻射度正在日益提升。

繼上海松江、嘉興與杭州後,杭州日報記者日前再次應邀跟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媒體聯合採訪團,探訪了G60科創走廊的新成員——湖州、蘇州與金華。

其間,還在橫店舉行了G60科創走廊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第一次成員大會,來自九座城市的數百位專家和企業家匯聚一堂,共話區域協作。作為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的首個產業聯盟,會議十分熱烈和成功,也正是當下九城抱團發展不斷升溫的一個縮影。

“產業聯盟”全新開局

在G60科創走廊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第一次成員大會暨新材料產業高峰論壇上,上海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及部分參會高校在會上發佈了可交易轉讓的新材料產業成果230項。不僅如此,聯盟還集聚各類創新要素,著力促成科技成果轉化、合作項目落地。

G60科創走廊兄弟聯盟——機器人產業聯盟也應邀出席,為新材料、機器人兩大高新技術產業融合發展,新材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長期緊密合作尋求契機。

“我們將極盡所能進一步推進長三角新材料產業集群‘抱團式’創新。”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陸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G60科創走廊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將依託各地政府,以“服務產業、服務企業”為核心,以互利共贏為原則,充分發揮數字化平臺作用,精準對接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上下游企業和單位,共同促進G60科創走廊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一體化發展。

據陸峰透露,除了新材料產業聯盟和機器人產業聯盟外,按計劃,在4月上旬,G60科創走廊智能駕駛產業聯盟也將成立。

產業聯盟的成立有何現實作用?在湖州南潯電梯生產集聚區,記者找到了一些答案。

據介紹,南潯區現有電梯整機和配件企業264家,整機產銷量約佔全國的10%,2018年實現規上產值90億元。而與南潯緊挨著的蘇州吳江同樣也是電梯行業的重要產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吳江電梯產業的整機和配件銷售額均已達100億元。其中,吳江的整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10%,是全國最大的電梯配件製造基地之一。

同樣,以機器人產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產業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領域。

“長三角各城市在機器人產業上都有各自的優勢,比如蕪湖的關節式機器人、杭州的移動式機器人,還有我們蘇州的機器人關鍵部件生產等。”蘇州市常務副市長王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產業聯盟的成立,有望進一步優化九城市範圍內各類產業的科學佈局,有效促進產業相關要素的深度融合和規模化發展。“蘇州正積極推進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園區聯盟和產業聯盟合作。”

“產業協同”初顯成效

企業創新發展,源於產業協同和互補。在“兩山理論”的發源地湖州,採訪團來到了中國首家民營火箭製造企業——“藍箭航天”。

為什麼會把火箭這樣的先進製造基地放在湖州?面對記者的疑問,藍箭航天智能製造基地總經理杜方平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正是相中了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無窮機遇和各種資源,我們致力於將產業鏈快速佈局在以湖州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

據瞭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藍箭航天已經和三省一市的十幾家航空航天企業、高端裝備製造企業以及科研院所展開了緊密合作和產業協同。

“湖州是連接長三角城市群南北兩翼、貫通長三角與中西部地區的重要節點城市,處在杭州—北京和上海—合肥兩條國家幹線高速鐵路、G25和G50兩條國家幹線高速公路的“雙十字”交匯點,並擁有江海聯運的高等級內河航運網,是長三角的戰略樞紐,將為上海發揮龍頭作用、促進區域聯動發展提供支持。”湖州市相關負責人說,湖州位於滬杭寧三大城市1小時同城化都市圈範圍內,有著交通便捷、生態宜居、生活成本較低的組合優勢,決定了湖州在產業協同上應該有所作為。

相較於先進製造業,旅遊業的協同發展在湖州和上海等地早已風生水起。

今年3月,來自上海的千餘名旅遊業者從青浦東方綠舟出發,乘坐省際定線旅遊包車來到湖州太湖龍之夢樂園。“春節至今,太湖龍之夢樂園僅開放小部分業態情況下,合計接待遊客約30萬人次,其中60%以上的遊客是來自長三角三省一市的城市。”龍之夢項目相關負責人透露。

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這條省際定線旅遊包車線的開通,將進一步打通長三角的旅遊資源、實現區域內遊客的互訪,帶動了長三角區域旅遊一體化的發展。

“湖州尤其要抓好文化與旅遊的融合大文章,接受上海的輻射,融入上海區域發展大局。尤其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發揮湖州生態優勢,依託G60科創走廊和滬蘇湖合高鐵,發揮‘湖州鄉村旅遊第一市’品牌,做好帶動輻射作用,共同打造長三角鄉村旅遊品牌。”湖州市文旅局黨委書記幹永福說。

“一網通辦”通暢覆蓋

沿著G60高速一路暢通,越來越多的產業協同在這裡發生,產業聯盟在這裡成立,這些跨行政區域之間的緊密互動也在“倒逼”著政策的進一步通暢。

近日,通過上海市“一網通辦”平臺,嘉興市嘉善縣的姚先生在縣審批服務中心“長三角一體化企業開辦服務區”申報了企業開辦的所有材料。短短一個小時後,他所提交的註冊在上海青浦區朱家角鎮的公司登記申請就獲預審通過,並在當日拿到了營業執照,這是該縣通過“長三角一體化”跨區通辦辦理的首張營業執照。

這並非長三角區域首次實現“異地辦證”。去年9月,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就以跨省營業執照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辦理為切入點,實現了一批事項“一網通辦”。線上,在九城市政務服務網開設“一網通辦”欄目;線下,在九城市的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一網通辦”綜合服務窗口;通過相關許可服務事項的“一窗收件、一網通辦、一次辦成”,從而實現九城市“一體受理,一體發證”。

目前,包括杭州、嘉興等地在內,在長三角的多個城市已經實現了“一網通辦”全覆蓋。在蘇州吳江,記者一行走訪了當地的行政服務中心。

去年9月,吳江區行政審批局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一網通辦”綜合服務窗口正式對外開放,吳江作為蘇州也是江蘇唯一的試點先行城市,目前已率先實現營業執照和生產許可證辦理“單點登錄、一網通辦”,30項市場準入事項實現九城市“一網通辦”,同時,在省政務網吳江旗艦店開設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一網通辦”入口。

不過,受限於異地通辦的標準以及數據互聯互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實際效果還比較有限。以吳江區為例,自“一網通辦”窗口設立以來,共完成異地辦證事項6件,今年以來還未有相關的案例。吳江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趙小華告訴記者:“目前企業法人服務方面需求較少,相反個人事項的需求量反而比較明顯,比如參保證明的打印以及不動產信息的查詢等。”

“G60科創走廊“一網通辦”平臺的開通,著眼於打破行政區劃、降低長三角地區制度交易成本,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推動異地投資便利化,同時也是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區域內政務服務一體化的創新之舉。”趙小華表示,未來,G60將推進建設“一網通辦”2.0版,嘗試跨省身份互認、電子證照共享應用等,並將進一步統一審批標準的一體化,以實現審批事項在九城市範圍內無差別辦理,進一步促進市場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