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華為的“逃離”,十次危機九次地產,為何中國只有一個華為?

文/樓市大家談(quanadcom)

最近看見一個很厲害的帖子,大家都離不開手機,但是為何中國只有一個華為呢?有人說還有聯想,但是想到我國的手機品牌,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說華為。華為每一款新機的出現勢必會引起一場討論,這些年華為發展迅猛,雖然有人吐槽,但是比起聯想來看,華為依然佔據龍頭。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我國人口多,往往是國外開發的重要市場,為何我國就只有一個華為呢?

再看華為的“逃離”,十次危機九次地產,為何中國只有一個華為?

說起華為就離不開深圳,那座充滿著夢想的城市。縱然如此吸引人,但是華為也堅持不下去了,前後幾次逃離深圳,雖然說是總部不搬遷,但是幾次員工的流動,似乎都代表了很大的意義,明明那是一個很好的地方,為何華為要從深圳搬遷到東莞呢?

“人多坐不下”,這是華為前hr對華為搬遷的解釋,似乎看起來很正常,但是這離不開一個字,那就是“房子”,深圳房價有多高先不管,總之是僅次於北京或者還有一個上海,深圳房地產太多了,工業用地少,人多坐不下,但是如果把深圳的地盤拿來與東莞進行對比,那就是小蝸居和大豪宅了。所以怎麼說呢,當初深圳房地產發展快,有人就給任正非建議了進駐房地產,但是他拒絕了,堅持走著自己的路,後來也證明了,華為在我國的影響力有多大,年盈利額不亞於阿里和騰訊乃至百度。可以說,在沒有逃離之前,其實華為是比較“角落”的,深圳房地產的發展的影響遠遠大於華為。正是因為堅持走自己的路,真正意義上,中國只有這麼一個華為,當然也不能否認聯想。

再看華為的“逃離”,十次危機九次地產,為何中國只有一個華為?

其實華為早就看透了房地產了,因為那時他們處於深圳的時候,就感受到了房地產的深深的惡意,房價那麼高,租金那麼高,待在那裡幹嘛?員工的錢拿來付首付了,然後還要貸款買房,留得住人才嗎?就算是留得住,員工的活力和創造力也會得到限制。所以華為看到了這一點,也是華為員工的一個“福利”吧,而事實也證明了,不只是華為跑了,還有許多企業也跑了。並不是華為呆不下去,而是深圳留不住華為。不過這也並不是說舉家搬遷了,總部依然在深圳,而聯想的總部也在深圳,勢必有種面對面扳手腕的架勢,只不過華為分散發展了罷了。

再看華為的“逃離”,十次危機九次地產,為何中國只有一個華為?

再來說說房地產和經濟的關係,我們總說房子有多重要,老百姓總相信房價不會下跌的,如果要相信房價下跌,可能只能想到一個理由,那就是經濟出現問題或者其他理由,但是如果要相信房價上漲,隨便一個人可能都能給你說出上百條理由。房地產和GDP的關係不用說,在過去總結中房地產在GDP中佔有多大的分量我們都能看得見,事實上,如果房地產崩盤,金融體現崩盤的概率幾乎是100%,因為房地產本質就是金融市場,房子被當做一種金融產品,這些年我們也理解到了,看看銀行和房地產的關係就知道了,筆者不懂融資,但是房地產對經濟的影響,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看得見。對比美國的次貸危機和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機,房地產那是對經濟的比值都大於100%。所以從國外的經驗可以看出十次危機九次都和房地產有莫大的關係。

再看華為的“逃離”,十次危機九次地產,為何中國只有一個華為?

可能看到以上的文字你比較憂心,但是那都是過去了,危機是過去,華為是過去,而我們應該往前看,事實證明,不管房地產在我國經濟中佔據什麼地位,如今能把房地產行業穩定下來,讓中國樓市穩定下來,其實就不需要擔心什麼。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