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黃金時代之三:陽光100

錯失黃金時代之三:陽光100

1995年萬通六君子分家的時候,易小迪分到了他的大本營廣西的物業,以及北京的現陽光100項目——一路之隔就是潘石屹的現代城,有人說,這原本是一個項目的兩部分。

同樣,說陽光100錯失樓市黃金時代,是不準確的。無論是黃金時代還是白銀時代,易小迪和他的陽光100從未缺席。陽光100在香港上市的時候,比正榮地產早了將近4年,其時,前者已是全國知名企業,後者尚藉藉無名。

但今天,正榮地產(正榮集團)2018年全年銷售額是1303億元(克而瑞數據),陽光100的銷售額是120.96億元(克而瑞數據是97.7億元)。正榮地產從2017年的銷售額910億到2018年的1303億,增幅超過43%,剛剛守住了第20位的排名;陽光100從2017年的銷售額106億到2018年的121億元,增幅僅17%,大致相當於2018年克而瑞排行榜第141名的位次。

可以再比較一下中報。2018年上半年正榮地產營收123.1億,淨利潤9.6億;陽光100營收37.04億,淨利潤3.11億元。分別相差3-4倍。

據說,陽光100原本計劃2018年的銷售目標是175億(保守目標150億),不僅是沒能完成目標,而且差得比較遠。

最令人擔憂的,是陽光100負債率長期行走於高位。

根據中報,截至2018年6月30日,陽光100的長期貸款及借款達139.3億元,短期貸款及借款達45.28億元,而陽光100的在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33.66億元。2018年上半年,陽光100的淨負債率高達234.1%。

這可能也是1月17日陽光100股價閃崩的重要原因。午後盤中一度暴跌逾80%,0.75港元的股價創歷史新低,收於1.31港元;次日雖然反彈近30%,但也是元氣大傷。

從規模、影響力和財報業績的角度,說陽光100錯失黃金時代,是成立的。

事實上,易小迪一直兢兢業業地奮戰在房地產第一線。業內都知道,易小迪生活長期保持罕見的簡樸,一般都是坐經濟艙。為人是相當的謙和、低調,對員工好,對朋友好,是地產界少有的佛系老闆。

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陽光100出發很早,卻到現在還處於追趕者的位置?

01、戰略定位飄移

沒有抓住城市住宅的規模紅利,也沒有形成高週轉;在產品戰略方面,是以白領住宅為主,還是白領住宅與街區商業並重,陽光100長期搖擺不定。如果早年的城市白領住宅定位一直堅持下來,堅決揚棄與此戰略不相吻合的部分,到現在公司規模翻幾倍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有朋友說陽光100的區域佈局是以二三線城市為主,規模很難做大。這當然是不成立的。如你所知,恆大碧桂園多年就是在三四線城市發展,到目前還佔很大比例。

長期以來,陽光100沒有將規模放在核心位置,但並不是沒用高槓杆。前面說了,它多年都保持著較高的負債率,淨資產負債率就更高了。10年前與華平基金的合作並沒有帶來規模的快速增長,是個謎。

02、商業(地產)比重過大

這與前一條密切相關。陽光100沒有將住宅(城市白領住宅)作為戰略重心,因此就沒有捨棄項目過大比例的商業地產。比如,陽光100濰坊項目,在一個弱三線城市,如此大體量的商業佔比,無論是給銷售還是給後期的運營,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事實表明,公司這方面也不擅長。濰坊陽光100還請潘石屹派了銷售團隊去幫忙,也很不理想。銷售大師潘石屹只能站在北京上海忽悠山西煤老闆,換到中小城市就完全歇菜。

2014年上市時,過早將公司定位於街區綜合體開發商,以至於街區商業比重過大的弊端未能及時糾偏。後來也證明了,南寧項目的成功,並不能複製於其他城市。接盤李亞鵬的麗江雪山藝術小鎮,也並不明智。

03、管理不到位,執行不堅決

陽光100進入的城市不到20個,客觀來說,管理半徑並不長,管理難度並不大。管理不到位本質上還是與集團戰略飄移有關。與此伴隨,城市公司執行力也不強,效率不高。任務沒完成,處罰力度不足。重慶項目長期擱置,表面上是與當地規劃變更有關,但根本原因卻是管理和執行力問題。

當其他房企都以規模為優先目標時,陽光100的供應總是跟不上;當其他房企都以高週轉為核心戰略時,陽光100的銷售和資金回籠速度總是慢半拍一拍。整個公司從上到小都缺乏狠勁,缺少狼性,執行力就堅決不起來。

中國房地產不缺優秀職業經理人。但陽光100的中高層職業經理人流動性並不大,公司更是很少從外面高薪挖人。2016年8月總算挖來了萬科北京早年的總經理林少洲,做CEO,但兩年沒到,2018年5月就離開了。即使空降三個林少洲也改造不了陽光100的企業文化。

04、根子在老闆

易小迪與城市行政部門保持著清淡關係甚至刻意拉開距離,這當然沒有問題。但他太保守太溫良太儒雅,因此總是免不了猶豫觀望,多少機會從手邊滑過。對朋友可以很好很善良,但做企業必須狠,殺伐決斷,敢於拼命,敢於冒險。

並不是說做企業一定得追求高速,追求規模,能夠有自己鮮明特色,小而美,也很好。中國房地產市場足夠大,只要不是過度貪婪,出現重大失誤,生存一般沒有問題。

陽光100有自己的特色,但特色不夠鮮明;陽光100比較的“小”,但是不是稱得上“美”,不好說;陽光100到現在都不能說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發展路徑。短時期內生存不是問題,但在房企集中度越來越高,理性地說,確實存在市場份額生存空間日益被擠佔的問題,而且時間窗口並不多。

我們說,陽光100需要更有狠勁更堅決,首先是易小迪需要更狠更堅決;如果他自己做不到,就請做得到的人來,真正放權;如果請3個不夠,就10個,20個。

(下篇預告:錯失黃金時代之四:華遠地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