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西南智能微系統研究院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

4月7日,清華大學與重慶兩江新區簽署合作協議。由清華大學從技術層面提供支持的西南智能微系統研究院將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

清華大學西南智能微系統研究院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

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會見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並出席簽約活動。他說,當前,重慶正緊緊圍繞黨中央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做到“四個紮實”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兩江新區堅持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快推動汽車、電子、裝備、生物醫藥四大支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快打造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禮嘉智慧生態城、兩江協同創新區三大創新平臺,航空航天、物聯網、新型顯示等智能產業正蓬勃興起,核心智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兩江新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西南智能微系統研究院的落戶有效補充了兩江新區的創新資源,有利於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將為兩江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助力。希望雙方進一步加深合作層次、拓展合作領域,兩江新區將一如既往為清華大學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尤政表示,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重慶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較強的經濟輻射效應。清華大學與重慶的合作由來已久,對在兩江新區發展充滿信心。清華大學將盡快推動項目的進展,緊扣市場需求、強化科技創新、整合各類資源,助力重慶經濟社會發展。

據悉,西南智能微系統研究院將由清華大學提供技術支持,主要針對汽車傳感器與微系統、公共安全傳感器與微系統兩大研究方向,圍繞新一代智能芯片、MEMS微系統、高端傳感器以及綜合應用等方向從事基礎及應用科學研究。該研究院將加強與清華大學相關研究機構及其他科研團隊的緊密合作,積極引進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在智能微系統領域掌握核心技術的科研團隊。同時搭建核心運營團隊,成立成果轉化中心,孵化及引進一批優質創新企業集聚兩江新區。

目前,兩江新區已集聚了長安、長安福特、北京現代、上汽通用五菱、力帆汽車、小康汽車、恆通客車、上汽依維柯紅巖、車和家9家整車企業,形成370萬輛整車、100萬臺變速器、450萬臺發動機的產能,並有200餘家核心零部件企業,產能規模近5000億元,建立了完整的汽車產業鏈。這為MEMS壓力傳感器的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清華大學科研院院長,教授方紅衛表示,該研究院將以西南地區智能微系統產業的整合和梳理為基礎,加速引導產業集聚,形成吸附效應,提升創新能力,並以兩江新區為載體進一步推動校方與重慶市的全面合作。接下來將著手研究院的前期準備工作,落實工作細節和時間表,為加速項目落地建設打下基礎,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筆者瞭解到,由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牽頭組建的清華大學智能微系統團隊,始終圍繞前沿科技探索和國家戰略需求進行人才培養及科研工作。該團隊以MEMS技術、微系統技術為基礎,面向國防、航天、能源、醫療等領域的重大需求,重點開展集成MEMS器件與微系統、微納航天器、生物醫療檢測等方面的前沿科學問題、核心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方法相關的研究工作。

兩江協同創新區正在打造內陸地區科技創新示範高地、新興產業孵化高地、國際科技交流合作高地以及一流創新資源聚集高地,將為重慶建設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此前已有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科院計算所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院校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傑,重慶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陳軍,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順,清華大學科研院院長、教授方紅衛,武嶽峰資本聯合創始人李峰及市科學技術局、兩江新區、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參加簽約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