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演員說評彈文史知識要大補

評彈,是最能展現江南文化和上海本土文化的曲種之一。而對於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來說,在本團“90後”演員的數量已經超過三分之一的情況下,如何讓年輕演員打好自身基礎,提升藝術水平就成為了一個很大的課題。在接受勞動報記者採訪時,他絲毫不避諱自家演員的一些問題,“基本功不夠紮實,藝術修養要提高,也要惡補文化課。曾經有聽客發我一張照片,說你們怎麼有演員染著黃頭髮就上臺了。”高博文說,現在這批演員其實遇到了好時代,收入在這幾年大幅提高,但相關的藝德和人文修養在其看來還是不夠的,所以團裡也在今年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來解決這些問題。

“散養”在外一個月混成啥樣無人知曉

和其他戲曲種類不同,評彈演員經常在外“跑碼頭”,經常在外地一待就是兩週到一個月,而且他們的表演很多時候會在社區街鎮,地點非常分散。上海評彈團的演員們也是如此,散落在外,各自打拼。對此,高博文說,評彈表演的特性就是如此,演員們相對自由,但這樣的自由就會讓一些年輕演員產生懈怠。

“曾有老聽客給我發一張照片,說現在小年輕怎麼染了個黃頭髮就上去演出了?對觀眾的基本尊重也沒有。”高博文對此是十分反感的,他還舉例說,這樣的例子還有一些,比如和搭檔演員鬧矛盾了,在舞臺上兩人零交流,面色鐵板。臺下聽客一瞧就瞧出來了,也會反映到我們這裡來。高博文坦誠道,演員的管理的確會存在跟進不及時的情況,“所以我們也從今年開始,定期抽考,完不成的就要有處罰。”

不知“竇娥冤”為何物今年開始惡補文史

去年的年末考試,高博文在拿著年輕演員的一張張答卷時有些無奈,他在受訪時對記者形容“貽笑大方”。在年末的考試裡,團裡給演員們出了一張文史知識的考卷,著重考察涉及戲曲內容的部分,結果這張考卷讓不少演員露了馬腳,有的不僅對自己唱段裡的故事人物不瞭解,甚至連一些很基本的歷史人物的典故也會記錯。高博文說,當他看到有人把竇娥冤的人物都給記串了,他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也是在今年,他決定要給這批年輕演員惡補戲曲文史。

從今年8月開始,團裡就會把演員們集中起來,進行業務培訓,新加的內容便是朝代歷史和中國傳統戲曲知識的補課。高博文說:“你們自己就是講史的人,結果都對裡面的人物情節一知半解,那怎麼去打動觀眾?當今社會,資訊如此發達,聽你在臺上胡謅兩個小時,誰還願意?”

此外,對於演員的藝德培養也很重視,之前,團裡的年輕演員黃穎怡便做了很好的榜樣。她在演出結束後,全程陪伴著一位視障聽客,從書場到街邊,扶送聽客上車後,她才自行離開。而此舉也獲得了其他聽客們的一致好評,有聽客便直言,“都說演戲先做人,這樣的小年輕真的不多見了。”

顧問+編劇+二度創作團裡嘗試新模式

據勞動報記者瞭解,由於行業的特殊性以及當下的發展趨勢,評彈團已經沒有自己的專屬編劇,而為了解決這樣的情況,高博文也在嘗試一種全新的模式,即“顧問+編劇+二度創作”。

所謂顧問,就是團裡的一些老前輩,戲曲界的資深從業者,而編劇則找到了作協的兩位作家,他們也是精通戲曲和歷史的,二度創作則是靠著演員在舞臺上的自我發揮和反覆打磨後的細節修改。

記者瞭解到,從今年3月開始,團裡曾經的知名演員孫慶已經被高博文重新請回來,做年輕演員的藝術顧問。在記者前去採訪的那天,孫慶正在輔導今年6月就要從蘇州評彈學校畢業的兩位女學生,嚴書成和鄭鳴秋。她倆每週兩天在團裡跟著孫慶學習,糾正她們在五年戲校裡積累的一些不好的習慣。

孫慶告訴記者:“他們在基本的咬字發音上還有硬傷,我們上海話說,刁嘴,比如天仙韻,他們就不分,很容易被老聽客一聽就聽出來。評彈靠的就是一張嘴,如果連吐字都不清晰,就不要談後面的內容了。”

此外,高博文也告訴記者,團裡近幾年招收新人也僅偏向於蘇州評彈學校,那裡的學生質量還比較高,但產生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家都不在上海,會遇到留不住人的情況。高博文表示,這不是一家院團所面臨的問題,也需要未來在政策上有更多的關照,不過他還是直言,自“一團一策”實施以來,年輕演員們的收入大幅提高,他們有地方演戲,有平臺展示,“而且對於年輕的好苗子,我們這幾年給予最多的展示機會和平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讓他們勇敢去闖。”

全力打造《初心》文藝輕騎兵也要發揮作用

本月中旬,高博文就要帶著團裡的演員去到中共一大會址開一場劇本討論會。這是上海評彈團今年主推的劇目《初心》。“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上海解放70週年,我團將精心打造中篇評彈《初心》。作品以第一代共產黨人張人亞為主人公,以其家族齊心協力保護第一本黨章的故事為主線,反映建黨初期共產黨人的信仰,探尋他們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追求。我們也將用2年時間打磨這部作品,向建黨一百週年獻禮。我們還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已初步達成了共建計劃,以上海黨的誕生地為主題,從現在開始到建黨100週年,共同創作出100個紅色小故事。”高博文透露,《初心》這臺中篇也採用顧問+編劇的模式來進行創作,作品要集思廣益,讓更多專家參與進來,一起討論,打磨好這臺意義深遠的劇目。

此外,為了讓評彈演員“文藝輕騎兵”的作用得到彰顯,高博文和團裡其他演員也一起為推行垃圾分類進行創作。據其透露,7月1日上海正式實施“垃圾分類”,上海評彈團迅速響應,創作評彈版“垃圾分類簡易手冊”,通過5-6個短小精悍的故事,說說笑笑、彈彈唱唱,讓觀眾在短短一小時內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喚起人們對美好家園的熱愛和嚮往,從而將這份愛落實到實質行動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