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新婚時畫的一幅畫,為何賣出9千萬?畫上的一行字已說明

九十八年前是庚申年(一九二零年),這一年,當時還不是大師也尚不能稱“著名”的齊白石又遇新婚之喜,新婚不久齊白石便畫了一幅畫,這幅畫在九十八年之後(二〇一八年)賣出了九千餘萬(9200萬整)。這幅畫與齊白石新婚有何關係呢?這幅畫又為何能賣出九千萬之巨呢?

齊白石新婚時畫的一幅畫,為何賣出9千萬?畫上的一行字已說明

∆齊白石

賣出了玖仟貳佰萬的這幅畫是一組六尺條,一共四條(圖二),畫中幾乎涵蓋了絕大部分國畫中表達喜慶吉祥的花果品種,正是花團錦簇碩果累累之意。從畫中就可以看出白石當時內心是非常有幸福感,在創作上不但富有激情而且筆墨極有力道,與此前的畫風開始有了一個明顯的分割。


齊白石新婚時畫的一幅畫,為何賣出9千萬?畫上的一行字已說明

∆白石花果條屏

先來說一說這幅畫於齊白石的新婚有何關聯。庚申年的喜事,並非是齊白石第一次洞房之喜,早在十幾歲的時候齊白石就有了正室,這一次屬於納妾之喜,這一年白石已有五十多歲,而且與正室已經有了五個孩子。所納的小妾為胡氏,時年十八,而當時白石最大的女兒已經三十有七。​


齊白石新婚時畫的一幅畫,為何賣出9千萬?畫上的一行字已說明

∆胡氏與白石

關於白石與胡氏的姻緣有很多種說法,但無論哪種說法裡面都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那個人就是白石摯友胡鄂公,而胡氏正是胡鄂公之義妹。而白石之所以能納胡氏為妾,有說是胡鄂公相贈的,有說是胡鄂公做媒的,有說是白石一幅畫換來的,但不管怎樣說,總之都是胡鄂公點了頭事才能成的。


齊白石新婚時畫的一幅畫,為何賣出9千萬?畫上的一行字已說明

∆題跋局部

作為白石摯友,胡鄂公自然是待白石不薄,自白石抵京決定留下來發展之後,胡鄂公就是白石最大的經濟來源之一,早期白石名聲不顯字畫難售,全賴幾個老主顧關照方能在京都勉強度日,最後實在有點難熬生出打道回府的念頭時,也是胡鄂公擺事實講道理才勸動白石繼續堅持。但真正讓白石堅定留京不走的,應該還是在納妾之後,也就是說從庚申年開始白石就鐵了心不打算走了。


齊白石新婚時畫的一幅畫,為何賣出9千萬?畫上的一行字已說明

∆題跋局部

如果說此前白石視胡鄂公是恩公知己的話,那在納胡氏之後就是友情加親情了,因為胡氏乃胡鄂公義妹,那胡鄂公也就成了白石的大舅子,成了一家人。因此,自此之後胡鄂公再求畫時,白石從提筆到鈐印都完全是區別對待,給別人畫可能是拿個五六成功力對付,給胡鄂公畫就恨不得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而圖二這幅賣出了九千多萬的四條屏,就正是白石新婚不久為大舅子胡鄂公所作。


齊白石新婚時畫的一幅畫,為何賣出9千萬?畫上的一行字已說明

∆題跋局部

從他畫給胡鄂公的這花果四屏就能看出,白石真是在掏心掏肺地畫,可以說在白石這一生中,再沒有一個能如胡鄂公這樣能讓他如此作畫的人了。這幅畫白石整整畫了四天,他在題跋中(圖四)記載了準確的開始和完成時間,從畫幅尺幅之巨以及細心程度來看,這4天當中白石應該是完全專注於創作此畫而沒接別的活計了。

畫完之後白石甚至意猶未盡更是賦詩一首,只可惜構圖太密實已經沒有留白可供他題詩其上了,因此他在其中一條也記下了這個插曲(圖五)。那麼很顯然,這幅畫能拍出九千多萬,與白石如此用心賣力作畫不無關係,而且庚申年不僅僅是白石新婚這一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更是白石改變自我尋求變法的開始,這幅畫當屬庚申年的精品之最!

但能賣出九千多萬之價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其實白石在另外一條題跋裡的一行字中已經說明了:這是他生平畫得最為稠密的一幅畫!(圖六)畫得用心賣力還不夠表達對小舅子的感情,畫得最密大舅子一看就知道,啥都不用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