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進村”來了個“好後生”

金願青1994年6月出生,2017年通過貴州省選調生考試,成為鎮遠縣尚寨土家族鄉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員,剛入職沒多久,他便接受組織安排,到大河村任黨支部書記。擔任村支書以來,他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主動作為、勤奮努力、紮實工作,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順利的完成了“後進村黨支部”整頓提升工作。他的工作贏得了單位領導、同事、群眾的好評,是大家口中稱讚的“好後生”。

——記鎮遠縣尚寨土家族鄉大河村黨支部書記金願青

“后进村”来了个“好后生”

金願青瞭解菸農生產

要不是親臨實地,真的很難想象原本基礎設施落後、村“兩委”帶富能力差、無村集體經濟的大河村,如今已是屋舍嶄新、交通暢通、產業向榮,黨員幹部齊心協力耕耘在這片承載著土家群眾脫貧致富夢想的土地上。

“2018年以來,我們村15名村組幹部、29名黨員一起,帶領群眾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辣椒、烤煙、生豬、蜜蜂等種養殖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談到大河村的變化,年輕的村支書金願青臉上洋溢著笑容。

“后进村”来了个“好后生”

金願青走訪瞭解村情

這個後生知民情

初到大河村任職,正直隆冬時節,天氣寒冷,凜冽的寒風絲毫沒有吹散這個90後小夥對工作的熱情。到村報到第一天,召集村“兩委”成員開會了解村基本情況之後,他便進寨入戶,和群眾促膝長談、貼心交流,瞭解生產生活、發展意願、排查問題。

“川巖組有農戶62戶21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9戶148人。目前,該組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找到水源,完成人飲工程改造。”

“棉坳組有一塊閒置多年的土地,這裡適合建辣椒育苗大棚。”

“鑄鈴溪組李國法戶,該戶有2人,其中勞動力1人,該戶主要致貧原因是缺技術,要動員其參加技術培訓,掌握一技之長。”

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的時間裡,他的足跡遍佈了全村每一個農家院落、每一條田間小道,召開群眾會20餘場次,發放扶貧政策宣傳資料1400餘份,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20餘條,他的《民情日記》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村基本情況、群眾訴求。

“大河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農戶350戶136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05戶765人。2018年需要實施人飲工程項目6個,完成庭院硬化283戶17043平方米,硬化串戶路15055平方米,購買垃圾轉運箱、垃圾桶25個,修建籃球場5個,修通產業路5條……”全村的基本情況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金願青一一熟記於心。

“后进村”来了个“好后生”

金願青上黨課

這個後生思路清

筆者從該鄉黨委相關負責人處瞭解到,由於大河村黨支部帶富能力不足、組織生活不規範、黨員服務意識差、發展動力不足等原因,2017年初被確定為“後進村黨支部”。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金願青“知恥而後勇”,積極同縣委組織部、鄉黨委溝通,與支委班子一起認真查找問題癥結,建立支部“任務、問題、責任”三項清單,實行掛圖作戰、逐一銷號,全面提升支部組織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金願青將黨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聯繫困難群眾等制度懸掛上牆,並定期組織黨員學習,帶頭並監督黨員執行制度,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規矩意識和紀律意識。邀請鄉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支部黨員進行農業技術培訓,提高黨員帶富能力和服務水平。實施黨員積分管理,對高積分者進行表彰,對積分較低的進行提醒談話。同時,開展困難黨員慰問活動,讓其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增強凝聚力。

“后进村”来了个“好后生”

羅朝榮展示養蜂成效

羅朝榮今年50歲,種了二十多年的烤煙,考慮到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會跟不上,想試著發展其他產業,於是他打起了養蜜蜂的主意,但由於技術的欠缺,他的想法一直沒有實現。去年年初,參加了支部組織的農業技術培訓之後,他買了30箱蜜蜂,終於把自己的蜜蜂產業發展起來了。

“定期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學習活動,不僅可以學習黨的知識,還可以學習農業實用技術,現在我家的蜜蜂發展到了100多箱,今年預計收益3萬多元,感謝組織給我學習的機會。”羅朝榮對筆者介紹說。

經過一年多的整頓,現如今,大河村黨支部支委班子團結肯幹、支部組織生活規範嚴格、工作運行條理有序、黨員帶頭髮展生產……最終摘掉了“後進村黨支部”的帽子。

“后进村”来了个“好后生”

金願青與愛心志願者向村民發放物資

這個後生有幹勁

大河村地處山區,土壤貧瘠、零星分散,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群眾缺乏生產技術、內生動力不足、致富門路狹窄,是脫貧攻堅難啃的一塊“硬骨頭”。金願青到任時,村裡沒有成規模的產業,是名副其實的“空殼村”。

“路是走出來的,事業是幹出來的,美好的藍圖變成現實需要紮紮實實的行動。”作為基層黨組織書記,總書記的話金願青牢記於心。

為改變貧窮落後的現狀,金願青帶領村“兩委”精心謀劃、聚眾發力,整合各類扶貧資金,採用“支部+合作社+企業+貧困戶”的模式,成功創辦了大河村村級合作社,新建辣椒育苗大棚12頂,與貴州銀企公司簽訂了526畝的辣椒種植合同,惠及貧困戶106戶,2018年,實現戶均增收2000餘元。目前,村裡的產業發展起來了,群眾不僅有產業收入,還能在家門口務工,增加了致富渠道。

晚春的早晨,穿過青山環繞的硬化路和基耕道,筆者一路看到了中藥材種植基地、蜜蜂養殖基地、辣椒種植基地等四處都有群眾在忙活兒。

“種辣椒很好,我們可以自己種,也可以入股合作社,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每天能拿到80元左右報酬。”在剛出芽不久的辣椒育苗大棚內,幾個正在勻苗的當地群眾高興地談論著。

除發展村級合作社之外,大河村大力實施致富“金種子”計劃,培養致富帶頭人,帶動群眾發展產業。2018年,成功培養致富“金種子”6人,大力發展中藥材、生豬、蜜蜂等種養殖產業10餘個。

發展產業的同時,也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為改變大河村落後基礎設施,金願青多方奔走,積極申報“組組通”、村寨提升、人飲工程等項目,帶領村“兩委”班子開展摸底調查、協調矛盾糾紛,確保各類項目順利實施。2018年以來,大河村完成庭院硬化1.7萬餘平方米,入戶路硬化1.5萬餘平方米,惠及群眾1300餘人;新修產業基耕道5條9.6千米,惠及群眾600餘人;新修建人飲工程6處,惠及群眾780餘人;投入使用垃圾箱、垃圾桶20餘個,覆蓋全村各村民小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