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700多個典型案例開展“面對面”警示教育 看貴州如何通過“一案一整改”深化標本兼治

“一案一整改”,是貴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基礎性工作。

深化標本兼治,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是最根本的政治擔當,貴州須臾不曾放鬆。2018年以來,貴州深入推進“一案一整改”工作機制,把警示教育融入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打通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教育整改等環節,通過強化警示、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推動實現懲治結合、標本兼治。

措施有力,紮實推進,方能成效顯著。“針對5700餘個案件開展“一案一整改”,制發紀律檢查書、監察建議書2560餘份,督促案發地區或單位召開支部會或組織生活會4400餘次……”3月27日,省紀委監委組織召開全省“一案一整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公佈了全省“一案一整改”工作成績單。

一組沉甸甸的數字,凝聚著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為抓實“一案一整改”工作孜孜不倦的努力,昭示著各級黨組織把“一案一整改”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擔當。下文集中展現貴州抓實“一案一整改”工作的主要舉措,看貴州如何深化標本兼治,淨化政治生態。

【強化責任導向,層層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一案一整改”工作,既是對黨員幹部個人思想行為的提醒教育,又是對案發單位領導幹部責任落實不力的批評和鞭策。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切實履行職責,協助、推動黨組織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要求案發單位領導班子成員主動把自己擺進去,對照案情查擺問題和責任。全省各級黨組織把“一案一整改”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抓手,黨委(黨組)書記親自部署、直接過問,帶頭對照案件暴露出來的問題,舉一反三推進整改,從政治覺悟、思想認識、責任落實、制度機制等方面自我發力,真正讓紀律規矩樹起來,讓問題得到整改,制度得到完善。

案例:“黨的優良作風又回到我們身邊了”

“梁嘉庚很少進村,就算來也只是帶著商人看項目,在村委會開個會就走了。”一駐村幹部說,梁嘉庚不顧及貧困村危房、水電、路燈等基礎設施未改善的事實,就大力推進旅遊綜合開發項目。

2018年6月,三都縣委原書記梁嘉庚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雙開”。在省紀委監委的督促下,三都全縣上下革弊立新,掀起一場整治大風暴。

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第一責任人”“扶貧一線總指揮”,梁嘉庚不考慮三都作為全省14個、黔南州唯一的深度貧困縣的實際,大搞形象工程。2016年以來,梁嘉庚主導實施在建的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有127個,但與脫貧攻堅有關的只有41個。2017年8月30日,針對三都縣委、縣政府存在的不聚焦精準脫貧工作、目標發散、力量分散等問題,黔南州委、州政府對三都提出批評並“約法三章”,梁嘉庚口頭答應卻不執行。

痛則思變。三都下定決心開展一場刮骨療毒式的脫貧攻堅整改行動。全縣上下聚焦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嚴格落實監督問責制度,壓緊壓實“一把手”工作責任,堅持最嚴的督查和問責並重,讓“一把手”把心思真正放在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上。

領導幹部全部下沉,縣四大領導班子先後走訪146個貧困村。全縣實行脫貧攻堅網格化管理,3819名領導幹部用1個月時間進行全覆蓋、地毯式摸排,徹底摸清貧困底數,對排查出的漏評、錯評、錯退人口,嚴格按程序進行民主評議制度,因戶施策發展產業。

“領導幹部處處為我們著想,出謀劃策發展產業,黨的優良作風又回到我們身邊了。”在三都自治縣都江鎮工業辣椒基地,村民王光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同時,針對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全縣進行全面自查整改,出臺《三都縣政府性債務化解30條》,更加精準、有效、合理、規範預防和控制政府投資風險。針對“一把手”權力失控問題,省紀委監委研究出臺了“一把手”監督管理辦法,強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建設。針對梁嘉庚“一言堂”等問題,三都制定出臺全體會議議事規則,嚴格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要求,堅持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硬仗中的硬仗,如今三都的脫貧攻堅思路對頭了、措施得力了、工作紮實了。”三都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站在脫貧攻堅新起點,三都信心堅定、步履堅實。

【強化協調聯動,做實做細監督第一職責】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一案一整改”作為做細做實監督第一職責的重要抓手,強化協調聯動,依規依紀依法做好日常監督和經常性管理。通過抓警示教育,強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喚醒和傳導相關部門的管黨治黨責任,揭露和批判權力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真正在監督上全面從嚴、全面發力,把監督職責履行到位,確保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不留死角、沒有空白。同時,利用查辦案件的結果加強警示教育、開展專題民主生活會,強化“面對面”監督,強化警示教育的政治性、嚴肅性、針對性,對整改情況及專題民主生活會表態發言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使監督真正“如影隨形”。

案例:直戳“痛點”狠抓整改

“她從‘小挪暫用’發展到大膽大額挪用時,你們班子在做什麼?‘兩個責任’履行到位了嗎?監督管理在哪裡?”2018年11月8日,黔東南州錦屏縣林業局針對財務人員彭某違法案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和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到會指導的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多次打斷縣林業局班子發言,毫不遮掩地揭開“瘡疤”、直戳“痛點”。

錦屏縣林業局因財務管理混亂,財務人員彭某抓住無人監管的漏洞,先後挪用公款330餘萬元。案發後,縣紀委監委及時督促該局黨組開展“一案一整改”工作。

“彭某違法案,表面上看是其心存僥倖、毫無顧忌地擠佔挪用公款,實質是監督管理上嚴重缺位,讓她有機可趁。我負有重要責任,甘願接受組織處理……”會上,縣林業局班子成員針對問題深刻反思。

縣林業局開展“一案一整改”,這是督促案發單位強化整改的必然要求,為何縣財政局也收到了縣監委下發的《監察建議書》?

“從彭某案可看出,如果在日常監督中某一環節的監督缺位,其他環節能及時發揮作用,也不至於釀成大錯,所以必須通過抓好縣林業局的整改協調聯動抓好相關鏈條的整改工作。”錦屏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監察建議,縣財政部門及時完善了票據發放、審批、調度等管理制度,加強票據的實時監管。同時,還組織全縣各級各部門對票據管理等進行自查自糾,對重點單位的非稅收入管理進行督查抽查,以實際行動徹底切除“病根”。

開展“一案一整改”,不能侷限於個案、不能只盯表面,關鍵是要追根溯源,讓案件警示效應實現系統上下延伸和業務內外拓展。黔東南州林業系統也以案為鑑、以案為鏡,開展系統自上而下的“問題大排查”,對照案情深刻剖析,嚴防此類案件再次發生。

“彭某違法案,不僅要依法對案件當事人進行懲處,還要對監管不力的相關責任人嚴肅追責,提高‘一把手’履行‘主體責任’的自覺性。”錦屏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2018年12月,彭某因挪用公款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2019年2月,時任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龍某某被給予警告處分。縣財政局相關責任領導被縣紀委監委約談。

警示教育大會後,縣林業局幹部王某某、周某某主動到縣紀委監委交代問題,目前已立案調查。

“隨著制度的健全,責任得到全面壓實,幹部管理更為嚴格,資金運行更加透明,單位上下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逐漸形成。”錦屏縣林業局幹部職工切實感受到整改後的新風貌。

【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三不腐”】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的同時,通過開展“一案一整改”工作,打通了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教育整改等各環節,把警示教育融入紀檢監察工作全過程。在審查調查期間,把標本兼治的理念和開展警示教育的需要同步考慮,在案件調查全過程,特別是在調查報告中把思想、責任、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挖剖析到位;審查調查結束後,通過“三會兩書兩公開”模式,開展分層分類警示教育,督促案發單位用好反面教材。同時,針對典型案件“解剖麻雀”,找準“病灶”,推動問題整改、健全防範制度,真正實現“三不”一體推進、治標與治本辯證統一。

案例:“我曾給他拜年送禮‘求關照’”

2019年1月19日,畢節市紀委監委聯動納雍縣委召開鄭成芳系列腐敗案件“一案一整改”專題警示教育大會。

黨的十八大以來,納雍縣1名縣長、1名常務副縣長、2名副縣長、1名縣長助理,共計5名縣處級領導幹部因受賄或濫用職權分別被開除黨籍、公職,並受到法律制裁,曾向這些“領導”送過禮的數名黨員幹部受到不同程度處理,全縣政治生態受到極大影響,時任縣委書記因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被問責。

“其實,我們在查處鄭成芳一案過程中,就已對納雍縣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責令開展整改工作。”畢節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整改,是要堅決肅清鄭成芳系列腐敗案件的惡劣影響,教育激勵黨員幹部放下思想包袱、重整行裝再出發,推動全縣政治生態向上向好發展。

“納雍縣委原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鄭成芳利用其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項目建設,工程款撥付,人事提拔、調整等方面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賄賂共計人民幣504萬元……”

會議第一環節連續通報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納雍縣被開除黨籍、公職的5名縣處級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情,會場一片寂靜。

宣佈處分決定、通報有關案情、觀看懺悔視頻,警示教育大會的“開場”深深震憾了所有與會人員。看著曾經的老領導、老同事如今因貪腐淪為階下囚,成為反面典型,無不讓人扼腕嘆息、深受警醒。

教育警醒後,緊接著是深刻的檢討表態。

第一位上臺作檢討的是縣級幹部羅某某,“我在擔任鄉鎮黨委副書記、鄉長、黨委書記期間,為了得到工作上的關照,每年春節送現金給鄭成芳拜年,由於這一違紀行為,受到了市紀委的約談……”她的檢討沒有迴避違紀事實,深深的慚愧和內疚讓這位“女強人”脹紅了臉。

“我向鄭成芳拜年送禮,違反了黨紀法規,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我誠懇接受組織處分決定。”縣直某單位“一把手”高某某深刻剖析了自己違紀的原因。

“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時刻牢記自己所犯的錯誤,用自身問題教育身邊人。”曾受到誡勉談話的某鄉鎮黨委書記鄧某感恩組織關愛。

敲響警鐘需與全面整改同步發力。近兩個小時的會議,與會人員高度集中,嚴守會場紀律。走出會場,幹部紛紛表示,要立即把會議精神傳達到本單位的每名幹部職工,要結合單位實際,對照案件進行整改完善,奮力為營造納雍良好政治生態作出應有的貢獻。

【堅持抓早抓小,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通過專題民生生活會、專項整改等舉措,開展教育批評和關心回訪,使犯了錯誤的幹部知恥知止,防止帶病前行、破罐子破摔,激發幹事創業的激情。用慘痛教訓喚醒管黨治黨責任,真正實現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小過即問、小錯即糾。通過身邊案例警示身邊人,讓那些和案例關聯最近的人受到教育和觸動,督促有問題的幹部主動交代問題,從而治病樹、扶歪樹,剷除“汙染源”,保護整片“森林”健康。

案例:一會警醒“夢中人”

“書記,我想交代自己的問題,不然過年都不安心,希望您給我改過自新的機會!”2019年春節前夕,江口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兩名幹部相繼來到縣紀委監委,主動交代自己的違紀違法問題,自覺上交違紀違法所得。

為何同一單位兩名幹部在同一時間節點,先後主動自首?

2019年1月23日,江口縣紀委監委在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報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鄒某某嚴重違紀違法案情、並宣佈處分決定,提出整改要求。

“有問題的幹部必須及時主動向組織交代,爭取得到寬大處理。”會上,縣紀委監委領導敲山震虎。

警示教育大會後的幾日,該局黨組書記吳某某惶惶不可終日。“我之前一直做著美夢,認為縣紀委監委調查處理的是鄒某某,與自己無關。”吳某某坦言,警示教育大會後,自己一直寢食不安,既擔心組織掌握自己的問題,又想僥倖過關。

“警示教育大會上領導的提醒和反覆教導,一直索繞耳際,真的令人振聾發聵,讓我如飲醍醐,不能辜負組織對我的一片苦心。”經過反覆思量,吳某某終於“如夢初醒”,在警示教育大會召開後不久,主動走進縣紀委書記辦公室,如實交代了自己違規收禮金等問題,並上繳6萬元違紀所得。

2月2日,該局建築業管理站原站長周某某也拿著5萬元,走進縣紀委監委,交代了資金的來龍去脈。

“收到錢後的這段時間,我非常不安,本想及時將這筆錢上交,但又怕自己說不清楚反而麻煩,內心非常矛盾,非常痛苦。”周某某自我檢討,“這次警示教育大會讓我勇敢、果斷地做出了決定,而且時刻提醒我、鞭策我。”

走出縣紀委監委辦公大樓,周某如釋重負,“把事情說清,上繳違紀款後,壓在心口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了。”

【堅持綜合施策,促進政治生態明顯好轉】

各地各部門堅持把“一案一整改”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政治生態結合起來,與做好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結合起來,針對行業領域出現的窩案、串案,以及易發、多發案件,明確行業監管部門教育整改責任,推動行業領域自上而下開展徹底性自查自糾、教育整改。各地各部門在推進“一案一整改”過程中,以工作質量和效果為導向,結合實際,系統全面徹底推動整改。通過一個行業一個行業整治,持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真正把“一案一整改”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強大動力,為決戰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保障。

案例:一面錦旗的背後

“感謝你們的熱心幫助,讓我們一家得以團圓。”2018年8月13日,覃先生一家把寫著“心繫百姓、為民解憂”的錦旗送到荔波縣公安局玉屏派出所,誠摯感謝民警為其找回走失的小孩。

一面錦旗,一種責任,一份情懷。一年來,荔波縣公安機關大力推動整改,真心服務群眾,守護群眾平安,收穫多份群眾致謝錦旗。

2018年5月以來,荔波縣公安局針對該局禁毒大隊原副大隊長蒙亮宇充當黑惡勢力幕後“保護傘”、收取“保護費”案進行“一案一整改”,推動整改工作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緊密結合,持續淨化政治生態。

“必須下大氣力解決黨性黨風和執法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尤其是群眾意見大、影響公安執法公信力的問題。”荔波縣公安局主要負責人表示,為抓好整改,縣公安局把2018年確定為“隊伍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年”,在全縣公安系統開展集中教育,並以問題為導向,綜合施策抓整改,以實際行動回應社會關切和群眾期盼。

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開展警示教育,查找風險點,明確整改時限,紮緊制度籠子……荔波縣紀委監委聯合縣公安局以“一案一整改”為契機,緊盯問題“對症下藥”,切實發揮好查處案件“治本”功能,推動問題整改到位。

縣紀委監委還明確具體措施,將處分決定宣佈、專題組織生活會等“規定動作”在案發單位、基層派出所、縣公安局機關分層分類開展,協調派駐紀檢監察組、縣公安局,上下聯動,精準施策,以蒙亮宇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為反面教材,讓黨員領導幹部引以為戒。

同時,緊緊圍繞政治紀律、工作作風、執法執勤、內務管理、警規禁令及廉潔自律等方面深入開展剖析,認真查擺問題。制定出臺《關於對執法辦案場所及基層服務窗口民警行為不規範責任追究辦法的暫行規定》等工作制度,強化隊伍網上視頻巡查和現場督察能力,抓早抓小。全年共發現、糾正民警各類苗頭性問題46起,開展警示談話39次涉及160餘人次。

一年來,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整改,全縣公安機關共打掉16個犯罪團伙、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共抓獲違法犯罪人員130人,整體打擊質效在全州排名第三,群眾安全感測評值達100%,排全省第一。

“通過‘一案一整改’,存在問題解決了,幹部作風轉變了,既贏得了群眾的信任,也激發了我們守護群眾平安的激情。”荔波縣公安局一名幹部感慨。

【結語】“一案一整改”,是抓好警示教育工作的形式和載體,絕不能搞活動、走形式、走過場、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全省各級黨組織、紀檢監察機關應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責任落實不到位、整改工作流於形式等問題,釐清職能職責,壓實整改責任,以實際效果為根本導向,真正把“一案一整改”工作抓實抓細抓出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