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回歸與重塑 龍湖達成2000億目標

強調回歸與重塑 龍湖達成2000億目標

鳳凰網房產 文|王亞靜

踩線完成2千億目標後,龍湖決定慢下來。

3月25日下午,在龍湖集團(00960.HK)的業績報告會上,龍湖CFO趙軼表示,龍湖今年全年銷售目標暫定為增長10%,據此計算,約為2200億元。

這與龍湖昂揚樂觀的基調,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兩週前的新春媒體會上,龍湖一眾高管便高調地公佈了龍湖四大主營業務的發展策略。邵明曉表示,龍湖的地產開發保持在房企前十的規模;商業方面的天街做到行業前五;剛剛起步的冠寓,保持行業規模前兩三名……

從聲稱“對後市持樂觀態度”的高管們,到吳亞軍的主席報告中,大家集體展望了2019年的美好藍圖,但卻定下了一個保守的目標。

並不輕鬆

3月25日中午,龍湖發佈了2018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龍湖2018年銷售總建築面積1236.3萬平方米,較上年增長21.6%;合同銷售額2006.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增長28.5%。相較2016年、2017年61.61%、77.08%的增長率,2018年龍湖的銷售增速明顯放緩。

在利潤方面,幾項指標均出現增速緩慢,甚至是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公司毛利率同比微升0.2%至34.1%;淨利潤率同比下降4.82%至18.04%;核心稅後利潤率同比下降3.6%至14.7%;核心權益後利潤率同比下降2.5%至11.1%。

此外,公司的負債水平有所上升。數據表明,公司借貸總額同比增長42.67%至3660.66億元;平均借貸成本上升0.05%至4.55%;淨負債率上升5.22%至52.9%。不過,龍湖一年內到期債務僅為117.4 億元,在手現金則為452.6億元,財務依舊十分穩健。

據此看來,龍湖2019年過得並不會很輕[Office1] 松,這從龍湖的預期中便可窺一二。邵明曉聲稱龍湖要保持行業前十的位置,但集團今年的基調十分保守,全年銷售目標暫定為增長10%,約為22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相關機構發佈的2018年房企銷售額排行榜中,龍湖已經在TOP10中排名墊底,較去年下滑兩名。

這與龍湖去年年初提出“力爭2020年銷售跨過3000億”的目標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豪言壯語之下,龍湖定下了保守的目標。

目標的保守一定程度上與土儲結構存在很大關係。根據年報數據,龍湖全年新增91個項目,分佈在重慶、成都、杭州、青島等二線城市,並新進入了南昌、鄭州、貴陽、東莞等11座新城。土地儲備合計6636萬平方米,權益面積為4559萬平方米,覆蓋47座城市,土地儲備的平均成本為每平方米5218元,項目獲取的區位既聚焦一二線城市,也圍繞都市圈內城市群周邊適度佈局。

按地區分析,分佈在環渤海地區、西部地區、長三角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及香港地區的土地儲備分別佔土地儲備總面積的34.0%、30.5%、20.7%、8.8%、5.9%及0.1%。

不過,鳳凰網房產發現,在房企“必爭之地”的粵港澳大灣區,龍湖佈局了廣州、珠海、香港等6個城市,但總土儲僅有252.18萬平方米,佔比總土儲3.8%。這與粵港澳大灣區土儲TOP10排名最後一名的萬科2486.6萬平方米,差距近10倍,即便是與排名30的泰禾868萬平方米的數量相比,也差了3倍多。

據此,龍湖調低今年的目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人事紛擾

地產開發之外,龍湖還有三大主營業務。去年7月,“龍湖地產”更名為“龍湖集團”,同步將地產開發、商業、長租公寓、智慧服務並列為四大主營業務。

這在年報中有所體現。2018年龍湖集團開業商場29個,已開業商場建築面積為296萬平方米;在長租公寓上,累計開業5.3萬間。在龍湖1158.0億的收入中,物業投資性收入為40.9億元,同比增加57.7%,其中,商場、長租公寓品牌冠寓、其他收入的佔比分別為87.8%、10.4%、1.8%。

強調回歸與重塑 龍湖達成2000億目標

部分區域的銷售額出現下降。(來源:年報)

過去一年,龍湖各個業務板塊頻現人事變動。據不完全統計, 1月,蘇州公司總經理李剛離職加入旭輝;2月,南京公司總經理李宏耕轉投融信,戰略部總經理王亞軍加盟中南置地,冠寓總經理王俊英離職;4月,煙臺公司總經理李亮加入泰禾;5月,投資發展部總經理徐愛國入職陽光城;10月,原冠寓CEO韓石加盟中海;12月,副總裁胡浩離職。

強調回歸與重塑 龍湖達成2000億目標

北京地區的營業額大幅下降。(來源:年報)

蹊蹺的是,出現人事變動的蘇州、南京、煙臺三座城市,2018年均出現了業績的下滑。鳳凰網房產梳理發現,蘇州地區銷售額下滑69.69%、南京地區銷售額下滑3.82%、煙臺營業額下滑了13.94%。其中,蘇州地區的營業額下滑了1869億,同比下降94.87%。

在出現兩位高管離職的冠寓,目前還處在虧損狀態。據邵明曉介紹,冠寓去年已開業5.3萬餘間,整體出租率為50.1%。其中,開業三個月至六個月的項目出租率為 70.2%,開業超過六個月的項目出租率為87.4%。期內的租金收入為4.27億元。不過,“冠寓目前還處於虧損狀態,預計在2020年實現盈利”。

而在職位大調整中,調動最頻繁的當屬顧修銘。作為龍湖的老將,顧修銘去年4月從瀋陽調任海南,9月從海南調任武漢,不到一個月又接替宋海林掌管北京公司。短短5個月調動了3次,擔任了4個地區的區域總。

被顧修銘頂替的宋海林,由北京公司總經理升任集團副總裁,兼任集團研發部總經理。

經歷人事變動的北京區域,表現同樣不佳,並且未來或將繼續下挫。從數據上來看,去年北京地區的營業額下滑15.29億,較去年下降21.11%。但今年預計入市的項目也僅有三個。顧修銘在新春媒體會上說,存貨不一定能達到去年的高度,在市場有機會的時候,如果價格合理,龍湖將改善存貨結構,進行換倉補貨,爭取在北京市場佔到一個相對靠前的位置。

但北京地區的土儲已經陷入瓶頸。據鳳凰網房產統計,龍湖在北京區域建築總面積為294.46萬平方米,佔比集團總土儲6.3%,而北京2018年銷售面積達到54.24萬平方米。但是,龍湖已經至少14個月沒有在北京拿到任何一幅地塊。

在規模競爭的後半場,“不進則退”是龍湖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如何走出內部紛擾,實現3千億的目標,龍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這條路並不平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