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房”變成“鬧心房”!百名購房者夢碎澄邁,咋回事?

海南澄邁縣是全國有名的“長壽之鄉”,很多外地購房者看到澄邁的環境不錯,尤其是位於金江鎮金馬大道長壽谷金馬花園戶型好,位置佳,便紛紛有購房者購買了這裡的房子。最近美蘭、瓊山法院的一紙查封令,讓一直還處在興奮中的長壽谷金馬花園的業主們不知所措。4月7日,商報記者看到一則“長壽谷53套房子先抵押後查封,又一房多賣,誰來維護購房者的權益”的微博後,趕至現場進行採訪。經過調查,受害的購房者有100多名。為何這些購房者的房子突然遭法院查封,甚至部分房屋在銷售前就已經被抵押?

受害者

問題房子已經達到100多套

“養老房”變成“鬧心房”!百名購房者夢碎澄邁,咋回事?

武先生來自內蒙,2017年12月18日,原打算在儋州買房。後經某德地產中介推薦,就選擇了長壽谷金馬花園。為了避免上當,他還讓某德地產帶上自己一起到澄邁縣不動產登記中心查看,查詢結果是房源沒有問題,就這樣武先生先後兩次繳納了款項75萬元。武先生說千防萬防,還是栽進了購房陷阱裡不能自拔。

今年61歲的丁阿婆來自北京,今年3月13日晚,她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她購買澄邁縣長壽谷金馬花園的房子被法院查封,這讓她一下五雷轟頂,血壓直往上飆升,後來還是兒子的寬慰,讓她有一絲的淡定,翌日就從北京飛到海南。來到澄邁後,才知道自己2016年11月12日購買的房子,早已被開發商用自己員工孔某某的名義,在澄邁縣某銀行貸款40.9萬元,因還不上此款,早已被法院查封。

一名山西的劉阿姨,她得知自己養老的房子,突然被法院查封后,頓時兩眼失明,患上重症。她的養老房,頓時變成了“鬧心房”。

來自河南的一位退休幹部,他原來在海口有一套房,夫妻倆原考慮到房子的利用率低,一年在海南也只住二三個月,不如在海南租房居住划算,2017年11月份便打算把海口的房子賣掉,就在賣房過程中,認識了海甸島某德地產中介後,沒想到某德地產幫他把房子賣後,這家中介又鼓動妻子隨他們的看房車到澄邁縣金江鎮長壽谷金馬花園看房。“2018年1月,我們夫妻倆在買房前,又上網查這套房子沒什麼問題,五證齊全,開發商海口潮潤實業有限公司信誓旦旦地說,180天辦下房產證,逾期辦不下來,退房款,願承擔千分之五的滯納金和相應的損失。就這樣,雙方簽定了購房合同。可沒有想到,全款交了,不僅房產證沒有辦下來,而且還面臨露宿街頭的下場。”這位退休幹部對記者說。

購房者王先生告訴商報記者,剛開始他們統計,長壽谷金馬花園有53名購房者購買了“問題房子”,後來隨著瓊山法院、南寧法院、美蘭法院的查封,業主們購買的“問題房子”已經達到100多套,他們希望澄邁縣政府有關部門能夠高度重視,妥善解決這一問題。購房者還普遍質疑,這個項目的問題,早在2014年就浮出水面,初漏端倪,為何政府主管部門不做溫馨提示,是不是紀檢部門應該查查這些部門有無失職的責任。

記者調查

房產一邊被查封一邊大肆銷售

“養老房”變成“鬧心房”!百名購房者夢碎澄邁,咋回事?

4月7日上午,商報記者來到長壽谷金馬花園售樓處看到,售樓處的大門緊鎖,但在玻璃門上,留有一個字條:有事外出和一個電話號碼。

記者在售樓處外邊看到,售樓處已經沒有昔日的熱鬧,但售樓處幾個大字依舊醒目,破舊的彩旗,在一陣微風下迎風飄著,看上去死氣沉沉,沒有昔日的熱鬧氛圍。

在現場,上當受騙的購房者異口同聲地告訴商報記者,房產一邊被法院查封,一邊還大肆銷售。記者隨後按留下的電話撥打過去,一名男子說,還有幾十套房,現在房子好賣,每平方13500元,有需要趕緊買。說完,還警惕地問記者,你是怎麼知道我的電話。

記者隨後撥打負責銷售海南皇某大通房地產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的電話,處於關機狀態。記者撥打開發商海口潮潤實業有限公司兩位負責人的電話,均處於關機狀態。

主管部門

要採訪需要通過辦公室審批


近年來,越來越多島外購房者來海南購房,由於人生地不熟,個別購房者可能會受到一些違規房企的忽悠,上當受騙。為了防止出現這種行為,海南部分城市的房管部門也不時通過對外發出“購房風險”的提示。

那麼,澄邁縣有沒有這麼做呢?商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澄邁縣不動產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他在短信回覆記者採訪時說,現在放假,要採訪需要通過辦公室審批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購房者的權益該如何保障?澄邁有關部門對長壽谷金馬花園的情況又該做何處理?澄邁縣還有沒有這樣一房多賣的樓盤?歡迎購房者提供線索,本報將繼續跟蹤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